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Mao:The Unknown Story》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66)

35 難發的戰爭「財」(中) 1950~1953年 56~59歲
張戎(Jung Chang),喬.哈利戴(Jon Halliday)
font print 人氣: 2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一九五二年八月,毛派周恩來去莫斯科見斯大林。首先是表功。八月二十日第一次會談時周說:「毛澤東相信戰爭繼續下去對我們是有利的,它把美國拴在朝鮮,使美國無法打新的世界戰爭。」斯大林誇獎說:「毛澤東說得對,這場戰爭使美國人坐臥不安。」周接著斯大林的話頭強調中國的作用,說:「是中國在朝鮮戰爭中打先鋒,使美國無力打第三次世界大戰了。」斯大林讚賞地說:「美國人是根本沒能力打大規模的戰爭,特別是在這場朝鮮戰爭以後。」斯大林還加上幾句「笑話」,說:「美國的強大強大在什麼地方?美國人的主要武器不過是長筒絲襪、香煙、這個那個商品。他們想征服世界,可是拿小小的朝鮮也沒辦法。」

毛的參戰讓斯大林可以藐視美國了,該斯大林給他回報了。周恩來開口就向斯大林要求援建一百四十七個項目,「都為軍事需要服務」。這中間有生產戰鬥機的、艦艇的、坦克的,周要求「一家工廠一年出產一千輛輕型坦克,另一家四、五年內出產中型坦克。」

斯大林的反應是拿些漂亮話來搪塞,什麼「中國一定要很好地武裝起來,」「中國一定要成為亞洲的旗艦。」斯大林就這樣一直敷衍下去,到死他也沒有對周恩來的單子點頭。

周恩來見斯大林的另一目的,是確立毛的勢力範圍。自從斯大林決定打朝鮮戰爭以來,他同意毛把手伸進日本、菲律賓、馬來亞等亞洲國家。日本共產黨人來北京籌備組織與朝鮮戰爭配合的武裝行動。在東南亞,緬甸共產黨游擊隊尤其活躍,正朝中國邊境運動,以期打通中國,接受軍援軍訓。來中國受訓的還有未來的柬埔寨紅色高棉領導人波爾布特(Pol Pot)。

周恩來談起東南亞時,好像中國已經主宰著它的命運。九月三日,周說:「在跟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中,中國的方針是和平地施加影響,而不是派兵進去。」他說對緬甸是這樣,「對西藏也是一樣。」斯大林見周把西藏跟緬甸相提並論,語帶諷刺地說:「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軍隊當然得進駐西藏。至於緬甸,你們應該小心行事。」斯大林又添上一句:「緬甸是應當有個親中國的政府。」

周提起將要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太平洋地區「和平大會」。斯大林說既然開會是中國的主張,應該讓中國起主導作用。周恩來追問,蘇聯代表團「將起什麼具體作用」。斯大林挖苦地說:「和平。」

周恩來明知斯大林不滿,仍然繼續說,希望趁十月蘇共「十九大」時,中共代表劉少奇與到會的亞洲共產黨領袖會談。周問:「是否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同印尼共產黨代表在莫斯科談黨的問題。」

