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華文化100個為什麼

為什麼古代女子的成年儀禮稱為「笄禮」?

作者:心語
font print 人氣: 3758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古代的成年儀禮,最主要是男子有「冠禮」,女子有「笄禮」。我們知道,冠禮是指古代男子在未成年前束髮而不戴帽,到了二十歲成年時才由長輩為其梳髮並戴上新帽,這個紀念儀式就稱為「冠禮」。那麼,為甚麼古代女子的成年儀禮稱為「笄禮」?

笄,音基,原指古人盤髮髻所用的髮簪,如鄭玄注:「笄,今之簪。」;另據《儀禮‧士昏禮》記載︰「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就是說古代女子十五歲時,即舉行束髮插簪的儀式,稱為「笄禮」,從此即視為成年可以婚嫁。在《禮記‧曲禮上》上載:「女子許嫁,笄而字。」即女子成年許嫁了才可命字,因此後來稱女子未有婚嫁之約為「待字」、「待字閨中」,如清朝孫鬱《雙魚珮‧受聘》:「小女雖然待字,老夫膝下無人,是要入贅方可的。」及清朝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一‧方子雲詩》:「宛如待字閨中女,知有團圞在後頭。」又鄭玄注:「笄,女之禮,猶冠男也。」即女子的笄禮就如同男子行冠禮一樣。

在《禮記‧內則》也記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鄭玄注:「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即古代女子所行的成年儀禮「笄禮」,通常是在十五歲時,或於訂婚後出嫁前,將披垂的頭髮梳盤至頭頂並插上簪子,但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到了二十歲時也得舉行笄禮,以正式確認其已成年。

因笄禮而衍生的名詞有︰
笄年︰古代女子年滿十五就要束髮插簪。
笄字︰古代女子可以出嫁的年齡。字,指古代女子成年許嫁才可以命字。
及笄︰古代女子到了成年行笄禮的年齡,故後世稱女子適婚年齡為及笄。
加笄︰古代女子於十五歲時行加笄之禮,以示成年。
弱笄︰古代女子於十五歲時即束髮加簪,稱為「弱笄」,表示成年之意。@#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自古以來,古人對於人生各個重要年齡階段,通常不會直接說出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 烏紗帽原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而官員戴烏紗帽則起源於東晉,但成為「官服」的一個組成部份,卻是開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在宋朝修改後加上了雙翅,一直到明朝後,烏紗帽才正式成為當官的代稱了。
  • 我們從報章雜誌或新聞媒體可以知道,近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採用「內閣」這一名稱,來稱呼各國的最高行政機關,而不管是內閣制或總統制,組閣、閣揆、閣員等稱呼也時有所聞。那麼,「內閣」這個稱呼是如何產生的呢?
  • 唐朝劉肅《大唐新語.公直》上載︰「公卿大臣初拜命者,例許獻食,號為燒尾。」書中所記載「燒尾」的意思,是說唐朝大臣初拜官時,為了表示感恩,就向皇帝進奉食品。又唐朝封演《封氏聞見記.燒尾》中有:「士子初登榮進及遷除,朋僚慰賀,必盛置酒饌音樂,以展歡宴,謂之燒尾。」這裡「燒尾」的意思是指士子登第或官吏升遷的慶賀宴席。那麼,為甚麼慶祝升官要稱為「燒尾」呢?
  • 從史籍記載中,我們常會發現負責管理一縣的長官,因朝代不同而有縣令、縣長、縣尹等不同的稱呼。但到了明清時期,掌管一縣政事的長官被稱為知縣,如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蘇知縣羅衫再合》:「正說間,後堂又有幾個閒蕩的公人聽得了,走來幫興。」另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忽聽窗外鑼響,許多火把簇擁一乘官轎過去,後面馬蹄一片聲音,自然是本縣知縣過。」那麼,縣的長官為甚麼稱為「知縣」呢?
  • 在古籍史書的圖片或古裝戲劇節目中,我們常會看到皇帝或他的大臣們,身上所穿的官服總繪繡著許多精緻的圖案,不同的官階,官服上的圖紋或數量也不同。那麼,為甚麼官服上要繪繡這些圖紋呢?
  • 古代遊子要遠行時,會在北堂種植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記煩憂。於是,萱草遂成為中國的母親花。
  • 端午節,是夏季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慶,當日有許多民間習俗活動,除了划龍舟、包粽子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外,還有插艾葉、菖蒲,掛鍾馗像,戴香包,喝雄黃酒等驅邪避疫的民俗活動。
  • 王勃從滕王閣高處臨觀秋景,所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瑰偉絕特的景色就來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陽日。共賞九九重陽詩詞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