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傳統民俗文物

陳三火剪黏藝術 化腐朽為神奇

自創「自然摔碎找尋元件」技法,廢棄酒瓶、陶罐、花瓶一經「火師」的巧手,即化腐朽為神奇,剪黏出各種神祇與人像。

剪黏大師陳三火,外號「火師」,修建過一百多間廟宇,專研於寺廟的剪黏藝術,取材於各種廢棄酒瓶、陶罐、花瓶等,這些材料經過他的巧手,化腐朽為神奇,剪黏出各種神祇與人像。同時,他也是獲得2007年「台灣工藝之家」剪黏項目的得主。



八仙中的劉海此代表逆轉勝,遇到困難要發奮圖強,代表「人」偏財。



八仙中的劉海此代表天仙,代表「天」天財。



八仙中的劉海此代表地,做人要規規矩矩的做事,代表「地」正財。

由平面轉立體 開剪黏藝術先河

陳三火從17歲起就跟著哥哥──國寶級剪黏大師李世逸學剪黏,跑遍了全台灣大小廟宇,常以寺廟為家。他說,大哥的教導很嚴格,學習時非常的辛苦,但是卻很扎實,「當初對兄長的要求也是很不以為然,現在很感激大哥的教導。」當年從學徒、出師、到創業各個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他表示,自己能成功主要是很聽話,教什麼做什麼,常請教別人,虛心接受人家的建議。

自立門戶之後,某一次陳三火在豐原慈濟宮工作時,看到廟方棄置的碎花瓶,便順手拿來當作創作材料,結果在他的巧手巧思之下,完成了一尊「達摩尊者」,這個意外的成果也變成陳三火獨特、創意、環保的作品風格。

自從他開始用自然破碎的素材創作之後,他的家人、周遭朋友都會自動提供家中的廢棄酒瓶、碗盤、瓷器供他創作,「只要想到環保,就想到火師。」不管是怎麼破碎的素材,只要加上他自創的「自然摔碎找尋元件」的技法,一件件獨一無二、生動活潑的剪黏創作就這樣誕生了。他的創意,也使得這樣原本以壁飾、較為平面人物為主的傳統技藝,變成了一種動作也更具勁道、靈活的立體作品。

2003年因大哥往生,陳三火才驚覺生命很短暫,「應該先為歷史留下什麼」,心想,從做工到匠師有13年的過程,由匠師升級到藝術創作有20幾年的歷程,以前要欣賞剪黏,必須到廟宇去看,方便性不夠,若能將剪黏藝術成品如西方名畫到處展出,就必須改變其風格,隨處可見與方便性,才能普及。這也是後來陳三火將剪黏藝術由平面轉為立體的主要原因之一。



陳三火在工作室敘說他的故事。

「工藝之家」 傳承使命

2007年3月,陳三火獲得了由行政院文建會策劃、國立台灣手工藝研究所主辦的「台灣工藝之家」殊榮。台南縣長蘇煥智主持「工藝之家」揭牌儀式時表示:「台灣最缺少的就是傳統藝匠,傳統藝匠都是國家的寶貝。」



陳三火獲得唯一以剪粘獲得「台灣工藝之家」,好友陳哲雄與陳金旺里長贈與匾額道賀。

剪黏是一種廟宇藝術的民間工藝,寺廟的剪黏藝術通常是以忠孝節義民間故事為主,「火師」本身是藝師也以自己熟悉的人物做基礎創作,以前為了「顧肚子」常滿足廟方要求,而失去傳統剪黏藝術的美,現在「火師」則是以使命感的態度將此傳統藝術傳遞下去。

他說,自古「寺廟剪黏工藝」皆須講究對稱平衡、對比和諧,強調主從關係與韻律的漸層原則等藝術美學原則與具體內涵,然後才能藉著充滿美感的形式表現與深具意涵的題材內容相互結合,表現祈福、辟邪等功能及激發人際間的情感交流與共鳴,創造傳統工藝的主體價值。

為見證歷史 不再同流合污

但隨著工商時代的變遷,許多文化逐漸西化,在1980年代,在工資日趨高漲的環境壓力下,「求新、求快、求完工」剪黏師父因而發展出利用燒陶技術,將常用的剪黏體材預先分解製作的「淋燙模件」,再由一般泥水師父按圖拼湊完工。

從前台灣寺廟剪黏裝飾講究慢工細活的傳統工藝已不復再現,沿襲傳統下的「玻璃剪黏」或稱「玻璃剪仔」大都被新興的工廠大量製造的「淋燙模件」全部取代了!

