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概說攝影史與攝影藝術觀念的轉型(2)

里娜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6月7日訊】二、印象派的出現是現代意圖終結人類傳統美學理念的分界線

1840 年工業革命的到來,工業科技飛快的發展,社會形式也隨著這個發展在迅速的變化。緊接著電子技術的出現,社會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那種悠揚舒緩的心理形態也順應著這種大的變遷而變化,人們緊張得彷彿對環境對事物來不及感受什麼就匆匆而過,只留下非理性的個人感覺。這種感覺使得文化藝術領域發生了相應的巨變,印象主義美學的出現就是這個時代出現的,它的出現是現代意圖終結人類傳統美學理性觀念的分界線,是工業商業化科學化浸入藝術領域的開始。

由於攝影術在不斷的應用和改進,攝影技術飛快的現代摩登起來,在照相和洗像的技巧功能上有了發展,隨即出現了攝影藝術轉型。與當時年代的繪畫派出現印象主義畫風一樣,攝影藝術受這個畫派的影響出現了「印象主義攝影流派」,它的出現使攝影美學觀念發生了巨變,人們越來越強調攝影術本身的東西,它的出現使單一的繪畫攝影趨於終結。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從印象主義的出現開始,攝影美學出現了觀念上的分離,以後接種而來的出現了即時攝影、純脆攝影和如實攝影(原譯:直接攝影),從字面上看也不難看出這個時候的攝影正在脫離古典美學的規範,不再去講究嚴格的構思佈局和藝術創作過程,更注重眼睛直接看到的景物和事件記錄。

印象主義攝影是一種什麼樣的觀念呢?就像字面詞義一樣:「印象」,拍攝者看過的景物在頭腦中留下的印象,把感官的刺激落於畫面上。這種攝影風格力求再現強光線的氣氛和視覺感官的印象,而清晰度在有的時候有的情況下就完全不用,把焦點置於畫面之外,還有利用一些技巧或著柔焦鏡頭、漫射濾光鏡、或者不用鏡頭只用金屬板的針眼孔拍攝,戲劇性的將畫面印象化,光感和色彩誇張化、不聚像、題材上放棄古典繪畫具有故事性的特點。這些都是印象主義攝影的特徵。

印象主義美學觀念出現以後,傳統藝術規範被打破了。這是隨著社會的變遷而轉變的,社會的形態由傳統土地供養人類的形式到集中工業城市化的轉變,人的觀念變化了,隨著個人觀念的自由任性運用,攝影美學觀念出現了與傳統美學的分歧,接著出現了與社會形態相適應的新觀念,越來越使攝影更加攝影化,更直接、更實際的表現如實的社會生活、把照相機更直接的作為記錄時代的工具,隨即出現了更多的攝影流派,攝影也隨即介入了傳媒領域,新聞攝影、專題攝影、社會紀實就出現了,他們從創作表現上重點突出的是決定的瞬間。這些攝影形式也是早期自然主義攝影思想的延伸。

人的觀念繼續在不斷的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從工業化商業化到科技化,攝影這一領域也會跟著人的觀念和時代在演變。「當代攝影流派」的出現經過了一段試驗在當今社會流行起來,像 『超現實主義攝影』、『抽像主義攝影』等等 ,這些攝影流派的表現形式是表現的是一種無主意識的幻象思維,攝影者太過於主觀臆想來表達事物。抽像主義攝影主要表現為畫面上沒有具體的可一眼認知的物像,僅有線條、形體、色塊、影調等形式的組合。即使有物像,也不是物像的真實再現,而是使物像具有變形的意義,比如模糊、變形和意外的效果。超現實主義攝影的特徵是用直接拍攝法或影像合成法來表達類似幻覺的境界,但是又要通過最現實和最清晰的細節來表達,表現人類的下意識活動,偶然的靈感、心理變態和夢幻,具有荒誕色彩。從屬於超現實一類還有達達主義和攝影蒙太奇,但是因為達達主義在表現上毫無規矩、沒有邏輯、虛無縹緲、誰也不懂,甚至很荒誕反道德的東西,很快也就消失了。攝影蒙太奇是用不同內容底片疊加放大照片,把不相干的內容疊在一個畫面上。由於它的想像力在現代人中實用性較強,在今天的電影電視製作和傳播設計上廣泛運用。它們在藝術表現上多採用了主觀思維的理念。這些流派的出現是人類隨著社會變化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

現代攝影的美學觀念是隨著印象主義攝影的出現而發展演伸出來的,這些現代意識是受到工業、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現代化的建築和環境要求更為概括、更為精練和簡化的藝術形式是與之相適應的,而且機器運轉的速度、力量、效率等等這些對視覺來說是比較抽像的因素。因此,時代越工業化科技化,人類的美學觀念離傳統觀念就越來越遠。

