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鄭裕文2008年6月21日華盛頓報導)台灣政府將從七月開始,放寬過去對企業界到中國大陸投資百分之四十的上限,台灣官員表示,這是兩岸經貿鬆綁的優先工作。在野的民進黨人士則呼籲,在開放的同時,要注意維持台灣的競爭力。
台灣的馬英九新政府上任剛滿一個月,在選舉期間承諾的開放人員與經貿往來的支票正一一兌現。台灣經濟部長尹啟銘這個星期表示,將在七月解除對企業投資中國百分之四十的上限。
這項限制是在前民進黨政府期間施行的,要求前往中國投資的台灣企業,投資額度不得超過公司淨值的百分之四十,許多台灣財團與企業對這樣的限制頗有怨言,認為將導致台灣的資本不回流,也影響企業的發展。
根據台灣經濟部的資料,有高達百分之21的台灣上市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已經接近上限,對於解除這項限制政策有急迫性。
前民進黨立法委員李文忠表示,他個人讚成解除這項限制,因為台灣經濟需要依賴外貿來成長,所以越開放越自由,對台灣越有利,但是不應該只對中國開放,而是要對全世界開放。
李文忠還表示,馬英九政府在開放的同時,要注意相關的配合措施,此外一些特定產業如果要到中國發展,確實需要受到限制。
「比如說,在台灣我們對機密性科技(到中國大陸)要限縮, 對民生基本工業,比如說台電,中油,我們應該限縮。此外,我個人認為,媒體也應該限縮。除此之外,對台灣國家安全沒有直接衝擊的,我認為就沒有必要限縮。」
台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認為,對於這項開放措施存有疑慮的人,並不是反對開放,而是要瞭解馬英九政府在開放的同時,要如何維持,甚至加強台灣的競爭力。
「在資本額,或者兩岸交流往來上,我們有甚麼配套政策來處理,最後,馬英九政府的思考方式如何,要提出甚麼樣的台灣競爭力的優勢,在面對兩岸間的繁複交流情況下,如何維持台灣主體性與競爭力。」
賴怡忠說,馬英九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有一大問題,就是把台灣經濟的未來,過度依賴對中國大陸的投資。
「他的基本判斷就是台灣現在的經濟很糟糕,需要跟中國的經貿來救台灣,所以他基本上反應了對台灣的經濟缺乏信心,以及把所有台灣的經濟前途放在中國,不管是只有強化兩岸交流才能救台灣,還是說要透過中資或中國觀光客來台,挽救台灣經濟,這是導致大家對馬英九經濟政策有很大的疑慮,因為中國經濟的未來,很多國家也不看好。」
前民進黨立法委員李文忠則認為,要如何把台灣變成一個本土資金願意留下來、外國資金願意進入的市場,才是台灣政府真正應該做的。
台灣經濟部表示,在放寬投資上限後,政府將就不同產業的限制與放鬆中國大陸資金來台灣等進行規劃,其中包括開放中國大陸資金參與愛台12項建設。
關鍵詞:台灣,中國大陸,投資上限,馬英九,競爭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