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換個角度看雍正(系列之三)

雍正大帝與修佛
小童子
font print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6日訊】誰道空門最上乘,謾言白日可飛升;垂裳宇內一閑客,不衲人間個野僧。——雍正

究竟雍正帝留下了什麼深刻非常法呢?除了具體施政,由雍正帝親自編纂或撰寫的著作包含:《御選語錄》、《經海一滴》、《教乘義海》、《大義覺迷錄》、《朋黨論》、《雍正御錄宗鏡大綱》、《揀魔辨異錄》等等。除了《大義覺迷錄》與《朋黨論》之外,全是與修佛、修道有關,其中多是雍正帝足成一家之言的證悟心得。

從現在對雍正帝的研究看來,他在政務以外的重心就是佛法,因此他的施政自然也離不開他對佛法的認識。以往歷史學家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他,卻試圖從一個一個的政治事件拼湊出雍正的面貌。

博學勤政好皇帝 史學家認定

近代研究雍正帝最受推崇的學者馮爾康在他所著的《雍正傳》中,對雍正的辛勤與學識評曰:「雍正文思敏捷,於日理萬機之中,親自書寫硃諭、硃批,少則數字、數十字,多則上千言,都是一揮而就。他的硃諭,從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所見,書寫都很整潔,文字流暢,間有口語,很少塗抹。硃批、硃諭不是為作文,也不是為發議論,是處理政事,於行文之中,說明他對某事處理意見,全係政事內容,更可見他的才思和從政能力相一致。」


素惠繪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多次展出清朝諸帝的硃批奏摺,雍正帝的硃批經常比大臣的報告還長!而且他的書法極佳,包括乾隆與之後的清帝風采都及不上他。在雍正執政的十三年中所批閱的奏摺,依最保守的估計,至少約有兩萬兩千餘件。

從現在經過統計後的雍正御筆硃批字數,以及官方的起居注記載,在位十三年中,他每年只有在臘月廿六日封筆、封璽,不再批閱奏章。直到正月初一才重新開筆、開璽。但是過年這五天封筆不代表休息,他還是得接見王公大臣、諸國使節。此外的每一天,不分寒暑,雍正處理政事,每天僅睡四到五個小時,經常到半夜才睡下,第二天早上五點前,又起身準備上朝。因此,史學家都認為,雍正帝可以說是中國歷朝歷代裏最勤勉的一位皇帝。後世史家有一派甚至猜測雍正帝是過勞而死!

不過修行人每日所需的睡眠與常人不同,史學家只能以常人的狀態去揣度常人,卻未必揣度得準一個修行人。所謂雍正帝的「死因」眾說紛云,後文會針對此事分析,在此先按下不表。

佛理上卓然成家的天子野僧

在繁重的國事之外,這位以「圓明居士」為號,又自號「破塵居士」的皇帝,不僅極有才識學問,最特殊的是他自年輕時就開始修佛參禪。雖然中國歷代帝王中親近佛法、具有佛心的天子不少,但像他這樣在佛理上卓然成家的,可以說是絕無僅有。這只是做做樣子嗎?只是為了政治目的嗎?一個已經貴為天子的人,有什麼好偽裝?又有需要偽裝多久?

雍正自云,少年時代就喜歡閱讀佛家典籍(「朕少年時喜閱內典,惟慕有為佛事」)。從現在可以找到的史料來推測,雍正帝最早與僧侶往來是在康熙四十一年(一七零二年),雍正帝當時才廿五歲,還是個青年貝勒。那時他分府(年長貝勒出宮建府)在北京城東,離北京柏林寺很近。因著地利之便,他經常去柏林寺,並與當時的柏林寺住持「談法甚契」。之後雍正帝曾在康熙五十一年到五十二年間,在自己的藩邸舉行法會,進行坐七。

是色是空,蓮海慈航遊六度;不生不滅,香台慧鏡啟三明。(雍和宮 法輪殿對聯)

此時是雍正帝身為「雍親王」的藩邸時期,這個時候的皇四子胤禛避開皇子間的權鬥,在其府邸(即現在北京的「雍和宮」)當個「富貴閒人」。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他這一生中最清閒的日子,他不僅經常與禪僧往來講論佛法,對於禪宗思想也頗有研究,曾親筆撰寫《圓明居士語錄》。

允祿、福彭、鄂爾泰、張廷玉等人在此時期與他有一起參佛參禪的問答稿,現在都收在故宮檔案中。此時的著作後來刊刻發行的包括闡述佛法的《雲集百問》以及後來收入《御選語錄》裏的《圓明居士語錄》。

