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兒:殺校 有效管治還是漠視價值

文、圖 ◎ 吳雪兒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7月18日訊】老學校的存廢能否單以數字和金錢來衡量?校舍一味求新求大,失去的卻是社會的集體回憶。珍惜過去的經驗,能讓社會吸收創建未來的養份。

今年三月二十七日,香港教協發起愛校護校黃絲帶大行動,教協在有關活動發出的緊急號召聲明中指出,教統局勒令收生不足的三十一所小學,下學年停收小一學生,今後亦不准再收小一,即該些學校不出五年便要被封殺。

教協又指殺校行動已經由去年集中在規模小的村校,擴展至今年大部份是市區學校,只要學校達不到二十三人的收生死線,無論是否只是一年收生不足,甚或只短欠一個學生,都足以令學校陷入殺校困境,讓多年來辦學的努力和心血,從此一筆勾銷。

聲明提到現時被勒令停辦的有很多是辦學出色,且深受家長擁護的學校;有些更獲教統局撥款,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學校改善工程,這些投資合共逾億元的工程尚待完成,學校已面臨關閉。

教協批評教統局政策短視,造成荒謬矛盾的局面,令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無所適從。

香港僅存的公屋式學校

位於黃大仙區九龍東頭村天主教溥仁學校是其中一間面臨殺校的學校。該校已經有四十三年的歷史。溥仁學校校長黃振宗回憶當年建校的情況。

在六十年代,政府極需在短期內安置住在山邊木屋區的居民,所以以英國軍營的模式,建蓋了大量H型的樓宇,裏面隔開了很多小單位。

由於當時單位很小,煮飯也要在單位外的走廊進行,還要一層樓需共用一個公廁,這種居住標準對於當時等待安置的市民來說是可接受的,因為當時這些居民住在山邊,連自來水都沒有。

接著因為大陸政治氣候的改變,很多人就在那個時候來到香港,適齡入學的小孩很多。政府為了要照顧這些學生,當時培訓了很多師資,黃振宗也是當時的「產物」,讀完中學後進入了師範學校,畢業後開始投身教育。

當時政府蓋建的這些公共房屋是沒有包括學校的部份,上課就安排在天臺,日光很厲害,後來將課室搬到地面一層,當時能容納四到六個課室。有天井可以作簡單的操場,但就不能進行活動,因為地方狹窄,加上樓上住戶拋垃圾,所以環境並不衛生。

最早期在五十年代,學校要收三元學費,而當時的政府官立學校要收五元學費,後來政府推行免費教育就不用收費。幾元錢好像不多,不過,以當時平均人工只有幾十元,如果家裏有幾個小孩上學,負擔也很重。

建於一九六四年的天主教溥仁學校是第一間出現的公屋式學校,按當時的標準來說算是「最靚、最豪華」的學校,因為是獨立於公屋而建的學校,不過,學校與公屋之間有通道連接,所以當時很受歡迎。到現在該校也是香港僅存的公屋式學校。


這張照片可清楚看到溥仁學校和東頭邨第廿二座連接之處。(Wrightbus/維基百科)

從「天臺學校」到「千禧校舍」

公屋式學校的構思是從天臺學校,學生上樓去上課,到學生可以走通道到隔壁上課。黃振宗指這種構思的好處是為上下課疏導學生,尤其遇上天氣不好的日子。通道還可以作防火用途。

不過,六十年代公屋治安不是很理想,加上有癮君子在梯間吸毒(當時隔壁就是城寨)對學生的安全有影響,因此,以後再建蓋的學校,在結構上就完全獨立於民居。

溥仁學校共六層樓,有二十四個課室,二樓是教員室。一開始學校開設小學一到三年級,很快小學一到六年級都開班,高峰期時,試過一班就有四十八個學生,分上、下午班,學生接近兩千人,而一九六八年是學校第一屆小校畢業。

當時香港一年有八萬小學生入讀一年級,隨著時代變遷,人口結構的改變,到現在每年進入小學的幼稚園學生只有四萬左右。學生減少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員減少,以前六、七個孩子的大家庭是很普遍的。

七十年代溥仁學校更試過有日本學生,因為當時香港開始興建地鐵,請來日本的工程師,附近的新浦崗是工業區,有些到香港工作的日本工程師就住在附近,他們的孩子就到溥仁學校來上課,通常選擇本地學校的日本家庭都是因為父母當中一人是中國人。

到了九十年代,政府開始有「改善工程」,覺得學校的活動空間不夠。住宅也開始改變,不再是以前的七層公共屋村。但學校就維持多年不變。學校也有受惠,在二零零零年時完成在原來的校舍加建了一棟樓房。

進入二零零零年,開始出現「千禧校舍」,都是大面積的學校,是舊式學校面積的四到五倍,設備先進,有禮堂,主要的考慮是如果將來人口有變,學校可以轉型做中學。


黃振宗在展示其中一層通道,公屋和學校的連接處已安上防火門。

 

環境變遷帶來廢校處境

黃振宗指政府有意推廣「千禧校舍」。因為從營運來講,無論學校大小都是需要僱一定的教職人員,一間大的學校就可以代替兩三間小的學校,所以較之划算。

他說,新式的大學校的興建,會吸納現時舊學校的學生,舊學校會自然萎縮到最後被淘汰。現在慈雲山重建後,有一處地方就變成了學校村,內有幾間中學和小學,吸納附近的學生,舊學校續漸被淘汰。其實其它一些地區如沙田、屯門、大埔等區也出現同樣問題。

