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香港的中國化是台灣的反面教員
【大紀元7月5日訊】今年7月1日是中國收回香港主權的11週年,台灣陸委會公佈了香港最新情勢報告,指出隨著中港經濟逐漸緊密,香港不僅面臨「邊緣化」危機;更大互動帶動人口融合,也使親中政黨支持增加,泛民主派則每況愈下。
陸委會此時公佈這份報告,非常適時,但也非常敏感,因為與現政府的大陸政策顯然不同調子。是要遏制「融冰」變成中國熱的洪水危機,還是不小心把不應該公佈的報告公佈了﹖
這是一份相當精彩的報告,在它所提示的九個要點中,尤其值得台灣注意的是,「中國大陸高調介入香港各級事務」、「港府合理化大陸介入香港事務,助長了『一國兩制』質變」、「經濟依賴中國大陸日深,受大陸經濟及政策變動影響日增」、「陸港互動頻密,人口融合成議題」等部份。
所謂「高調介入香港各級事務」,主要是政治事務,當然也包括經濟事務,尤其是政制發展,乃至具體選舉中的候選人安排,以及中國人大常委會幾次釋法而剝奪香港的終審權,使中英聯合聲明與基本法中所謂中國只管外交、國防,其他給予香港高度自治日漸有名無實。而權力來源來自北京的香港特區政府,當然要合理化中國政府的介入。這種情況在台灣也已經浮現,中國各種矮化台灣的言行,以及不公平的經濟利益分配,也日益得到國民黨政府的「諒解」,因而沒有任何異議﹔甚至中國政府並沒有那樣主張,台灣的官員也會揣摩「中意」積極去做,例如觀光局撤銷簡體字網站上有關中華民國國名、國旗、總統、首都等資訊,就是明顯的例子。香港民主派的邊緣化,是不是台灣綠營的警鐘﹖
而日益依賴中國大陸的經濟給香港帶來的負面影響,報告舉出了一些例子,但是台灣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知道這些制定政策的先生們是甚麼心態﹖
人口融合問題也是值得關注的新議題,這點在台商、台幹、台遊客以及大批老兵回鄉後娶來大陸新娘後,以「滾雪球」的方式增長,形成人口融合問題。雖然沒有香港嚴重,但是隨著台灣政策上的日益寬鬆及懈怠,問題會越來越大。最令人擔心的是價值觀念上的衝突,會加劇台灣社會的動盪。
還有一點報告沒有提及的,香港最壞的經濟情況出現在2003年,董建華執政了六年,他的無能與無原則的愛中國,使香港民生凋蔽,經濟大滑坡,民不聊生,有些香港人說,與其這樣「港人治港」,不如「京人治港」,為中國合理化介入香港事務創造條件。所以後來中國介入香港事務,只要有輿論認為「好」的,就開綠燈,形成極壞的先例。就如中國把董建華提前趕下台。
目前台灣總統馬英九,有些董建華的模樣,外表上的「好好先生」掩飾他們的無能。馬英九才上任一個月,推行莫名其妙的政策,導致民不聊生,民調中聲望大幅滑落,簡直就是董建華的翻版。他把一切希望放在中國身上,也會使台灣人逐漸產生「台人治台」不如「京人治台」的觀念,從而歡迎中國來統一台灣的局面。所以有人懷疑馬英九政府在故意搞壞台灣經濟,為中國統一台灣創造條件,這個「陰謀論」應該引起大家的留意。@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