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的災後心理復建(II)
地震的直接與間接影響
台灣921地震發生在清晨,大多數的學童正睡在自己的床上,他們在漆黑中被驚醒時,大多數是與父母在一起的。接著,他們馬上得開始面對熟悉的家園遭到毀壞,甚至親人受到傷害。之後,餘震不斷,恐懼幾乎沒有機會止息。
他們面對的,至少有以下幾個難題:
1. 地震搖晃本身所造成的恐懼:地震當晚的強烈搖晃、物品掉落、以及四處尖叫的經驗帶來前所未有的恐懼經驗,而不斷的餘震則加深這樣的恐懼。
2. 熟悉的環境受到破壞:對成人而言,失去的是看得到的財產、屋子。對兒童而言,失去的是睡慣了的床、下課後三兩成群去玩的公園。災難中,不但他們的家毀壞,可能連學校以及平常遊玩的公園也都受到傷害或搭滿帳篷。如此,他們生活、學習、以及遊戲的地方無一不受到影響。兒童的成長是一個極仰賴外界安定的過程,環境如此大的改變勢必造成極大的不安定感。
3. 熟悉的人改變了:臨時收容所裡的鄰居,不一定是原來的鄰居,玩伴也不一定是原來的玩伴。
4. 物品的失去:孩子可能突然失去許多自己心愛的物品。而那些東西對他們而言可能有相當重大的意義。大人在重大財產損失的同時,很難分心體會失去那些不值多少錢的東西,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失落感。
5. 整個社會所呈現的不安:災後週遭環境裡充滿了混亂、失序和紛爭,這些都是會感染孩子的。大眾傳播媒體不斷的災難報導,當中所透露的恐怖氣氛,孩子也不可能不受影響。
透過父母與照顧者所造成的影響
1. 父母的情緒:父母也得面對自己的創傷經驗,在救災和重建的過程中,大多數父母都非常辛苦。此時,平常所累積的溝通困難常會浮現,許多家庭內的衝突會較平時增加。此時,孩子常受到波及。在此次地震的災害中,父母親的情緒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很可能比地震本身的影響還要來得大。
2. 家庭收入減少:許多家庭的生計受到相當嚴重的破壞,若父母因此而缺乏穩定的經濟來源,所能提供給孩子的養育勢必受到影響。
失親的影響
1. 失去發展所需要的依靠:所有的動物中,人類的孩童期特別漫長。對孩子而言,父母是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客體。他們提供必要的保護、以及心理和生理上各種需求的滿足。這些功能在失去父母中之任何一方時,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2. 提早面對各種責任:失去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支持後,得要面對自己的未來。許多事不再有人可以完全信任而任由別人來替他做決定。
3. 受到特殊對待:災後,有許多專業人員注意到心理重建的重要性。失親兒童因為處境特殊而常受到特殊對待,可能會不斷的被約談成為焦點。此時孩子很容易反而被標籤化而推向孤立。
資料來源:台灣921再造新故鄉網站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