黃振宗指,學校的學生長大後不在同區居住,剩下老人家,造成了該區人口老化。溥仁學校也經歷過幾次的變遷:學校對面的操場以前是一些工廠和農民的耕地,也是住了很多人口,後來陸續搬走。

在八十年代,附近的九龍城寨整個要拆掉,城寨住了幾萬人,相當擠逼,很多低收入家庭的小朋友,很需要學校照顧,因為是教會學校,很多物資可以免費提供給學生。

九十年代,附近的啟德機場搬走,整個九龍城的經濟效益也急速下滑,因為機場養了很多人,不單只是交通、運輸。未拆機場前,整個區都很熱鬧。酒樓、旅館每天都客滿。因為有運輸業,司機都在附近住,加上機場就在附近,新浦崗有很多加工廠和貨倉,方便製成品的運輸。

整個黃大仙區新校不多,但社區老化的問題較突出。不過,縱使如此,對學校的影響其實並不很大,因為學校的舊生雖然搬離該區,但對學校有信心,所以也繼續將孩子送到學校上課。

今次溥仁學校引來殺校危機,主要是因為政府擬清拆連接學校的東頭村第廿二座,消息醞釀了幾年,去年政府公佈決定清拆,一些家長擔心學校會連帶被清拆,沒有選擇溥仁學校,影響到學校今年九月份的收生。

而去年九月溥仁學校不斷與房屋署和教育局開會,爭取保留校舍,今年一月中,政府才有回復指可以保留校舍,但在時間上已經過了招生期,無法再就今年九月份進行招生。

今年三月份有關當局通知學校,指因為學生不足,所以將不會派位給學校,當局提供學校一些選擇,學校選擇於今年九月份招生,但還未獲當局落實。黃振宗認為,今次學校收生不足,不在於學校不想開班或家長不想選擇學校,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不穩定因素影響,希望當局認真考慮學校的情況,批准學校在零九年繼續招生。


櫃內擺滿了學校過往的「戰蹟」。

用心辦學或營辦生意

黃振宗認為,現時政府殺校的政策欠缺人情味,他解釋說,作為一個監管機構,如果學校做得不好,應先有警告,讓學校有改善的機會,更何況學校以往在監學來巡查時都是受到讚賞。溥仁學校有很多活動都是得到社會的認同,學生過往參賽也是得了不少獎,更有雜誌將該校評為名校之一。黃振宗說,總體來說,學校是得到社會認同的。他認為政府不應只看數字,一次定生死。

黃振宗說,對於殺校的處理,在過往也有向政府提出很多建議,但政府充耳不聞。很多學校有悠久的歷史,也很有特色。黃振宗表示,不反對一些學校進行合併和重組,過程中應以合作夥伴的形式進行溝通。但政府現時是將學校的營辦當成一門生意看待。

新學校也不一定能夠直接代替原有的學校,黃振宗說,學校是要用心思去經營,例如學校由上下午班轉型到全日制,如何「平穩過渡」就很考驗溥仁學校管理的技巧,天主教溥仁學校從二零零三年開始轉型,到今年已經順利變成全日制學校,黃振宗更被邀請到其它學校交流經驗。

雖然周圍社區的環境村變遷令人口遷離區內,不過,學校對面、東頭村第二十三座原址正在打樁,將於二零一零年入夥,到時會是兩座公共屋村,合共一千三百五十戶。另外,附近有兩幢差不多完工的私人住宅,這些都意味著區內對學校的要求仍然存在。

面對社區發展的新需求,黃振宗有信心學校可以應付,雖然學校面積少,課室以外的空間不夠新建學校多,但學校的教學設備一應俱全。政府對舊學舍要求不像新校舍,例如新校舍開足二十四班,舊校舍可能開十八班或十六班或更少,這樣課室便可以有更多空間。

黃振宗指出,由於現時學生比以往少,要推行小班教學就不用增撥資源,如果不推行小班教學,就會出現盈餘,所以這幾年教育方面是出現了盈餘。


黃振宗表示,若政府允許學校九月份招生,他有信心可以再開班。

殺校抹去社會集體回憶

黃振宗認為,殺校對家長和學生帶來最大的傷害,因為一間自己出身的學校,很有懷念價值,卻從此消失,就像沒有了根。今次遇上殺校危機,學校收到很多已經到了海外的舊生關心,希望可以幫忙,一起爭取保留學校。

很多在社會上發生的事,對於不少市民而言,只不過是擦身而過的事情,然而在不知不覺中,失去的卻是社會的集體回憶。而珍惜過去的經驗,能讓社會吸收繼續創建未來的養份。

黃振宗有信心如果零九年政府允許學校招生的話,學校可以開班。

黃振宗有感香港的教育政策的考慮不夠全面,需要的時候,大量建校和培養師資,不需要的時候,又很快把學校關閉。他認為,政府在規劃方面應該就人口分佈和變化等作較長遠的考慮。同時,教育方面的管理不能單從經濟效益作為唯一衡量的標準。

在採訪期間知道黃振宗是第三任校長,同時發現學校員工很多都已經在學校裏工作十多年,從小的細節可以看出教職員對工作的投入。學校在承傳文化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一間間有著不同社會經歷的學校被「殺」時,到底意味著有效的管治?還是社會價值進一步被漠視?◇

本文轉自第75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
//mag.tvsmo.com/077/4923.htm(//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調查:最應廢除教改政策為殺校
布吉瑞典女遊客沙灘被殺
港府承認英文教育仍有進步空間
政府擬殺校 小學發護校行動 籲莫壓制學校發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