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紐約新聞

陳作舟:抓住機遇 讓唐人街站起來

—寄望華埠商業改進區(BID) 立法提案早日通過

【大紀元6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江紐約報導)紐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旅遊城市之一,曼哈頓下城的自由女神像,砲臺公園,未來建成的911紀念館﹐都將是各國遊客必經之地。面對每年近5000萬的遊客﹐如何使他們通暢的來到唐人街觀光消費,華埠共同發展機構行政總監陳作舟表示﹐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樣和紐約州政府各機構接軌。

6月12日﹐在華埠共同發展機構籌款餐會募款獲得廣泛支持後,陳作舟再次提醒﹕華埠商業改進區(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簡稱BID)計劃必須進入立法提案。這個經歷十幾年的設想倡議推動﹐也到了最後能否實現的關鍵時刻。

危機轉機一念間

陳作舟說,華爾街與華埠唐人街雖然只相隔幾條街,但有的華爾街職員表示,已經幾年沒有來唐人街了。華埠的樓房60-80%都是超過一百年以上的老房子,老住房租金不能漲,必須漲的費用就只能壓在一樓商業租戶上,一間小小的店鋪每個月租金3萬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為這些商戶解困的最好辦法是增加華埠人流量,提高旅遊收入。紐約猶太人區、愛爾蘭區都沒有了,華埠唐人街也面臨危機。」



中國城一景。(攝影 余曉∕大紀元


中國城一景。(攝影 文忠∕大紀元)



中國城一景。(攝影 余曉∕大紀元)

陳作舟說,首先不能讓遊客來到唐人街馬上掩鼻而走,要把他們留下來。未來建成的911紀念館是遊客必到之地,每年近五千萬遊客中估計有五百萬人會遊覽911紀念館,這些遊客﹐如何使他們通暢的來到唐人街,就需要和政府各機構接軌。這就是華埠共同發展機構首先推動清潔華埠和美化街道環境的緣由。

紐約有60個商業改進區(BID)

據陳作舟介紹,BID其實不是一個新概念﹐它於1965年由一位加拿大華裔Alex Ling倡議發起,迄今各地區有2000多個BID。由於這些世界性商業改進區的持續受益,加拿大總理特為Alex Ling頒發褒獎,市政府還用他的名字命名市中心水池。

紐約共有60個商業改進區,15個在排隊註冊。14街,23街,34街直至125街,以及法拉盛中國城都已成立BID,擁有良好的街區環境。這些商業改進區沒有一個在申請成立後退出。

洛杉機中國城、芝加哥中國城等都是在十多年前就看到當地中國城的危機而申請商業改進區或和政府互動合作,贏得了補助資金,增加文化特色項目,美化建設,保持了持續的客流量和商戶利益。

華埠BID 利在當代更為將來

紐約華埠處在華爾街下城和中城之間,唐人街目前由於被警察局封住,失去下城中城交通自然通暢的優勢。陳作舟說,有彌補方式,如安排旅遊車直通唐人街解決飲食的問題,這些與政府各部門的互動性以及互助性的合作關係,會更有效的增加主流社會對華裔社區的認知與了解﹐也必然會惠及眾商家和華埠的發展。

華埠於2007年3月加入帝國區,曼哈頓下東城以及某些華埠特定地區可以享受減稅優惠,已經對振興華埠小商業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陳作舟說,如果華埠唐人街成立商業改進區﹐建立自籌委員會後,政府計劃在唐人街投入160萬就可以兌現,這是天時、地利加人和的絕好機會。

陳作舟說,百年前,華人吃苦耐勞和堅韌智慧為美國修建東西大鐵路,高速軌道為日後高速成長的美國經濟立下汗馬功勞,今天紐約華人能否抓住時機,為最悠久的唐人街站起來,走入高速發展軌道﹐需要華埠人們的遠見與共同扶持。

