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他登基:太陽王路易十四
【大紀元5月14日訊】 (一)神賜之子──天賦超常眼光與記性
一六三八年,在他的父母結婚廿三年一直沒有子嗣的情況下,路易十四來到人間,成為路易十三的長子。這個眾所期盼的新生兒,被取名為Dieudonné,意為「神賜之子」。
他擁有法國和西班牙王室,以及意大利梅迪奇家族的血統,遺傳了各個家族的特性:法國王室對生命與享受的熱愛、意大利梅迪奇家族對藝術的鑑賞力,以及西班牙王室對榮耀與王權的注重,加上他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敏銳的眼光、超強的記性,奠定了他作為名君的鮮明性格。
1643年的今天5月14日,他四歲時,正當壯年的父親去世,路易十四被母親抱上王座,開始他長達七十二年的統治生涯。不過在開始的十幾年裏是由他的母后攝政,而實權則是掌握在紅衣主教兼宰相馬紮林的手裏。
在馬紮林的培養下,路易十四除了擁有豐富多樣的知識外,更學到高明的從政手法。馬紮林在路易十四廿三歲時死亡,此時他已經可以輕而易舉的擔負起國家大任,施展自己的治國才能了。
路易十四可以長時間工作而不覺得疲倦,在召開朝廷會議時,他總是仔細聽取每個報告。他的記憶力超強,眼光敏銳,進入一間滿是人群的寬廣大廳後,馬上就能察覺誰在場誰不在場。他親政後大力進行政治與經濟的改革,大興土木,建設巴黎和凡爾賽宮;他帶領法國參加四場大型戰爭,於戰場上英勇善戰,擴張了法國的領土。在他的治理之下,法國達到了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二)路易十四的文藝成就
即使路易十四沒有帝王的頭銜,他仍然是一個非常迷人的人:他總是愉悅友善、對任何人都彬彬有禮。他有堅強的意志,面對疼痛和生命危險卻能淡然以對。根據史書記載,他曾未經麻醉就接受開刀治療,手術幾周後,便騎馬外出。此外他學問淵博、馬術高明,喜歡狩獵、戲劇和音樂。路易十四還有一項其他君主都沒有的獨特興趣——舞蹈。
熱愛芭蕾舞 確立基本動作體系
路易十四喜好舞蹈,認為跳舞是對身體最好的訓練。不只是作為旁觀者的欣賞,他還喜歡自己出場跳,而且不只業餘性質的在舞會上盡興而已,卻是真正作為舞劇的主角,上舞臺作正式表演。從他十三歲第一次登臺演出,到卅歲時因為體重原因而退出舞臺為止,總共在廿六部大型芭蕾舞碼中擔任主角。
廿三歲親自執政的那年,他在巴黎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王家芭蕾舞學校,禮聘多位當代的藝術界大師如盧利(Jean-Baptiste Lully)、莫里哀(Jean-Baptiste Moliere)等,專門負責芭蕾舞的創作和演出。
在這個時代的芭蕾舞碼皆為男性舞者所創作,表現人體的力與美。此時確立了芭蕾的五個基本腳位、十二個手位和一些舞步,並以法文命名,奠定了芭蕾動作的體系。
創音樂院 開啟巴洛克音樂時代
由於君王喜好跳舞,法國宮廷的作曲家必須隨時創作適合跳舞的音樂。一六七二年,路易十四建立了音樂學院。西洋古典音樂中著名的「慢-快-慢」三段對比式的法國風格,便是由盧利所奠定的。路易十四的宮廷舞曲後來被英國的作曲家菩塞爾(Henry Purcell)及德國的巴赫(J.S.Bach)加以運用發展,開啟了巴洛克音樂的時代。
除了舞曲外,宮廷生活中還需要各式各樣的音樂:音樂會、戲劇表演、宗教儀式、婚喪喜慶、國王出巡及外使來訪、巡獵,還有在戶外進行的餘興活動,如划船、賽馬、遊園等,都需要音樂伴奏。路易十四的御用樂手總人數約在一百五十到二百人之間,分別在軍樂隊、教堂樂團和室內樂團內演出。
藝術鑑賞力高 羅浮宮收藏劇增
除了舞蹈與音樂外,路易十四對藝術的鑑賞力是少有君王可以並駕齊驅的,而他贊助支援藝術的慷慨,也堪稱史上罕見。