後來有人懷疑,雍正是假借修佛來討好父親康熙帝以謀取帝位,這些舉止都是為了奪嫡做準備。但事實上,康熙帝從未表現出對佛道的興趣,雍正帝自然無從藉此討好他。

身為皇子,雍正從六歲開始,每天早上五點就要「應卯」入上書房讀書,每年只有過年那幾天可以休息。學習的課程包括滿文、漢文、蒙古文。儒家經典自不可免,還有天文、地輿、曆法、音樂、數學、物理等等。下午以後,還另外安排騎射、游泳等軍事、體育項目。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博學的皇帝,他要求皇子讀書必須滿百遍,還會親自抽背。

康熙帝重視史籍,下令編纂的書籍裏又以《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皇輿全覽圖》等最為有名。他非常重視皇子們的教育,但並沒有任何授以佛法的記載。要說修佛可以討好康熙,實在找不到什麼根據。
 
而且,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第一次廢了太子,重立之後,在康熙五十三年第二次廢太子。可是有史可查,雍正帝最早接觸僧侶參佛是在康熙四十一年,除非雍正帝能預見兩次廢立太子之事,否則談不上以韜光養晦的方法來討好康熙帝。要討好皇帝以爭位,還不如在軍事與政治上爭強立功,至少也該結黨結派建立勢力,而不是鑽入佛道的世界裏去。後來皇位落在雍正帝身上,他還是沒有把佛法放下。

皇位的最終歸屬只能說「是他的跑不掉,不是他的求不來」。只是部份史學工作者不能理解古人修佛,便把雍正帝的修佛參禪也隨手安個奪嫡陰謀。(待續)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50期【歷史新觀】欄目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在現實生活裏,探究神祕不僅是心理保健的目標,也是心靈之旅的目的地。——愛因斯坦
  •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為償多劫願,浩蕩赴前程。這首詩呈現了一個殊勝浩瀚的場面──佛菩薩乘願而來,為了度人而甘冒大險、承擔大業,進入六道中輪迴……從清涼月、畢竟空的境界,進到這濁世之中……浩蕩的慈悲與勇氣,無以名之!
  • 有一真人出雍州,鶺鴒原上使人愁。須知深刻非常法,白虎嗟逢一歲周。——唐朝高僧黃檗
  • 齊王逃回長安後,唐高祖李淵第一時間得知了劉武周進犯的實力,誤以為唐軍不敵武周大軍,於是下令永安王李孝基,和陝州總管于筠、內史侍郎唐儉等人,聯合助剿呂崇茂,同時發出一道敕令,命關中守將,嚴行堵御,所有河東一帶,暫行棄置。
  • 隋朝末年,劉武周割據一方,自稱皇帝,定國號大漢,是大唐的一大勁敵。劉武周為與大唐爭雄,屢次進攻幷州。齊王李元吉作戰的能力,遠遠比不上他的哥哥李世民。唐高祖李淵便給齊王添了一個行軍總管裴寂,原本希望老成練達的裴寂,能幫著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不料,裴寂出征竟也一敗塗地,反而使唐軍失去了晉州以北的全部城鎮。
  • 說唐高祖即已定都長安,但天下還未一統,群雄割據地方。李淵稱帝,傳檄天下。長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標。隴西薛舉想趁著李淵帝位還沒坐穩,就趁機出兵,攻打長安。薛舉雄踞隴西,擁兵十幾萬,聲勢頗為強盛,是李唐的一大勁敵。
  • 李世民與平陽公主率領的大軍集結,兩下會師,共計二十多萬兵將。李世民治軍嚴明,大軍雖眾,但行軍時隊伍並不凌亂,整齊畫一,軍容氣象自帶威儀。凡經煬帝行宮園苑,悉數罷免守官,並釋放宮女回家。
  • 突厥始畢可汗派康稍利率領了五百人,以及二千匹戰馬,和劉文靜一起來到李淵麾下。李淵慰勞有加,稱讚劉文靜可謂是不辱使命。
  • 《三字經》裡說:「夏傳子,家天下。」從大禹把王位傳給兒子開始,中國一直延續著父傳子的王位世襲制度。但是有一個朝代,皇帝竟然把帝位傳給親弟弟,這是什麼原因呢?
  • 《宋史》評宋孝宗為南宋最為賢能的皇帝,而且孝宗又是難得的孝子。有哪些真實小故事,凸顯這位皇帝的特色與政績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