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民間故事

陸邊石:我們的祖先與神同在

【大紀元9月14日訊】中國人,不論居住在什麼國家,哪怕走到天涯海角,都會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也就是承認我們的祖先是黃帝和炎帝。

黃帝和炎帝部族,居住在黃河流域。姜姓部族,炎帝神農氏是他們的首領;姬姓部族,黃帝是首領。據說黃帝和炎帝同是少典的子孫,他們同出於神農氏一族,後來分散遷徙,一個住在姬水附近,一個住在姜水附近。日久年遠,兩部風俗習慣的差異,越來越大,變成兩個族類。

炎帝神農氏這一支發展較早,在南方,長於耕種,與原始農業離不開「火耕」有關,故稱炎帝。據說神農生於厲鄉,厲鄉到春秋時為厲國,大概在現在的湖北隨縣北百餘里。他的子孫在西周時有申、呂兩國,都在現在的河南南陽一帶。

黃帝,又叫中央之帝。有一種說法,黃帝出生於陝西,為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源關降龍峽。他是少典國君的子孫,又姓公孫。他最初活動的地域約在現在的河南中部,後來到達山西南部和陝西邊境,《史記》說他是有熊國君,有熊是後來的河南新鄭縣,縣西北有軒轅丘,稱軒轅氏。也稱有熊氏。長於姬水,所以姓姬。境內有黃水,黃帝的名稱或者和黃水有關。也有人說中國傳統有五行之說,即:金、木、水、火、土。黃帝屬土,土為黃色,所以稱黃帝。

黃帝和炎帝部族,雖然是同一個祖先,但是他們之間也發生戰爭,黃帝打敗了炎帝。

炎帝回來受到蚩尤的攻擊,又求助於黃帝,兩個部落共同對付蚩尤。

「蚩」,《說文解字》釋為「蟲也」。是中華古東夷九黎三苗部族的最高首領。風姓,太昊氏後裔。其部族原在江淮至大河以東一帶,《龍魚河圖》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蚩尤部落是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的一群農耕部落中實力最強的一個部落。其實力雄厚的原因,一是受益於其居地產鹽;二是在煮鹽的生產過程中,發明了冶煉金屬與製作兵器。

黃帝和炎帝部族聯合起來也打不過蚩尤。但是,黃帝得神之助。黃帝請崑崙山上的西王母派玄女來助戰,逐鹿之戰,擒獲蚩尤而殺了他。鼓,就是黃帝戰蚩尤時首先使用,作為指揮軍隊的號令。蚩尤敗亡後,諸侯尊黃帝為天子,成為天下的共主。蚩尤部落兵敗後流走大西南或奔於海外。

黃帝好不容易統一了天下。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傳說文字、養蠶、舟車、音律、醫學、曆法數學、婚姻、喪葬、衣裳和指南車等。都起源於黃帝時代。

相傳黃帝亦通曉醫術,《素問》及《黃帝內經》兩部醫書據說都是黃帝所作。

今日在陝西省的橋山有黃帝陵,相傳黃帝年老時鑄鼎乘龍升天,臣子放箭阻攔,龍被射傷,飛過橋國時降下休息,黃帝被橋國人拉下一隻靴子,埋葬於此。

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親自栽桑養蠶,教民紡織,人稱她為「先蠶」。次妃為方雷氏,名女節。又次妃為彤魚氏。最次妃名嫫母,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的敬重。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頭下面鹹,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

那麼黃帝為什麼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成就,而且,最終乘龍升天呢?這應該歸功於黃帝的師父。他的師父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是老子在天上的稱號。為了輔助黃帝,他駕玄鶴下凡住在崆峒山上(位於現甘肅省內)。到凡間之後,改名為廣成子。

廣成子感到寂寞時,便邀仙友赤松子前來談仙論道,下棋消遣。廣成子駕下的玄鶴,朝夕聞道,也變成一名仙童,隨侍左右。仙師對弈,神乎其神,都不動手,棋子卻一來一往,隨二位仙師之心而移動。

