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縣三十日電)台灣設計科系蓬勃發展,而在國內頗負盛名的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近年來也因為作品與學術成就獲得多方肯定,成為當紅科系。中原設計學院院長胡寶林認為,優秀設計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技術外,更重要是對創意體質與文化層面,進行深度思考。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目前擁有建築系、商業設計系、室內科系、景觀系等科系,更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班,若從一九六○年成立建築系至今,將近有五十年的歷史。
中原設計學院院長胡寶林表示,中原設計學院從學士涵蓋到博士班,不僅專注於實務與學術的運用,近年來更朝向研究與實務結合等方向邁進。
胡寶林說,未來設計將朝向多元且跨領域的方向前進,畢竟設計已經從「創意表現者」,走向「創意服務者」的角度,也就是設計者必須要能符合使用者與社會的需求,而中原從大學部開始,就灌輸「永續關懷、服務創意」的觀念。
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而未來可能會涉及「學歷承認」等問題,胡寶林則表示,學歷認證對台灣設計界而言,並不是嚴峻的挑戰,因為設計講究創意,學歷高未必吃香;依照這幾年的觀察,國內許多設計科系的學生投入職場後,仍必須經過二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與實務界結合,反觀一些在實務界多年的設計人才,雖然沒有頂尖學問,但在磨練後,也可以做出成熟的作品。
既然如此,那國內為何還培養這麼多設計學生,而非直接帶領學生到職場進行創作,胡寶林認為,設計到某一個程度,設計者的「基本功」大致相同後,就會牽涉到創意體質與文化層面的思考。設計者必須脫離「為設計而設計」層次,朝向「如何運用文化特色」進行有特色的設計轉變。
胡寶林以國人住家中最經常運用到的「和室」風格為例,表示設計者必須要先與屋主溝通,瞭解每個人的使用目的與收活習慣,如果住家並不經常有客人上門,而設計師卻在和室外加上拉門,久而久之,和室反而成為家中的另一個儲藏室。
胡寶林提到,每一個設計風格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極簡風」或「奢華風」也不一定能一體適用,這中間牽涉到消費者不同,也牽涉到文化層面所反射出的設計文化。
至於許多教育人士關心的大學生素質低落的隱憂,胡寶林談到,現在大學生比較欠缺未來的規劃與深度的思考,也不知道為何而戰。設計科系的大學生往往總是想鑽研在技術上的熟練,而忽略思索設計本質,造成每個人的作品相去不遠。
而在晚近幾年,台灣在世界各工業設計大賽中屢創佳績,讓台灣工藝美學揚名國外,胡寶林則表示,工業設計在這幾年的確相當熱門,但如果我們以市場機制分析,許多工業產品涉及到開模、高製造成本等問題,不可能所有產品都能快速推陳出新;因此在產品的包裝、行銷設計上,若有有所突破,可能會提供更高的商品價值,也為商業設計開創更寬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