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玩家特區

台中縣社區營造的故事

【大紀元5月19日訊】社區是居民生活的地方,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可以讓社區的居民一起為自己的生活環境共同打拼,解決社區的問題,使生意更興旺、環境更舒適、家園更可愛。而社區總體營造的目的,是為了整合行政與社會資源,凝聚社區民眾意識,建立社區特色,促成社區永續經營。

台灣自1985年推動社區營造以來,經過政府的推廣與社造輔導團隊、社區居民的努力,各地社造工作已慢慢扎根,開花結果。去年底,在台中縣政府舉辦的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中,參展的社區也由前年的40個增加為60個,各個社區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將他們一年來努力的成果及各自的特色展示出來。

博覽會當天,筆者巧遇了社區營造輔導老師僑光技術學院應用華語系系主任李世珍博士。李博士和她的團隊(僑光技術學院智慧型系統新興服務業技術研發中心社區營造組暨應用華語文系學生)在去年輔導了許多個社區做社區總體營造,她為我介紹了其中相當有特色的兩個社區,即溪尾社區和中坑坪社區。



僑光技術學院應用華語系系主任李世珍(前排左3)和她的團隊。

台中縣烏日鄉的澎湖 - 溪尾社區

溪尾社區位於台中縣烏日鄉,是由貓玀溪及烏溪沖積而成的沙洲。由於當地只有一座便橋可以對外聯絡,因此只要一下大雨,整個社區儼然變成一座孤島,遠望該村只見到屋頂,舊地名就稱「浮厝庄」,當地居民自稱是「台中縣烏日鄉的澎湖」。

目前社區共有286戶 ,1033人,地方產業以稻米為主,有零星工廠進駐。溪尾社區行政區域隸屬烏日鄉,但在地理位置上較接近彰化和南投,社區的開發不但和南投與彰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更因此產生了許多奇怪有趣的現象。如電話使用南投的區域號碼049,溪尾國小的水是來自南投草屯,灌溉用水的源頭可上溯至自埔里,但稅金卻繳給台中縣烏日鄉。

李博士表示,溪尾社區加入社區營造時間並不長,社區資源並不豐富,要找人來成立社造團隊也相當難,但一切從零開始,只要往前走一步就是進步。社區發展協會洪一清理事長,自七年前回到故鄉,克服重重困難,協助社區組織社區營造工作團隊,並參加台中縣文化局舉辦的社區規畫課程,透過社區深度資源調查及耆老訪談的方式,發現「不一樣的浮厝庄」,以下介紹溪尾社區的特色:

1.在溪尾國小附設托兒所內有一座清代咸豐三年的古墓,墓碑主人已不可考,僅知是楊姓氏族先人,墓碑上還刻有「祀田子孫不得變賣」的字樣。另外在溪尾國小附近有一座日本時代小學遺址,當地人稱「暗學仔」。

2.社區有一座建造於日治時期的河堤,全長10公里,在溪尾村內就有3.5公里,這座用烏溪石頭砌成的堤岸,象徵巨龍,堤岸旁有ㄧ大片野生仙人掌。



美麗的野生仙人掌花。



這座用烏溪石頭砌成的堤岸,象徵巨龍,堤岸旁有ㄧ大片野生仙人掌。

3.貓玀溪畔有黃頭鷺棲息地,田野中常見白頭翁,麻雀,野鴿子成群結隊,白鷺鷥巡走於稻田中啄食。位於烏溪與貓玀溪間的沙洲地帶,綠油油稻禾迎風搖曳,每到秋冬之際稻米收成後,成片的油菜花田,景色怡人。

4.溪尾駐在所只配有一名警力,維護全村兩百多戶的治安,駐在所的溫所長在溪尾村服務近12年,感受當地的淳樸民風,早就舉家遷進社區,除了對於社區工作認同之外,所長夫人也加入社區發展協會的行列,擔任理事的職務,夫妻倆為他們的新故鄉共同付出心力。這座一人駐在所內還留有一片琉璃花窗,據說是日治時期的文物呢!



