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大賽系列報導: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
【大紀元7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樸底特律報導)編輯按: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於7月25日在紐約舉行了初賽,27日的決賽曲目將從帕格尼尼和維尼爾夫斯基的作品中選取。本文為讀者介紹有「小提琴之王」稱號的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大師、作曲家,1782年出生於意大利北部的熱亞那。他幼年即顯露出其卓越的音樂才華,8歲時便創作了他的第一首小提琴奏鳴曲,11歲就登台演奏自己創作的《變奏曲》。12歲時把《卡馬尼奧拉》改編成變奏曲並登台演奏,一舉成功,轟動了輿論界。他13歲開始旅行演出。他16歲那年開始賭博和酗酒,幾乎斷送了他的小提琴家的前程。幸運的是在他23歲的時候,他又重新出現在樂壇。1805年任盧加宮廷樂隊小提琴獨奏家。1825年後,他的演奏足跡遍及維也納、德國、巴黎和英國。1840年5月27日夜,這位被譽為「小提琴之王」和「音樂之神」的人離開了人世,年僅五十八歲。
西洋音樂史上,尊崇帕格尼尼是19世紀的「小提琴之王」和浪漫主義音樂的創始人。他不僅革新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他還鑽研過吉他和中提琴演奏技巧,並將吉他演奏技巧移植到小提琴的演奏中,擴大了小提琴的表現力。他的《二十四首隨想曲》表現了高超的技巧,對後來的小提琴作品、甚至鋼琴技巧和作品都產生了極大影響。他更對後來的李斯特、舒曼、布拉姆斯、肖邦、柏遼茲和拉赫-曼尼諾夫等人的創作和演技都有過深刻的啟發和影響。
帕格尼尼作品及其影響
他的作品包括:五十首小提琴曲,十二首小提琴與吉他奏鳴曲,其中六首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吉他的四重奏,六首小提琴協奏曲,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他還創作有吉他曲兩百首,以及其他各種室內樂作品等。但為了隱藏自己獨創的演奏技巧,他在世時不肯將自己的作品出版。他去世10年後,人們才將他的作品編輯出版。主要作品有《bE大調協奏曲》、《二十四首隨想曲》、《女巫之舞》、《無窮動》、《威尼斯狂歡節》、《軍隊奏鳴曲》、《拿破侖奏鳴曲》、《愛的場面》、《魔女》、《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b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鐘聲》)、《魔鬼的笑聲》和《狩獵》等。其中《b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鐘聲》)是他的代表作,其主要特點是演奏技巧精湛,精彩迷人。作品於1851年剛出版後,李斯特就立即將它改編為同名鋼琴練習曲。原作與改編曲至今仍是音樂會上常見的曲目。
先天條件優越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天才似乎與他的先天條件有關。帕格尼尼父母親皆未受過正式音樂教育,靠在酒店唱歌維持生活。帕格尼尼大概是繼承了他父母的天份。他的身體似乎天生就是為來演奏提琴的。他的肩膀,他的手肘,他的手腕關節異常柔軟。寬大的胸脯使他不必使用肩墊及腮托。他的聽覺也格外敏感, 即使是用調音不準的琴依然可以拉出準確的音。另外,他通過改變指法,可以將曲子任意升高或降低半音來拉。
帕格尼尼的也手是不可思議的,一般小提琴家必須在高把位才能用1、3指在兩條弦上拉出八度音, 但據說帕格尼尼可以用四根手指在四條弦拉出四個八度,這相當於在手掌彎曲狀態下,食指和小指指尖要相距至少20公分以上。這在今天看來簡直是難以想像的。他的指法,比如雙音技巧,換指八度(和十度)和左手撥弦已是現在的年輕小提琴家們的常規訓練項目,但在當時都被認為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演奏技巧超絕
帕格尼尼高超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常常使人目瞪口呆,人們甚至將他的演奏稱作「惡魔的演奏」,可見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他的音樂具有非常豐富和高難度的指法和弓法以取悅聽眾,譬如連頓弓、和聲、撥弦(雙手),和豐富的音程(最多達到大十度)。他將小提琴的音色和色彩擴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不僅為小提琴演奏藝術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後來的小提琴作品和鋼琴的技巧和作品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最傳奇的演奏技巧莫過於他在G弦上不可思議的絕技「獨弦操」了。他常在音樂會上即興演奏。為了炫耀技巧,他有時甚至故意弄斷小提琴上的一兩根弦,然後在剩下的琴弦上繼續演奏。他曾寫過一首用G弦演奏的軍隊奏鳴曲, 標題為《拿破侖》,並在聽眾之前演奏了這個作品。他後來所作的《瑪麗路易絲奏鳴曲》、《宣敘調和三首詠歎調的變奏曲》等也都是用G弦演奏的「獨弦操」。當然,他用G弦和E弦上的雙音結合成愛情的二重唱的佳話就更不足為奇了。
「移植」吉它演奏技法於小提琴
帕格尼尼還是一位頗具造詣的吉它演奏家。帕格尼尼為了潛心研究吉它,曾放棄了公開的小提琴演奏活動達數年之久。他在有生之年創作了兩百首吉他曲。他將許多吉它演奏技法有機地”移植”到了小提琴上,大大增強了小提琴的表現力。有趣的是,他的小提琴曲幾乎都以技巧艱深而著稱,但他的吉它曲大多平易而優美。(//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