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2日訊】馬政府上台以來,股票市值已大跌30%以上,除了紛紛擾擾的政治因素之外,企業獲利下降也是主要原因。一位從事電子零件業的朋友,在海外設廠已久,客戶不乏國內、外的大企業,最近閒聊中無意間透露:「今年以來,百業蕭條,國內不少電子公司獲利少掉一半。」嚇!台灣的兩兆雙星,原來也是如此脆弱不堪。那除了電子產業,還有什麼產業,台灣可以投入發展?有什麼行業,未來有希望欣欣向榮?
具潛力的行業
前一陣子,無意間在雜誌上看到一個陌生的英文字母:「chemurgy」,還言之鑿鑿,說它有可能是未來最有潛力的行業,值得莘莘學子放手一試的職業生涯選項。這到底是什麼行業?翻開字典,chemurgy是「農業化學」。
打開網路上的「維基百科」有更多的訊息,這個字在1934年首次出現在一本書名:「Farm Chemurgic」,提倡用農作物製造工業產品。三○年代科學家熱中尋求大自然材料,來替代價格起起伏伏的石油,汽車業巨子亨利.福特曾實驗「大豆油車」,發展很多可以用植物油的零件。美國的科學家卡渥爾,研發了數百種將花生、蕃薯等農作物,轉化作膠合物、肥皂、油漆、染料等產品的方法。可見發展生質能源、農業化工的產業,在當時蔚為風氣。
生物科技製藥、基因改良食品、生質柴油的發展,在近年來已見成效,由一些企業的發展,可見端倪。從事農業、農藥產業的孟山都〈Monsanto〉,一腳踏入種子與基因工程事業以來,在農作物價格高漲、以及拜基因改良技術之賜,業務鼎盛,已開始享受甜美的果實,近三年的營收與獲利節節上升。在今年多數企業呈衰退之際,孟山都才過完2個多月,就二度調高獲利預期。該公司最新財報,近一年〈8月止〉營收為86億美元,獲利近達10億美元,並表示基因改良科技可望在2012年,將孟山都的獲利提高一倍以上。
一位孟山都的資深主管認為,現在的農業科技產業,有如早期的個人電腦產業或半導體,彷彿也依循「摩爾定律」在成長;例如,美國玉米產量從1970年代至今,倍數成長;而到了2030年,將會有另一個倍數成長的機會。孟山都最新一季財報營收26%、近5年來平均成長22%,獲利率則維持在18%以上,近日股價在100美元左右。
處處是機會 產值看好
麥肯錫顧問公司估計,全球工業用生物科技工業產品的銷售額,將於2011年,提高到1千億美元,生質柴油占其中的720億美元。德國石化巨擘BASF發展出來取代農藥的生物科技產品,銷售額已達到4.7億美元。丹麥科技公司Novozymes,所生產出來的工業用酵素,1年營業額已高達9.5億歐元,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酵素,都是用來改善洗衣劑效能;Novozymes的酵素威力還不止於此,排隊等著利用這家公司的酵素來生產「低碳〈低熱量;low carb〉」啤酒的酒廠,可不在少數。
最近製藥業拚命併購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努力尋找未來的祕密武器,有些則似乎已找到發展地圖,例如,一家「嘉吉」與「道瓊」合資公司〈Cargill-Dow〉,從玉米提煉葡萄糖,再製成乳酸,用來生產一種最有成本效益的聚合物。杜邦化學公司則研發出一種由半生物科技、半傳統產品合成的塑膠產品。麥肯錫的調查指出,目前的化學產品中,已有5%的產值,都是生物科技創造出來的,預期未來的6年當中,會提高到10%。
一家專門追蹤產業趨勢的非營利機構指出,去年全球基因改良作物的耕種範圍,已提高到12%,美國最多,其次是阿根廷、巴西、印度與中國。另有一家產業顧問公司也指出,在2001年產值才30億美元的農業生技市場,到了2006年,已成長到60億美元;預期再過3年,可以達到84億美元。德國BASF樂觀其成,認為到了2025年,產值應該可以達到5百億美元。
兩大發展障礙
這一波的農業化工產業,會不會像上一波那般胎死腹中?經濟學人雜誌提出兩大農業化工產業的發展障礙。首先,生化塑膠〈聚合物〉用來製造飲料杯子,似乎還不太適用,雖然價格便宜、品質不錯,還是難以被保守的買主青睞。不過,發展歷史很短的生物科技產業,充滿創意,每年所獲得的專利超過2萬件以上,業者認為,假使他們的生技產品表現夠好、有創意,他們有信心可以取代老產業。
另一個隱憂是,既有的石化巨子,會不會使出撒手,打價格戰、或用盡各種方法封殺這個脆弱的新興產業?這點看來好像有點多慮,因為即使是石化工業的老企業,如荷蘭皇家殼牌〈Shell〉、英國的BP、杜邦、道瓊等,對生物科技產業的熱中,不亞於中小企業。第一個推出「絲襪」塑造全球女人美腿的杜邦公司,又掌握一種新的祕密武器Sorona,一種新的生技纖維,杜邦很有信心,這一個新世代的「尼龍」,將會成為該公司的另一隻金雞母,到了2012年,營業額可望達到10億美元。
如果現在每桶上百美元的油價回跌,農業化工產業的競爭力,將受到嚴厲的考驗?業界認為,石油在每桶40美元時,對農業化工產業的確是一威脅。但是,如果他們所推出的產品夠優越,夠創意,還是會被市場接受。看看巴西這些年來,利用甘蔗所發展出來的「酒精汽油」產業,已經儼然成型,跟進者如雨後春筍,或許我們可以樂觀以對。在農業改良上有良好基礎的台灣,不該在這個領域,落人之後。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