台灣寺廟剪黏裝飾,也因寺廟翻修只求建築物的巨大規模,普遍的不重視歷史、人文、與工藝價值,也變得「更趨相似而複雜,更加華麗卻失序」。

寺廟的建築裝飾,包括石雕、木雕、交趾燒、剪黏、彩繪等全部或大部委由掮客從中國採購,運回台灣組裝,該等物件也全由中國一般工人粗製而成,其中則甚少具有技藝價值。

這樣的結果,造成了不少的傳統文化價值如:敬天崇祖、倫理序位、正義節氣、孝悌友愛等象徵與意象消失了。甚至要求寺廟以剪黏裝飾,去體現出傳統工藝主體價值中的「藝術美學原則」也變成一種奢求。



蘇武披風代表節,十指環扣思念祖國。

為了承傳不再同流合污,恢復傳統剪黏的美,陳三火會要求僱主依傳統的做法,將此技術傳承,讓人體會出傳統文化的價值。火師說:「剪黏藝術傳承這條路,我會做到無法再做為止,為了要讓歷史留做見證,期許『三火』能愈燒愈旺!」

*****

剪黏工藝 傳統建築裝飾藝術

剪黏的演變過程

什麼是剪黏?「剪黏」又名「剪花」,始創於明代萬曆年間(約西元1600)的廣東潮州、汕頭地區,由於潮州自古就是嶺南重要的陶瓷產地,擁有許多毀損、廢棄的陶瓷破片,而被當地泥水匠師利用發展成剪黏工藝來美化建築,潮州人俗稱它為「聚饒」「貼饒」或「扣饒」,後來隨著「唐山移民」的「落番」或「渡台」被帶至東南亞與台灣,為明清以來之中國傳統建築的裝飾藝術,廣東人稱之為「嵌瓷」。

「剪」「黏」的藝術,技法上,剪黏與西洋的「馬賽克」工藝相當接近。馬賽克(MOSAIC)原意為鑲嵌細工,「鑲」是把一種物質崁在別種物質中間或上面。「嵌」是填補縫隙,這種填補和置放的過程就是鑲崁。

「剪黏」則是將各式各樣的陶瓷片,裁剪成不同需要的形狀,逐次嵌黏在已有雛形(粗胚)的泥灰表面上,來構成完整的圖樣裝飾。

「剪黏」的作法,是以造型繪畫為基礎,用鐵絲為骨,灰泥為肉,塑出人物、鳥獸及花草造型,再以鉗子剪下碗片或彩瓷修飾後成為其外皮鑲嵌其上,完成後就是台灣傳統寺廟中屋脊、簷下照壁的建築裝飾藝術品。



初學剪黏都從花、鳥入門,圖為學生周彩蓮作品–松鶴延年。



初學剪黏都從花、鳥入門。圖為學生周彩蓮作品–富貴呈祥。

「剪黏」的作法

一般認為是結合泥塑、陶瓷剪裁、鑲嵌、陶藝、彩繪等具有高度技術性、綜合性,流傳於閩南、客家等族群與地方間的「傳統工藝美術」。

「剪黏」的表現手法,具有平嵌、浮嵌和圓(立體)嵌等,題材以吉祥如意、福祿壽喜和花鳥蟲魚人物故事為主要內容。



傳統剪粘做法福祿壽,通常置放於廟宇的中樑。

「傳統寺廟工藝」受到台灣特殊的地域差異與人文歷史背景的影響,衍生出在地的特色,尤其在建築裝飾角色,因配合「唐山」移民心理與生活的需要,無論外型,或由點、線、面構成的形式,及對大小、位置、次序等的安排組合,在在彰顯了宗教信仰的祈福教化、趨吉避凶,及傳統美學的表現。@*(//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