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今年8月份國內各機構公布的經濟數據,「壞消息」接踵而來,顯示台灣當前景氣,已經陷入多年未見的低氣壓。財經學者提醒,除了「實質面」外,當前最大的經濟危機是「信心面」的不足,消費者、企業或股票投資人都對未來前景抱持高度疑慮,這將延緩國內的景氣反彈復甦。
景氣急凍 就業4月就遇裁員
「回想三、四個月前,經濟是一片光明的榮景,怎麼才一瞬間,現在如此淒慘?」劉小姐是一家房屋代銷公司的職員,今年4月初,滿懷期待從中部北上工作,卻沒想到在8月底,就已經接獲要裁員的消息;她不明白,景氣怎麼一下子就變這麼壞?
景氣藍了 兩個月變經濟衰退
景氣有多壞?先從經濟「實質面」來檢視。7月份景氣燈號為代表經濟衰退的「藍燈」,這是SARS以來、即五年多來最差的燈號;此外,這個「藍燈」出現的速度也非常快,僅兩個月時間就變成經濟衰退,也創下近八年來,景氣翻轉為「藍燈」最快速的一次。
此外,主計處也下修今年第三、四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分別為三.○四% 、三.七五%,遠低於第一季的六.一%表現,全年成長率預估為四.三%,距離馬總統「六三三」政見的經濟成長率六%目標,還差上一大截。在物價方面,7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也創下近十四年來的新高。
前景悲觀 實質、信心面低落
除了經濟實質面外,信心面也出現嚴重警訊。在消費者方面,根據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公布的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CCI ),是七年八個月新低,為本項調查有史以來最低。
在股市投資者方面,根據世新大學財金系的調查,股民對未來一年股市投資目標達成率呈現悲觀;在製造業廠商方面,看壞未來半年景氣比例高於看好者。
「信心面的不足,是當前經濟最大的危機!」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表示,無論是一般消費者、股民或是企業,都對未來前景抱持悲觀態度,這對目前低迷的景氣,將帶來反彈復甦力道的阻力。
行政院推出八大振興景氣方案,希望能夠刺激短期經濟活絡,但林向愷表示,以「調降優惠房貸利率」政策為例,當民眾對未來工作與所得收入充滿不確定性,就算把房貸利率調降,民眾還是不敢買房子,怕以後繳不起房貸;換言之,沒有信心,再多的刺激景氣政策,也發揮不了作用。
同樣的,當企業對未來半年景氣有疑慮,自然就不敢繼續投資;當消費者擔心物價高漲而抑制消費支出,內需市場自然會持續低迷不振。
「政府的經濟政策必須要有主導性、積極性。」林向愷強調,馬政府的經濟政策缺乏全球佈局戰略,只有不斷聚焦鎖定中國,依賴中國政府,而失去自主性、主導權。
被動政策 政府讓人高度失望
他表示,像是把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政府當成提振內需經濟的藥方,結果平均每天只來兩百多人,與預期的三千人相差太多;當一切經濟成長的前提必須來自中國的給予,如此被動式的經濟政策,人民對經濟怎麼會有信心呢?
林向愷指出,馬政府上任已經超過一百天,民調的不滿意度卻始終居高不下,充分顯現國人對政府的高度失望。
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楊家彥則表示,「國人其實不必對經濟前景過度悲觀」,只要在年底之前,國際油價能夠回跌到每桶九十到一百美元之間,屆時,全球景氣衰退的危機就可以逐步解除;預估明年第一季之後,最壞的狀況就會過去。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