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商會建議歐盟與台灣展開貿易對談
【大紀元6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十二日電)歐洲商務協會理事長畢彌堅 (Philippe Pellegrin)今天表示,歐盟應與台灣就「競爭力所驅動的貿易提升計畫」全面展開對談,盼望此對話能為雙方締造一個互惠的協議。若雙方採行此計畫,將使雙邊貿易額每年成長數十億歐元。
歐洲商務協會為慶祝在台20週年,今晚舉辦「歐洲日晚宴」,畢彌堅在晚宴致詞時,向總統馬英九及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李篤 (Guy Ledoux)建議,歐盟與台灣應就增進雙邊貿易展開對談。
畢彌堅認為,台灣的出口貿易正面臨著來自美國需求減弱,以及全球原油、糧食價格飆漲所導致的通貨膨脹壓力等威脅,台灣與歐盟就增進貿易展開對談,將為歐盟和台灣雙方帶來顯著利益。
他說,根據歐洲商會委託進行的研究初步結果,這套「競爭力所驅動的貿易提升計畫」一旦由台灣、歐盟所採行,成效相當於自由貿易協定,將使雙邊貿易額每年成長數十億歐元。
他認為,台灣與其他區域競爭者間的貿易及投資落差,可能是反映了投資者對於台灣政治不確定性、投資獎勵及稅賦、非關稅貿易障礙、服務業貿易障礙、國外直接投資障礙、關稅程序、智慧財產權保護程度、一般營業難易度以及國際形象等因素,多所顧慮。
畢彌堅認為,自2000年以來,歐盟在台灣的投資僅增加57%,但在新加坡及南韓則成長超過1倍,在香港甚至成長2倍,達到530億歐元;同樣的,自2000年以來,南韓在歐洲的國外直接投資成長了450%,成為47億歐元,但在同期台灣的國外直接投資僅增加56%。
他說,進一步降低關稅,可使台灣電子產品製造業更容易進入歐洲市場,並增加歐洲機械及電子零件銷往台灣;取消歐洲服務提供業的限制,將確保台灣製造業獲得更低成本服務,並鞏固台灣本身服務業的競爭力。
評估歐洲商會建議的各種提振對歐貿易措施,畢彌堅說,將可帶動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成長1個百分點,有助於達成台灣政府所設定6%經濟成長率目標,這1個百分點,恰與馬英九念茲在茲的選前諾言,關係密切。
至於在兩岸關係改善方面,畢彌堅認為重啟兩岸經濟合作大門,應可讓歐洲企業增加聘僱台灣人的就業機會。近年來,歐洲企業派駐在台主管逐漸減少,但這個趨勢在反轉中;除香港、新加坡及東京,台北很有機會成為外商首選的另一個國際服務中心。
畢彌堅亦代表歐洲商會促請台灣政府進行稅務、金融部門、全民健保、政府採購等改革措施,以提升台灣投資環境。
歐洲商務協會十二日舉行邀請總統馬英九(左)出席「歐洲日晚宴」,歐洲商務協會理事長畢彌堅(右)與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李篤(中)也先後發表演說,氣氛融洽,最後敬酒一飲而盡//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