斯大林含糊地答道:「現在還很難說……」

周恩來進一步提要求說:「日本同志也將到會,他們很可能也想討論黨的問題。」

斯大林迴避表態,說:「在這個問題上,老大哥當然不能拒絕幫助小弟弟。等劉少奇來了再說……」

周恩來步步緊逼:「劉少奇來的意向就是要談,他將帶來有關材料。」

斯大林不得不說:「如果中國同志想談,當然我們不會反對。」但他又想推托,緊接著說:「如果不想談,那麼什麼也不必談。」

周恩來很堅決:「中國同志絕對肯定想談。」

毛澤東兩年多前在莫斯科時,斯大林曾不許他見任何人。今非昔比,斯大林只好說:「既然如此,我們會找到時間談。」

目的達到,周恩來說了句讓大老闆寬心的話:「希望我們所有要談的問題,都能得到斯大林同志的指示。」

斯大林嘲諷地問:「指示?還是建議?」

周恩來回答:「從斯大林同志的角度來說是建議,但是對我們來說就是指示。」

周恩來的綿裡藏針代表了毛澤東新起的強硬。

為了讓毛過得不舒服,斯大林有意在毛和毛的同事之間製造衝突。九月初,彭德懷和金日成同來莫斯科,參加朝鮮戰爭打響後唯一的一次蘇、中、朝三邊會議。斯大林在一天會後破格把彭德懷叫到一邊,單獨談了一陣,沒有叫周恩來。周報告了毛,毛大為生氣。彭德懷解釋說,斯大林談的只是北朝鮮人虐待戰俘的問題。毛疑心未消。

下一個是劉少奇。十月份劉到莫斯科出席蘇共「十九大」,斯大林對他的親密程度超乎尋常。劉的翻譯師哲注意到,斯大林「甚至談及他個人的處境、心情」。周恩來後來說,斯大林對毛訪蘇「還不如對少奇同志訪蘇時熱烈」。

十月九日,《真理報》刊登了劉少奇在頭一天代表中共向「十九大」致的賀詞,大字標題把劉稱為中共「總書記」。這個頭銜在除中共以外的各國共產黨中都是第一號人物,莫斯科很清楚中共沒有「總書記」。這樣的登法不是失誤,正如蘇聯駐英國大使對我們說的:「《真理報》在那個年代不可能失誤。」這是斯大林故意搗鬼。

劉少奇當即寫信給斯大林的副手馬林科夫(Georgi Malenkov)申明:中共中央現在沒有總書記,全黨「均在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之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席」。劉沒有驚惶失措,「十九大」結束後,他按照原計劃留在蘇聯跟亞洲共產黨領導人會談。毛最想染指的是印尼共產黨,而印尼共又遲遲不來,毛要劉見了印尼共才走,劉只好在蘇聯等下去,直到第二年的一月六日。

這天夜裡,在斯大林主持下,劉與印尼共產黨領袖艾地(D. N. Aidit)、尼約托(Njoto)等人開會,中共正式「接管」印尼共。會開到第二天清晨才結束。艾地走到雪地裡,扔雪球慶賀。他沒想到,十二年後的一九六五年,毛的領導將把他跟數十萬印尼共產黨人送上死路。

跟艾地等人的會一開完,劉少奇當天就離開莫斯科回國。

隨著朝鮮戰爭的繼續,毛澤東向斯大林索要軍事工業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七日的一封電報長達八頁紙。一九五三年二月二日,新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在國事演說中暗示他可能對中國使用原子彈。毛立刻就向斯大林要原子彈技術。

艾森豪威爾以為他的話會嚇住毛,殊不知這正是毛迫不及待想聽到的。第一顆原子彈扔下以後,毛外表上作出一副輕蔑的樣子,說原子彈不過是「紙老虎」。實際上,他迷上了這個大規模殺人武器。訪蘇時,他看了蘇聯原子彈試驗的紀錄片,回去後說:「這次到蘇聯,開眼界哩!看來原子彈能嚇唬不少人。美國有了,蘇聯有了,我們也可以搞一點嘛。」管經濟的薄一波說:「那個時候,毛主席在各種會議的場合幾乎都要提到我們沒有原子彈的問題,毛主席講來講去著急啊!」

