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友芳/特稿) 馬總統昨天釋出擬開放十二吋晶圓廠西進的訊息,有人以重大利多視之,各半導體業者也表示樂觀其成,但若以台積電等廠商西進後發展,及這些廠商近年股價走勢來看,這項政策對業者恐怕沒有太多實益。更有不少竹科其他廠商認為,這將造成台灣產業鏈外移嚴重,競爭優勢流失,失業率增加,且近幾年中國很多減稅優惠陸續取消,營運成本已不具優勢。
中國取消優惠 成本增加
晶圓雙雄台積電、聯電都認為,以目前開放八吋廠、○.一八微米製程,僅能生產低階產品,缺乏競爭力,加上產能規模有限,沒法降低成本。因此,對開放十二吋廠與製程技術,「非常歡迎」。
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廠力晶半導體也表示樂觀其成的態度,該公司雖通過可登陸投資設八吋廠,但以目前DRAM價格低迷,加上DRAM已進展到七十奈米製程,政策開放登陸的製程技術仍無法符合力晶需求,因此力晶目前沒有登陸投資設廠的計畫與時間表。已在重慶設八吋廠的茂德表示,政策鬆綁有助產業提高競爭力,代工產品範圍可加大。
赴中佈局多年的封測大廠聯合科技總裁李永松表示,到中國設廠越來越不具成本優勢,目前上海作業員薪資比泰國還貴,整體制度不完備,很多減稅優惠陸續取消,投資設廠不見得划算。且中國半導體市場至少還要二年才會趨於成熟。
風險愈來愈高 須細盤算
事實上,包括台積電上海松江廠、聯電友好廠商和艦科技、茂德重慶廠、中芯國際等台資背景的晶圓廠,在中國設廠多時,但今年以來仍持續虧損,顯示中國半導體市場需求不如廠商預期樂觀,登陸營運風險相當高,不僅沒獲利還出現虧損。
台積電轉投資上海松江廠四年來,持續虧損中,去年虧損九.五七億元新台幣,比前年虧損六.三七億元增加,今年第一季虧損達五.二九億元,又比去年同期的一.二七億元暴增。
中芯國際去年虧一九五○萬美元,今年以來仍持續虧損中,為改善營運不佳的情形,中芯第一季已決定退出價格起伏大的DRAM代工行列,寄望能轉虧為盈。
中國市場需求 不如預期
聯電友好廠商、位於蘇州的和艦科技,市場也傳出還在虧損中,為了提高競爭力,正積極尋求出路,有意與外商洽談合資興建十二吋廠或申請股票上市。
茂德投資重慶的八吋廠,今年第一季開始生產電源、驅動IC等為主的邏輯代工產品,目前也尚未獲利。
台積電、茂德登陸投資為八吋廠,依政府規定,開放到○.一八微米製程;和艦科技雖為八吋廠,技術製程不受法令限制,中芯國際已有十二吋廠,製程也達九十奈米,相較台積電、茂德的侷限,不受限的和艦、中芯國際還是虧損,顯見中國半導體市場需求有限,營運風險高,十二吋廠、先進製程並非獲利保證。
聯電茂德登陸 股價大跌
其實,各業者的股價表現也足以說明一切,台積電、茂德、與和艦友好的聯電,近幾年陸續登陸投資,但股價不僅沒有受到激勵而拉抬,反而大幅滑落,尤以聯電、茂德下跌最為顯著。
聯電與中國和艦關係密切,和艦雖巧妙規避法令限制,登陸投資設廠,但聯電營運卻未見起色,近五年來,股價從最高五十八元滑落到昨收盤價僅十五.三元,只剩近四分之一。
台積電近五年股價較穩定,最高價維持在六十到七十元之間,昨收盤價五十九.五元。台積電認為,雖然上海松江廠虧損,財報須認列,但整個公司具市場競爭力,仍維持不錯的獲利。
茂德昨收盤價僅五.八一元,相較去年股價還維持二位數,呈現明顯滑落,不過,茂德股價下滑主因來自DRAM價格慘跌,營運虧損有關。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