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地質家:沈睡斷層引發四川大地震
【大紀元5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二十一日專電)日本「朝日新聞」今天報導,日本研究地震的學者指出,被視為引起四川大地震的龍門山斷層因長期未出現明顯的震動,被視為「已死的斷層」,但事實上它是活動度很低,彷彿在「沈睡」的活斷層,這種大斷層也很可能引起大地震。
東京大學副教授池田安隆向「日本地震預知聯絡會」報告指出,從中國過去的地層調查或歷史文獻等的記載來看,龍門山斷層帶長期未出現震動,因此被視為是「已死的斷層」。
池田認為,龍門山斷層帶主要活動的時期,是在兩億年前到六千五百萬年前之間,剛好是恐龍存活的時代。這條斷層從一萬年前以後,活動情形就趨於低調,斷層的「活動度」、亦即因地震造成斷層位移的量換算起來,一年平均不到一公釐。
他說,這與龍門山斷層帶西側、常引起大地震的鮮水河斷層帶一年出現十至二十公釐位移的情況幾乎是十一之比,因此專家也都以為龍門山斷層是「已死的」斷層,未加以注意。
中國地震局也指出,從文獻等顯示,鮮水河斷層帶經常發生芮氏規模七以上的地震,但是未見有關龍門山斷層帶發生地震的記載。
池田表示,三世紀時,中國的三國時代開始,這一地帶人口多,因此如果有大地震,照理說會留下紀錄才對。
報導說,日本的地震調查委員會所調查的地震發生率、規模,是針對大約兩百萬年前以後,出現震動的活斷層。在設計核電廠時所考慮到的活斷層的調查,是以十二萬年至十三萬年前以後出現震動的活斷層。
「日本地震預知聯絡會」會長大竹政和說:「從這次四川大地震所獲得的資料,真令人感到震撼。日本不能因為活斷層的活動度低就感到安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