艾森豪威爾提到美國可能使用原子彈後,毛派核專家錢三強趕赴蘇聯去見斯大林,要這個夢寐以求的寶貝:你要是不想跟美國打核戰爭,你就得讓我擁有原子彈。

這一招將了斯大林的軍,因為蘇聯同中國有同盟條約,一方挨打,另一方也得捲進去保護它。斯大林不想讓毛擁有原子彈,但他怕艾森豪威爾真會扔原子彈。這促使斯大林決心結束朝鮮戰爭。根據看到了俄羅斯最高機密檔案的蘇聯沃克戈洛夫將軍(Dmitri Volkogonov)的披露,斯大林在二月二十八日決定結束戰爭,告訴蘇共領導人他第二天將採取行動。就在當天晚上,他突然腦溢血,幾天後的三月五日死去。(待續)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九二八年四月,毛還在井岡山時,南昌起義的倖存者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奔他來了。這支部隊頭年十月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南海岸,沒有看到任何蘇聯軍火,卻被打散,剩下的人聚集在四十一歲的朱德麾下。朱德是職業軍人,曾在滇軍中官至旅長。三十六歲那年他到德國留學,在那裡參加了共產黨,以後去蘇聯受軍訓。
  • 毛澤東一接到中央任命,就準備擴大地盤。國民黨軍隊也要打來了。一九二八年六月,蔣介石打敗了北京政府,統一了中國大部,建都南京,著手恢復秩序。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四日,毛率領朱毛紅軍離開井岡山。朱毛紅軍經過一些變故,眼下有人馬三千。
  • 這時黨的總書記是沒什麼能力的向忠發,莫斯科任命他純粹是基於他出身「無產階級」,當過水手、碼頭工人。中共負實際責任的是周恩來,做決策的是莫斯科在上海的代表。這段時期代表們大都是歐洲和美國的共產黨人。直接管事的,一個是德國人叫愛斯拉(Gerhan Eisler),以後做過駐美國的情報長官。
  • 一九二八年,蔣介石建立南京政府之後,著手讓各地軍閥交出軍權,以建立統一的國家軍隊。一批軍閥頑強抵抗,一九三○年初,有幾十萬大軍參加的「中原大戰」一觸即發。莫斯科決定利用這場大戰幫中共建立全國性政權。周恩來三月離開上海去蘇聯討論此事,帶去紅軍的詳細材料。
  • 在冬天的寒風裡,沒穿外套,年僅二十九歲的開慧,被綁著押過長沙的街道。路上,一個軍官下令給她叫了輛人力車,士兵們在兩邊小跑。刑場在城門外,四下是一片荒墳。行刑人開槍後,把她的鞋脫下來扔得遠遠的,怕死者的魂魄追著他們索命。
  • 自一九二九年初離開井岡山以後,毛澤東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完全控制了兩支軍隊:朱毛紅軍和彭德懷軍,以及閩西紅區。但他眼睛一直盯著井岡山東邊的江西紅軍和他們的根據地。
  • 一旦把紅軍中曾經反對他的人殺得差不多了,毛就著手對付江西共產黨人。十二月三日,他派李韶九去江西領導人所在地富田,給了李一張單子,單子上都是那些夏天開會把劉士奇選下台的人。毛說那個會是「反對毛澤東」的「AB團取消派的會議」。他下令:「來一個大的破獲,給以全部撲滅」。
  • 在胡的鼻子下轉了一年後,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毛澤東離開陝北東渡黃河。渡口的河灘山坡上站滿了組織起來送行的老百姓,毛上船前還跟區鎮幹部一一握手話別。這樣聞所未聞的透明度,意在顯示他不是偷偷摸摸地溜走的,而是以勝利者的姿態告別的。一個月後,胡宗南在損兵折將十多萬後,乾脆放棄了延安。
  • 毫無惻隱之心是毛澤東的最大優勢。一九四八年中共打長春時,因強攻不得手,改變圍困絕糧的辦法,欲迫使長春守敵投降。五月三十日,林彪下令:「要使長春成為死城!」守長春的是鄭洞國將軍,他拒絕投降。由於城裡五十萬平民的存糧只能維持到七月底,鄭將軍要平民離城。
  • 山東農民負擔決定性的淮海戰役。毛嫌那裡的土改製造的恐怖氣氛不濃,於一九四七年底派康生去搞第二次土改。康生對鬥爭對像採取「不管有無罪惡一律予以肉體消滅」的政策。有一個鎮,康生到來前沒有什麼暴行發生,來了以後一百二十人被打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