921地震重建前的駐在所。



烏溪駐在所,在921地震後重建。

社造輔導團隊建議社區居民利用美麗的田園景觀及現有文化資源,規劃田園花海、仙人掌護岸巨龍、自行車道、與賞鳥步道,並結合社區木器工廠與其他社區在地資源產業,舉辦溪尾十景逍遙遊、木器DIY與親子彩繪等活動,體驗另一種不同的休閒旅遊。社區離中二高草屯交流道約二公里,中彰快速道路三公里,中投公路約三公里,交通便捷。在高鐵一日生活圈的旅遊風氣帶動下,溪尾是一個值得一遊的田園景觀社區。

芎蕉新樂園 - 中坑坪社區

中坑坪社區位於台中縣和平鄉中坑村內,是和平鄉內唯一個非原住民的聚落。和平鄉壯麗山川景觀聞名中外,素有東方小瑞士之美稱。中坑坪社區位於大雪山200號林道旁,社區居民多為客家族群,以務農維生、種植高經濟價值的椪柑、高接梨及甜柿。社區內很多產業道路,即為現成的休閒步道,加上海拔落差大,自然生態豐富,是不可多得的優質山居生活社區。

中坑坪社區發展協會於民國92年(2003)成立,社區人口約400人。95年(2006)5月重新改選理監事、建立新的經營團隊,經前任理事長劉雲敏、現任理事長張厚添、總幹事張家豐等人努力奔走及社區居民的配合,短短一年時間社區營造已有所成。社區內最老的一座建築香蕉集貨場,是民國30年代(1941)大雪山地區唯一的香蕉市場。去年,社區經營團隊向文建會申請「96年度縣市層級社區營造輔導計畫之第一項開發利用地方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以「大家來聊芎蕉新樂園」計畫,獲得社區營造輔導計畫80萬元補助款。



「中坑坪香蕉劇場故事」以漫畫方式呈現。

中坑坪社區潛力及特色

1.芎蕉新樂園-社區林木資源豐富,早期居民開採林木製造木炭,並廣植香蕉,現在還留下香蕉市場舊建築,是社區內最老的建築,也是日據時代香蕉集貨市場,所有大雪山的香蕉都由這裡出口輸往日本及台灣各地。據社區耆老表示,以前種香蕉不用灌溉、灑農藥,因為沒有病蟲害。香蕉一年可以收成2次。每到採收期,蕉農遠眺香蕉集貨市場,若升白旗,表是隔天會有人來收香蕉,需要趕緊採收。民國49年(1960)發生「象鼻蟲病」,又因日本將進口數量緊縮、限制,導致香蕉外銷開始沒落。

2.客家苦茶油文化-客家人稱油茶樹為苦茶樹,因其開花結果的時間長達11~12個月,比人類懷孕的時間還長,文人又稱其為「苦命的女人」。社區種植油茶樹約有60年的歷史,目前除了製造苦茶油外,也與社區媽媽教室結合,發展苦茶油風味餐及製造手工皂等相關產品。



中坑坪老照片。



中坑坪社區入口彩繪。

3.發展一家一特色-社區內有許多頗有特色的人家,如劉家三合院、四季咖啡、張家茶花等。中坑國小在921地震以後重建,曾得到過遠東建築獎第二名。校園內有4棵百年以上的苦楝樹,校舍建築融入客家文化,空心磚砌的白粉高牆與向心型的建築形式,一方面彰顯了客家聚落的傳統造型;另一方面一連串不同空間牆的安排與隨視點移動而物換景移的過程,同時表現了中國園林的遊園經驗以及「遊」、「觀」、「合」、「空」的空間情境,提供了孩童們穿梭遊盪、探索學習成長的環境。

4.規劃社區文化深度之旅-中坑坪社區主要出入道路為200號林道,其他多為產業道路,自然環境十分優美。3、4月間,螢火蟲成群飛舞如點點繁星。社區營造團隊期望配合社區自然與文化環境,以社區媽媽的客家風味餐結合一家一特色的休閒與民宿,規劃社區一日、二日文化深度之旅。

5.目前中坑坪社區每月第三個禮拜六有一個社區日,早上為淨溪清潔日,晚上辦社區座談。社區營造輔導團隊約每個月上山一次,由僑光應用華語文系的師生協助居民將耆老訪談的成果寫成社區故事,並把社區營造的過程以影像的方式呈現,配合社區報的編印,在2007年12月16日於香蕉集貨場舉辦「中坑坪新樂園」成果展。現場有老照片與生活舊文物展,並且在香蕉劇場播放「中坑坪香蕉劇場故事」的漫畫多媒體,結合在地的資源進行童趣DIY與客家風味餐,引起居民與遊客的熱列迴響。



中坑坪社區報。

李博士表示,政府提供的經費相當有限,社造工作大多是靠輔導團隊熱心的付出與社區居民的努力。她覺得輔導團隊到社區像是播種,傳播社造的種子,輔導居民建立社造的概念,也將學校的資源、學生的力量帶到社區。學生在社區服務的感覺是被居民需要的,不是被老師指派的。他們的想像力與潛力是不可限量的,結合文化創意課程與社區營造實務學習,學生不但有了實習的機會,對社區也有正面的意義。僑光師生的熱情感動了社區的居民,也激發居民更關心自己的社區,齊心爲社造打拼努力。中坑坪社區歡迎大家來聊芎蕉新樂園!◇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