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燃油漲價 會壓低還是抬高國際油價?
【大紀元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顧佳韻綜合編譯報導)北京當局週四(6月19日)突然宣佈,自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人民幣,漲幅分別為16%和18%。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人民幣,漲幅為25%。北京突然宣佈大幅提高油價後,國際原油價格週四應聲下跌,亞洲市場上美國輕質原油每桶降至131.19美元,急跌近五美元。有分析家指出,作為第二大耗油國的中國採取削減油價補貼的類似措施有助於抑制石油需求。
那麼,中國燃油價格的調漲,是否真正能夠抑制石油需求,從而制止當今世界油價飆升?英國《金融時報》週五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國燃油漲價並不是解決當今世界油價居高不下的速效藥。文章說,中國燃油價格向市場化方向發展,至少短期內可能會造成有悖常理的效果。中國政府控制油價的做法在遏制了通脹的同時也造成國內市場燃油短缺,因為煉油廠高價買進原油平價賣出成品油,虧損巨大,不少小型煉油廠倒閉,市場供應緊張。文章援引期貨專家的意見說,中國燃油零售價提高後,中國的煉油廠對原油的需求會增加;又由於漲價後燃油價格仍在中國消費者承受限度之內,所以需求不會顯著下降,因此對國際市場油價總體而言起的還是抬高作用。
美國的一些媒體認為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多年來全球油價持續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隨著近幾個月來油價的飆升,北京當局長期堅持的限制汽油、柴油和電力零售價格的政策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批評人士指責此舉是干擾市場發出的信號,也就是說,通過壓低企業和消費者購買成品油的價格,中國妨礙了世界油價飆升導致需求走軟這一正常市場機制發揮作用。
在北京公佈升價消息後,石油期貨價格迅即回落,因預計上調零售價格將抑制中國對原油的購買量。但許多專家近幾週來不斷警告說,上調成品油價格實際上會導致中國的石油需求出現增長,從而在近期內加劇油價上漲。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最新一期石油市場報告中寫道,自2007年以來,中國持續面臨著成品油短缺的局面,這表明存在著巨大的潛在需求。IEA稱,因為這些潛在的需求,如果零售價格上漲改善了供應情況,中國的石油需求增長甚至還會加速。
羅迪恩集團(Rhodium Group)的豪澤說,如果中國經濟按10%的速度增長,即使油價上漲,石油需求還是會增加。他說,只有在石油消費者轉而採用其它低能耗的手段時,高油價才能抑制需求,但目前中國並沒有多少這樣的手段。大多數中國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務並不完善,讓許多上班族別無選擇。鐵路運輸通常都已滿負荷運轉,使消耗柴油的卡車運輸成為企業僅有的選擇之一。
在去年11月將成品油價格上調10%以後,中國的石油需求並未明顯放緩,世界市場的原油價格從那以後已上漲了約50%。
這次漲價能否讓煉油廠完全扭虧為盈尚不清楚,一些分析師曾估計需要漲價25%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在週四的紐約股市,中國石油類公司的亞洲存托憑證大幅上揚。由於這一漲價消息,中國石化(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上漲了9.4%,中國石油(PetroChina Co.)上漲了6%。
油價上漲帶來的另一個必然結果是中國通貨膨脹增加。原材料成本和生產成本抬高了後,物價就會變貴,由此進一步傳導到其它的經濟領域,導致全國其它物價相應上漲。
最終產生的結果無非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中國企業或消費者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企業的利潤會有所降低;第二種可能是導致中國消費者減少消費,同時也減少經濟活動,降低經濟增速。
不過,全球能源信息提供機構「普氏」的亞洲部主任戴夫‧恩斯伯格( Dave Ernsberger)認為,油價上漲不會給中國普通消費者帶來太大影響。
「中國只把成品油價抬高了百分之17, 這聽起來好像很多,但是,世界其它地方的油價在同期至少上漲了百分之60。 因此,與過去幾個月裡國際消費者受到的影響相比,中國消費者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