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5日訊】人的一生是否一成不變?或者,隨著見聞、視野的拓展,再加上一些契機,能讓自己開闢出另一片天?在90年的歲月中,畫壇老頑童劉其偉也扮演了保育代言人、原始探險家、人類文化研究者等角色。1912年的今天正是這位老頑童探索世界的開端。
出生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劉其偉,8歲時就因為家中債務問題,全家移居日本橫濱。後來又在東京大地震後移居神戶。靠著自己打工賺取學費,18歲時,取得日本神戶英語神學院(Kobe English Mission School)學位。1932年,劉其偉20歲時進入日本官立東京鐵道局教習所專門部電器科就讀。並於1937年中日戰爭後,回到廣州中山大學電工系任教。隔年,與顧慧珍女士結婚。
1945年移居台灣發展的劉其偉,繼續從事電力研究工作。1949年,劉其偉偶然到了中山堂觀賞「香洪畫展」。展覽中友人對他說「香洪是工程師,你也是工程師,為什麼不畫?」劉其偉聽後,開始自修繪畫。1946年劉其偉的水彩作品《寂殿斜陽》入選台灣第五屆全省美展,成為他的出道作,讓他更有自信地邁向藝術殿堂。
無師自通的劉其偉,有著他獨特的個人畫風,但是,這要歸於他在中南半島的經歷,劉其偉曾在1965年被外派到越南。2年的所見所聞,致使他的畫風轉向原始藝術。外派結束回國後,劉其偉充滿獨特風格的個展獲得好評。甚至受邀至國外展出,像是菲律賓、新加坡等地。
劉其偉的代表作,像是《薄暮的呼聲》《婆憂鳥》《斑馬》《瓢蟲的婚禮》等,其中,婆憂鳥系列廣受好評,為劉其偉1979年起不斷創作的主題,其中又以《薄暮的呼聲》為經典。擁有蛋形的身軀、小小的眼、黑色的背、紅色的腹、細細的腳ㄚ以及小巧的嘴的婆憂鳥。
「婆憂鳥」出自於劉其偉的祖母口述,也是他最難忘的傳說故事。曾長生在《劉其偉──東方的現代原始人》一文中寫道:「從前,有一個窮苦人家過端午節,小孫子吵著要吃粽子,老祖母沒錢買粽,只好用泥土做了一個假粽哄他開心;沒想到,小孫子把假粽子吃到肚子裡,死了;老祖母非常傷心,日夜流淚。後來小孫子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小鳥,每逢黃昏,就停在家門前的大樹上呼啼著婆憂」。
此外,劉其偉對於原始部落藝術十分熱衷,漸漸涉入文化人類學研究,曾先後至南美洲探訪馬雅及印加古文明藝術,又前往蘭嶼、南非、婆羅洲拉讓江流域、沙巴、東非等多處進行文物採集及田野調查。劉其偉對原始部落藝術的熱情,在他81歲高齡時仍舊不減,當時他還組成探險隊前往大洋洲巴布亞新幾內亞,進行石器文物的藝術研究。
一生熱愛自然,同時付諸行動的劉其偉,也曾擔任玉山、雪霸和金門寺國家公園的榮譽森林警察。渴望用他的畫作、他的生命,喚起大眾對大自然的保育、愛護。
2002年,這位畫壇老頑童逝世前曾說希望自己可以再活另一個90年。雖然他的生命無法延續,但他對於生命的態度、不斷探索的精神,卻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以及流傳。@*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