他以優裕的條件吸引藝術家們定居巴黎,使他們安心創作:一六六三年他創辦了繪畫與雕刻學院(Academi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各地王公貴族也仿效國王,紛紛設立學校,鼓勵藝術創作,使法國成為當時藝術最發達的地方,並奠定此後重視藝術的傳統。
除了創立藝術學院培育人才外,路易十四更不惜重資收購藝術品。法國王室從弗朗索瓦一世( Françoisl,達文西的贊助者)開始,才懂得收集藝術品。路易十四為了收集藝術品,派遣一群人到意大利各地,專門為他收購希臘羅馬古典時期及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數量之大,以致於教宗曾下令,禁止各類藝術品出口。
路易十四是與清朝的康熙大帝同時代的人,此時法國與中國也開始進行文化上的交流。路易十四贈送康熙科學儀器,而康熙則回敬以藝術品,所以法國王室的收藏裏也有來自東方的藝術品。而北歐的畫作,尤其是尼德蘭畫派的作品,更是大量充斥其中,因為尼德蘭(今天的荷比盧一帶)在當時是法國的土地。
在路易十四的收集之下,法國王室的收藏由原來的數百件,急劇增加到數千件之多。他把從各地收集來的藝術品放在羅浮宮,成為今日世上四大美術館之一的羅浮宮的起源。
鼎力贊助 文學和科學蓬勃發展
文學和科學也由於路易十四的贊助蓬勃發展著。他先後成立了法蘭西文學院、科學院及喜劇院,網羅當代的傑出學者,如文學家高乃依(Corneille)、戲劇家拉辛(Jean Racine)、集數學家與物理學家和哲學家於一身的笛卡兒(René Descartes)、寓言家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天文學和數學家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等等。
法蘭西文學院的設立,促進了法文的發展,語法逐漸定型、文法結構也逐漸清晰,成為世界上最優美精確的語言之一。由於法國當時國力強盛、文化發達,遂使法語成為歐洲上流社會通用的語言,如同今日的英文一般。直到十八世紀,遠在俄羅斯的貴族,使用法文交談的時候甚至比用俄文的機會還多。
(三)路易十四之前巴黎的能量蓄積
根據考古顯示,最晚在西元前三百年,克爾特人就定居在塞納河中的小島上(今日的西堤島),當時這裏被叫做巴黎西(Parisii)。最早有關巴黎的書面記錄,是在凱撒的著作裏出現的,他在西元前五十三年帶領羅馬帝國的軍隊攻佔法國,來到巴黎附近,遇到高盧人的抵抗,那時的巴黎被叫做「Lutetia」。
次年,羅馬軍隊再度進攻,高盧人眼見不敵,就放火燒毀城市與橋梁,退守在西堤島上。羅馬人便在河的左岸興建城市,名為「Parisia」,那是一座典型的羅馬式城市,裏面有公共浴場、露天劇院以及神殿等公共建築。不過在羅馬帝國統治期間,巴黎並非高盧行省的中心,當時的中心設在南部的里昂。
五○八年法蘭克人佔領巴黎,用木材建造教堂和宮殿,巴黎成為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的首都。由於抵禦維京人和諾曼人侵略的需要,巴黎才在八四五年興建城牆。從十一世紀起,巴黎開始往河的右岸發展,出現了市場。
菲利二世是第一個大力建設巴黎的法蘭克國王,他新建了第一道將整個巴黎包圍起來的城牆、拓寬了城內道路、設立公共噴泉、成立巴黎大學,並在西堤島和城的西端營造城堡宮殿,後者就是今日羅浮宮的前身。
百年戰爭時(一三三七~一四五三年),巴黎曾經被英國佔領十六年,直到一四三六年才被收復。當時英國軍隊勢如破竹,佔領法國的大部份領土,法國簡直快亡國了。如果沒有聖女貞德的登高一呼,激勵法國軍民共同抗英,可能歷史就將改寫。愛國的少女不久即被英軍逮捕,冠上魔女的罪名,處以火刑。
