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黃自強台北十八日電)中國時報驚傳裁員、減張改為「菁英報」,發行人周盛淵今天晚間發給員工一封信說明,雖然這一年歷經改版和撙節成本,但整個報業和廣告市場持續衰退,以及紙價、原物料飛漲,使得中時在整體營收上徒勞無功,未能改善經營實績,他將自請處分並為這次劇烈改變的政策負責。
周盛淵在給中國時報員工的一封信中說明,他在中午與工會代表見面,下午也召集主管開會,簡報將裁員、減張和改為「菁英報」的計畫,並且承諾對於離退的員工,雖然在報社極端拮据而又艱困的時刻,仍將用最大的力量為大家謀取合理的待遇。
周盛淵並表示,對於以往一年的績效不佳自請處分,也為了對於這次劇烈改變的政策負責,他個人將在新的時代來臨之前,陪伴離退同仁一起離去。
在信中,周盛淵指出,從報業這個傳統媒體來看,它的未來其實是一條非常艱困的路程。但是中時報系是以媒體集團的眼光來展望未來,所以還是遠較其它同業擁有更多的機會。周盛淵說,去年三月二日回到中時,是以一種奮起和再造的願景,向員工許諾大家有更好的前途。
「可是,殘酷的現實,終究還是帶給我們出乎意料的打擊!」周盛淵說,以中國時報這一年的實績來看,他們的努力並沒有帶來經營上的改善。雖然中時大幅度改版,使得讀者結構有了良好改變也提升了版份,但是整個報業和廣告市場上的持續衰退,卻使得中時在營收上顯得徒勞無功。
周盛淵表示,雖然中時全體員工錙銖必較的撙節費用和成本,卻遠不及紙價和原物料的飛漲,使得再多的努力,在面對持續擴大的赤字虧損下,「呈現出來的卻是一種諷刺性的對比和反差」。
「再看短期的未來,經濟復甦和環境變佳,似乎是一個暫時還難以採擷的果實」,周盛淵說: 「這些年來的持續虧損,還能讓我們存活多久」?
周盛淵表示,這個月和董事長余建新以及相關核心幕僚,反覆研商計算中時的財務缺口和未來方向。最後決定必須再做一次大規模的改變,「才能使中時其中一些同仁,能度過難關,繼續傳承另外許多同仁無法簇護的香火,使得中國時報還能夠朝向永遠經營的路途前進」。
周盛淵也指出董事長余建新對於媒體發展常有獨到的見解,像是介入有線和無線電視的經營,而這一次如何讓中國時報持續營運,董事長余建新提出了「菁英報」的想法,看起來應是讓中時克服現狀困難並又能夠待機再起的最好方式。
中國時報一直是以優質報紙自我期許並獲得肯定,周盛淵說,「菁英報」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再作改良,因此它的讀者對象應是高社經地位、高教育程度、高所得收入、高度國際觀及高度社會參與的各界意見領袖。
周盛淵表示,由於中時仍是一個綜合性報紙,因此應該涵蓋的將是不分年齡層和地域性的所有讀者,也就是說,未來的中國時報雖是偏重社會菁英,但並不孤芳自賞、脫離現實。
「這個的定位,目前看起來似乎是最正確的選擇」,周盛淵認為,中時成為「菁英報」後,將不再落入傳統「大報」的思維,可以免除想要面面俱到卻又左支右絀的窘境。因此,一個重新並又精緻的改版,將是朝向這個目標前進的第一步。
張數的減少、新聞與廣告版面的重新配置、印刷條件的改變等等相關議題,都將立即接踵而來,周盛淵說,中時的工作人數和設備也將因此轉變而同步大幅減少。
周盛淵在信中告訴所有員工,在即將開始的各項規劃過程,每一個部門都必須做最精簡而有效率的安排。無論屆滿退休年資與否的許多員工,終將在這一、兩個月內,辦理手續離開中時這個大家庭。
周盛淵在信的最後表示已與工會代表和主管簡報相關計畫,並且承諾對於離退的員工,會盡最大力量為大家謀取合理的待遇,而他本人也要對以往一年的績效不佳自請處分,並為這次劇烈改變的政策負責,在新時代來臨前,陪伴離退同仁一起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