三、人類對美學的傳統規範始終沒有終結

電子時代的今天,把攝影也帶到當代攝影的鼎盛,彩色攝影技術的出現使照相業成為了照相工業,商業攝影到了發達繁盛,到目前,攝影已經是大眾化普及的一種行為活動。面對全球人類普及的技術,對傳統攝影美學觀念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當這些流派那些主義的在170年內爭相鬥盛後,從傳統純美畫意派摒棄醜陋庸俗的題材,理性平衡和協的形式;到超現實思維的非理性的抽像詭異,看到了人類意識形態的巨大變化。今天,人們在這紛亂的形形色色的觀念中,有一些人又開始從人類普遍的審美觀念重新解析攝影美學的概念,意圖最終回歸到傳統美學的基點上。智者說過:藝術也有成住壞的發展過程。既然今天藝術已經到了不知往哪裏發展的地步,已經不能起到教化人類道德的目的了,那就返回去,重新找回初始能讓人心平氣和的純善純美時代的理念。

其實,不管現代攝影怎樣發展,人的思維怎樣隨著時代變化,攝影表現形式上怎樣五花八門,170年的攝影史上有一條線始終連接著攝影的初衷,那就是古典繪畫的基礎——攝影美學的根基始終沒有終結。人們把這種視覺藝術的規範作為學院學習的基礎課,作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攝影獎的標準規範。它源於古典美術、源於古典音樂、源於一切真正傳統人類理智的對美的理解概念,是具有邏輯性和辯證思維的。因為傳統美的理念是造物主傳給人類的對美的理念,怎麼能因為科學工業時代的變化而消失呢?他是人類活著就存在的一部份。到目前為止,世界上一些具有影響力的攝影組織,從百多年前開始就嚴格的延續著傳統繪畫美學的理念,規範著藝術的標準,所以是人們公認的純藝術攝影組織。像電影界最有影響力的奧斯卡攝影獎的評獎,還有那些大製作的電影攝影,多數始終是沿用著嚴格的傳統美學理論標準,雖然受到現代派的影響,但是變也沒有變多少。這也是人類永遠也抹不去的對美的思維理念——人類的傳統思維理念。

傳統的美學形式概念是理性、平衡、和諧、具有邏輯性和辯證關係的,要求作品比現實生活更高、更強烈、更完美、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具有欣賞價值的審美理念,具有道德教化意義的、使人產生端莊正念的形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美學構圖佈局的基礎問題不僅僅是畫面形式美的問題,它是關聯著人的道德、文化理念、思維方式等一系列影響人類社會的問題。

可是,這個屬於人類的美學形式理論今天卻只是在院校大牆之內維繫著。在世界範圍的攝影普及活動中有的人忘卻了、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攝影是一門具有理論概念規範的藝術。這些理論是人類千百年來一代代在社會所謂進步的激烈抗爭中頑強維持過來的,它是能夠幫助人類正常思維的正視覺概念。

以上講了攝影藝術發展在觀念上的轉型最主要的線路。

下面用攝影發展史順序出現的各個重要流派的產生淵源和特徵再敘述攝影藝術的轉型。並介紹一些攝影流派的概念,以便分清這些表面詞義與它真正內涵的意義。(待續)(//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攝影術是現代出現的,但是在它的發展過程中也會有傳統與現代的觀念衝突問題。不瞭解歷史就無法瞭解現實。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9月推出古籍善本選粹新展:「四通八達——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呈現豐富多元的古地圖世界。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將於9月26日起推出「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帶領觀眾跨越古今東西的時空向度,感受「大美不言」的經典雋永之美。
  • 炎炎盛夏,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皇帝的移動花園——清代宮廷花卉畫」特展,展期至9月22日,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 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捷克城堡與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歐洲中世紀城堡台灣巡禮,有近百件捷克珍貴文物精彩亮相。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看得見的紅樓夢」特展,展覽以經典文學巨著《紅樓夢》為題,引領觀眾從物件反映出來的人情物趣,走進文學、藝術交織的美學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貴族世家的榮景,看見《紅樓夢》的絕美與哀戚。
  • 知名藝術史家、書畫鑑定家傅申教授於16日辭世,為緬懷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將於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書畫題跋紀念展」的繪畫篇,之後於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書法篇,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好時節,故宮北部院區推出第二季「國寶聚焦」等珍品,邀請民眾品味書畫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時光。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離,舉凡君臣、師生、親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現空間。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12月30日起以「情為何物」為題展出26(組)件書畫,呈現人世間不同情感的面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