十六世紀初,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附近興建了許多行宮,他依照當時的慣例居無定所,經常從一個城堡遷移到另一座城堡,根據後人統計,他在一地平均停留十天左右。當時的巴黎雖然是首都,但朝廷卻是隨著國王巡遊全國,可謂最早的行動內閣。
沒有朝廷的首都巴黎可大分為三區,以塞納河為界,左岸由於大學的存在而形成文化區,就是今日的拉丁區;右岸由於設立市城而逐漸形成商業區和行政區;西堤島上則多為公家所用。
在路易十四的祖母——梅迪奇的瑪麗王后攝政時期,法國已經擁有傑出的單體建築物。她讓人建造了具有她的家鄉托斯卡尼式,也就是文藝復興風格的盧森堡宮和杜勒麗宮(Palais des Tuileries),並且以她遺傳自家族對藝術的鑑賞力,努力將巴黎建設得更加美觀。
雖然如此,當時的巴黎並非如今日所呈現的那樣壯觀氣派,它仍是一座道路曲折狹小、木造的民居擁擠骯髒的中世紀式的城市。
(四)路易十四時代巴黎的光輝
路易十四想把巴黎建設成第二個羅馬,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開展了重建巴黎的偉大計劃。羅浮宮被改建;舊城牆被拆除,在原址鋪設大道;教堂、橋梁、公園等公共建設在城市各地出現;用許多宏偉的建築和優美的廣場來美化市容。
在基礎建設方面,巴黎的道路被拓寬、路旁植樹並安裝路燈;供水系統進行現代化、開鑿運河、連接下水道系統;成立醫院,為在戰爭中受傷的人提供免費治療。
在路易十四的建設下,巴黎快速發展著,人口超過七十萬,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大都會。由於路易十四大力贊助文化事業,使五分之一的歐洲精英都聚集在巴黎。建設進步加上人文薈萃,巴黎成為歐洲城市競相仿效的對象。
路易十四雖然自幼登基,卻非一路順遂的作著太平君主。在他十歲時發生了「投石黨之變」,是由於議會與貴族聯合反抗宰相的政策所爆發的內亂。當時暴動甚至逼近到國王的寢宮附近,路易十四與母后被迫逃離巴黎,在外顛沛流離。動亂雖然在五年後慢慢平息,卻在年幼國王的心裏投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使他對巴黎產生排拒感,這也是路易十四後來大興土木,營建凡爾賽宮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為宮殿,路易十四曾考慮過羅浮宮、杜勒麗宮、樊尚宮和聖日珥曼新宮,還有位於郊區的楓丹白露宮,但從安全性考量,每座宮殿都多多少少有不符合他要求的地方,即使經過重建也無法令他滿意。此外,幼年時因為投石黨亂的不愉快記憶,也使他興起在遠離巴黎的郊外另建宮殿的念頭。
路易十四喜歡狩獵,年輕時,經常到距離巴黎西南十八公里的凡爾賽鎮附近的森林裏去打獵,那裏有座他父親的狩獵行宮。當路易十四起意興建新宮殿時,這裏就成了他心目中最佳的選擇,因為這裏有綿密的樹林和一望無際的視野。他在親政後,立刻下令開始興建凡爾賽宮。為了保證這個龐大的工程順利進行,路易十四除了在一六七一年成立建築學院以培養專業人才外,還規定全國各地在十年內禁止以石材營造房屋。
要進行如此大型的建築工程,面臨著許多困難,首先是大臣們的反對。理由是因為國家的財政拮据。法國的財政問題一向嚴重,路易十四繼承的是一個負債累累、幾近破產的王國,加上捲入戰爭而使收支更為吃緊。若興建新宮殿勢必得再增稅,但根據中世紀以來的舊法律,政府又無法對貴族和教會收取豐厚的間接稅如商業稅、土地鹽稅等等。重擔勢必落在新興的中產階級和平民身上,而法國人民並非逆來順受的個性,路易十四少年時期經歷的暴動就是前車之鑒。大臣們不想因為一座宮殿而再度引發社會動蕩。
為了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路易十四進行政治與經濟的改革。在節流方面,他嚴厲懲罰貪污,整頓官僚體系;在開源方面,他設立人頭稅,向貴族收取高額稅金,卻不會增加一般人民的負擔。在一連串的改革政策下,國家的收入比以往多出一倍,人民應繳納的稅額甚至向下調降了。