軒轅黃帝聽說仙人廣成子住在崆峒山,不顧萬里之遙,一路風塵僕僕前來拜師問道。那年他已四十來歲,做國君也二十多年了,不免擺起威儀排場。黃帝端坐大象背上在前,元妃嫘祖和女節坐木輪大車在後,另外還有文臣、武將、武士等不下一百多人。

黃帝在山下肅穆敬候許久,不見一點動靜,不禁惶惑地轉身向嫘祖說:「是不是我心不誠、志不堅,廣成仙子不願來見我呢?」嫘祖說:「我們從北斗星之東,日出而行,日落而息,走到這斗柄之野,大家包腳的牛皮都磨穿了,怎麼能說心不誠、志不堅呢!」女節接著說:「我們歌舞起來,仙師也許會下顧。」黃帝點頭同意,於是焚起香草,青煙裊娜,香氣襲人,群臣跳起操牛尾之舞,邊舞邊唱,聲振山谷。

這時,廣成子、赤松子二位仙師正在對弈,早有玄鶴童子報告:「稟仙師,軒轅氏,在山下。」廣成子早知黃帝來意,含笑說:「真荒唐,不去治國,卻來求仙。」廣成子在雲端出現,黃帝等人欣喜若狂,全都跪倒在地。黃帝以極崇敬之語氣,朗朗陳述:「弟子一片丹誠,為了全國老百姓的未來,前來求教,敢問仙師,至道是什麼?」廣成子乘鶴在黃帝等人頭頂盤旋三匝,然後停在虛空,語意深長地說:「難道你真的為老百姓嗎?治理天下者,沒有見積雲就想下雨,沒有到秋天就想草木黃落,哪裏能談至道呢?」說畢,拂塵一揚,仙鶴凌空;隱入雲霞之中。黃帝悵然若失,淚水奪眶而出。

黃帝反思廣成子的話,回國後勤勞焦思,憂國憂民,選賢任能,勵精圖治。造了一間茅草屋,地上舖上草,自己單獨住在裡面,每天反省,修心養性。國家也治理得空前的繁榮。到了一百歲時,黃帝悄悄離開軒轅之丘,單獨一人再次上崆峒山拜師問道。路上,黃帝見前面過來一位赤髮赤須的長者,便恭立道旁,施禮讓路。長者微微一笑說:「學會謙恭,始能求真。好,好!」黃帝趕忙上前說:「請問長者,哪條道可通崆峒仙界?」長者把黃帝略一打量,隨口吟道:「仙凡本無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一誠百道通。」說罷倏然不見。原來這長者正是赤松子,他是怕黃帝放不下帝王架子,吃不得苦頭,廣成子不向他傳授至道,才這樣指點的。

一路上,黃帝不斷思索那長者的四句言詞,直到鞋磨穿、腳磨破,寸步難行時,才恍然大悟,決心以膝代步,爬上崆峒山。砂石如刀,膝破血流,所過之處石子都被鮮血染紅了。  

黃帝再次來問道的事,早有玄鶴童子報與廣成子。廣成子立即派出金龍把他接上山去。黃帝見到廣成子,稽首再拜,請教如何修身養性,才能達到長生不老之道。廣成子讚許他問得好,教他清靜無為之道:「抱神以靜,無勞你心,存神定氣,乃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將守形,形乃長生。」。黃帝一字一句牢記在心,再拜而退。

黃帝回國後,居於荊山極高處之昆台上,依廣成子所教之道,靜修養身。他在一百二十歲時,命人取首山之銅,鑄寶鼎於荊山之下。鼎成之日,正當設宴歡慶之際,忽見空中霞光萬道,一條黃龍垂鬚髯而下,元妃見狀大驚,黃帝對她說:「不必驚慌,這是天帝派來迎我的。」於是離席騎在龍背上,元妃急忙扯住黃帝袍服,也跟著上去。傳說當時宮中大臣隨從黃帝乘龍升天的有七十多人。後來把黃帝乘龍升天之處,叫做「鼎湖」。◇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