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博採眾長》﹙五﹚
*“什不閑”︰
清代康熙年間,“什不閑”已在北京流行。李聲振《百戲竹枝詞》中“什不閑”注云︰「鳳陽婦人歌也。設一桁﹙橫木﹚,若椸枷﹙類似衣架﹚然,上鐃、鼓、鉦、鑼各一。歌畢,互擊之以為節,名打“什不閑”。演員五至八人,演唱群曲《四喜》、《八掌》、《架子曲》等,發展過程中逐漸與“蓮花落”合流,成為“蓮花落”的開場群曲。
這種演出因事先將各種打擊樂器都固定在一塊薄木板上,後一端繫上繩索。所以當一人用兩手同時拉繩,可以控制三—四件樂器同時發聲﹙有時歌者二至三人,只另有一人專司樂器﹚。如此又唱又打閑不住,故稱為“什不閑”。
*“蓮花落”︰
“蓮花落”源於唐五代的“散花樂”,最早是僧侶募化時所唱,宣傳佛教教義的警世歌曲,宋代開始在民間流行,丐者行乞,經常演唱。元、明以來,漸有敘事、寫景之作。如民初周憲王﹙朱有燉﹚《曲江池》雜劇中就有敘述鄭元和﹙唐玄宗時期的名才子﹚落魄故事的“四季蓮花落”。
清乾隆以後,為“蓮花落”的鼎盛時期,既有專業藝人作藝,又有旗籍弟子走票。為了與乞丐演唱的大口落子有所區別,故稱之為“小口蓮花落”。“蓮花落”的演唱形式分為單唱、對唱、彩唱三種。單唱、對唱只用竹板、節子板伴奏,彩唱則由鑼鼓伴奏。
*《曲藝論叢》︰
傅惜華《曲藝論叢》中指出︰「蓮花落原為民間清唱歌曲,後至嘉慶時,多有取其演述故事之曲,則為彩爨﹙音︰ㄘㄨㄢˋ一種宋代雜劇或金代院本中某些簡短表演的名稱﹚之舉,由歌者二、三人分飾旦、丑二種角色;旦角為當時婦女之裝束,丑角則著京劇之行頭,面敷粉墨、載歌載舞,略如戲劇。而尤重於插科打諢,以資笑樂,名曰“彩扮蓮花落”。」
*《都門雜詠》︰
“彩唱蓮花落”即“什不閑蓮花落”,旗籍子弟票友演唱的稱之為「清門」,專業藝人演唱的稱之為「諢門」。清朝楊靜亭《都門雜詠》中有描述清門子弟票友演唱“蓮花落”的詩︰
「輕敲竹板弄歌喉,腔急還將氣暗偷。
黃報遍貼稱特聘,如何子弟也包頭?」
﹙男優扮旦角,只用青絹包頭當髮,稱為「包頭的」。﹚
*滋養相聲︰
相聲藝人“撂地”作藝,經常演唱“蓮花落”《十里亭》等。在雜耍館子作藝,也有用“什不閑”敲打並演唱,作為開場小段的。清末以來,最著名的“蓮花落”藝人趙星垣﹙1855-1939年﹚,藝名“髽髻趙”。﹙髽髻即為抓髻,就是將頭髮梳攏盤結於頭頂,形成髮髻,一般為女性所梳的髮式。﹚有名的傳統相聲《賣包子》,裡面即有摹擬“髽髻趙”的唱段。
﹙待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