眾人拾柴火焰高 拋磚引玉借力發展

目前因為物價漲,華埠生意也受影響。考慮商業改進區的收費,有商戶乍一聽要交錢就表示拒絕。陳作舟說,他們也許還不知道商業改進區的收費如同投資一樣,馬上就可以見到諸多益處。他認為,華埠人人各掃門前雪的作法,如今已經走不通了。華埠建商業改進區的設想,靠幾個商界大戶當然也不會持久。

陳作舟說,華埠共同發展機構清潔華埠就已經使現在的商家受益,不必擔心清潔罰單,不需要自己買掃把和塑膠袋。一台掃街的車,清掃越多的商戶成本相應更低,所以這次的機遇需要更多華埠商戶的共識和投入。

「像法拉盛和其他商業改進區,有公共指路牌,紀念公園,還有文化博物館等,這些都是政府在他們建立商業改進區後,出資建造與維護,而居住者都是受益者。在美國,看一個主人庭院的潔淨和栽植的考究,就可以成為判斷其身價的衡量因素之一,華裔共同的良好環境也是華裔得到主流尊重的因素之一。」

陳作舟說,華埠作為國際化大都會紐約市內的最大的唐人街,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可以紀念拓展的空間,現擁有約1100戶物業業主、4000戶商家。成立 BID,需要業主和商家繳納的投資數目微乎其微﹐而這些投資將實實在在用於華埠建設,支出多少將由業主和商界組成的委員會決定。

在紐約留住唐人的根

陳作舟說,紐約華僑曾在歷史上留下過他們閃光的事跡,百年前的國父孫中山抗滿清救國,六十多年前的抗日救國,華僑慷慨捐款,在中華民族和故土文明遭遇浩劫時,眾華僑們展現出了他們的道義和責任,一次次拯救中華民族自強自立於世界民族,令人感佩。

陳作舟說,那今天呢﹐在世界矚目的大都市紐約,各國商業機構,各國文化都想在這裡擁有一席之位,當唐人街和華人被外界評論為「缺乏誠信,髒亂」而被遠離時,我們是否能意識到華人需要自省自救?先團結起來在紐約留住唐人街和永續發展前景,留住中華文明在紐約的被尊重和傳承?

只有傳統的華人才能理解五千年「仁義禮智信」的中華傳統的可貴,近年華人學習注重西方文明,公共空間的規範,自重自愛,已經得到西方社會認同和尊重。

架橋鋪路通興盛 連接人心只作舟

陳作舟出生於臺灣,70年代移民美國。其外祖父是一位教師,在福建被軍閥所槍殺,若干年後,其母親在一家香港報刊上看到一學生紀念其外祖父的文章。陳作舟的父親是海員,在一次船失事中遇難,活著的船友看到他父親是幫助他人後最後一個跳海的人。陳作舟通曉閩南話(台語),廣東話,國語,英語﹐曾在貝聿銘建築公司參與過香港中國銀行建築項目。

陳作舟於2003年曾參與過法拉盛建立商業改進區的工作,兩年半前來到華埠共同發展機構,任職行政總監。當初也不願接手, 但堅持下來,也許是同華埠唐人街的淵源和厚重的寄望。他多次說﹐考察研究多年﹐看到這次對於紐約唐人街的良機實在難得﹐一旦錯過,再續機會也許就要幾十年。「架橋鋪路通興盛,連接人心只作舟」。

陳作舟最後說,華埠共同發展機構的所有努力,只為促成華埠各商戶和僑社成立未來自行管理,自行發展的華埠商業改進區委員會,相信華埠各界會做出明智的歷史選擇。

華埠共同發展機構位於華埠詹姆士街60號,每週三12﹕00點,有社區研討會,歡迎唐人街各界人士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咨詢電話﹕212-346-9288。



清潔華埠的員工。(圖片由華埠共同發展機構提供)


清潔華埠的員工們。(圖片由華埠共同發展機構提供)



清潔華埠的員工們。(攝影 余曉∕大紀元)



華埠哥倫布公園一景。(攝影 余曉∕大紀元)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