另一個面臨的難題是建地自然環境的問題。根據當時大臣反對的說法,是那裏「風景淒涼,缺樹少水,除了泥沙就是沼澤,空氣也相當污濁。」此時路易十四展現了他的堅強意志:他不顧眾人的反對,耗費巨資對環境進行改造。
史料記載,凡爾賽宮的前置和主體工程用了十年的時間、三萬名的人力,完成了一座長達半公里的豪華宮殿群、一座大型的花園、一座可以供給宮殿和附近村莊居民用水的大型蓄水池,以及三條放射狀的筆直大道和外界連接。位於正中央的大道連接香榭麗舍大道,直達羅浮宮的正門。帝都王宮的磅礡巨勢,盡顯無遺。
宮殿群莊重雄偉 理性美代表作
路易十四建造如此巨大的宮殿,並不只是作為自己的居所,他計劃將整個朝廷和政府部門全部遷移至此。此外,還要提供地方給王公貴族們居住。凡爾賽宮就像一座小城市一樣,在全盛時期,據說多達二萬人居住其中。
龐大的宮殿群是以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為基礎而加以擴建的,立面是古典風格,以三段式處理,亦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是理性美的代表作。內部裝修的突出特點是富麗奇巧。宮中有許多豪華的大廳,大廳的牆壁和柱子多用大理石砌成,天花板用金漆彩繪著天國世界的神聖壯麗,搭配裝飾用的貝殼、花飾及錯綜複雜的曲線等,以及雕刻精美的木製家具,呈現巴洛克和洛可可式的裝飾風格。
宮中最為富麗堂皇的大廳是著名的鏡廳,它位於宮殿群正中央的二樓,一側以大型落地窗以及陽臺與廣闊的花園連接。另一側的牆壁上則鑲嵌了十七面巨型鏡子,每面均由四百八十三塊鏡片組成。白天,人們在室內便可通過鏡子觀賞園中美景。傍晚時夕陽直接照射入廳,在鏡面反射下,整個廳堂金光燦爛。夜宴時,四百支蠟燭的火焰一起躍入鏡中,鏡內鏡外,燭光輝映,如夢如幻。
由大運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亞農宮組成的凡爾塞宮花園是典型的法國式園林藝術的體現。正對著鏡廳的中軸線上是一條延伸至地平線的大運河,運河兩旁的花園以幾何圖形排列,其中是修剪整齊的草坪和矮樹叢,旁邊排列著古希臘神祇的雕像和花盆;最外側是茂密的樹林,林中有錯綜的散步道和各項休閒遊樂設施。
路易十四極喜愛他的花園,他曾帶領眾人參觀,親自導覽。每周有二次,他總是獨自騎馬到森林裏去打獵。供他盡情騎馬驅策的禁苑,其面積是當時巴黎的四分之一大小。
巴黎日趨衰頹 靜待光芒再現時
十七世紀的歐洲可說是路易十四獨領風騷的時代,他與他的宮廷領導著歐洲各方面的時代潮流。豪華壯麗的凡爾賽宮成為各國君主建設宮殿的模仿對象,例如德國的卡斯魯厄(Karlsruhe)、奧地利的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等;法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建築裝飾風格,如狂風般席捲歐洲各地;舞曲激發了巴洛克音樂的創作、法語成為通行語言;路易十四的行為舉止、穿著愛好、假髮的長度、鞋子的高度,瞬間流行於全歐洲。歐洲各地的王公貴族樂於行法國的宮廷禮儀,視其為高貴優雅的表現。歐洲各地逐漸轉型成近代文明社會,而法國更成為個中翹楚,富強且文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居歐洲之冠。
路易十四貴為天賜之子,在人間的表現也承受著世人的評論。他周旋於多位貴婦女士之間的浪漫情事,在當時就已為世人所津津樂道。他的慷慨奢華和參與多次戰爭的耗費,使國庫虛空、國家赤字高築,被後世的歷史學者認為是導致數十年後法國大革命的遠因。他簽署了允許黑奴交易的法令,也被後人所詬病。路易十四在世間的功過,不知世間人能否論斷得了?
時間依然是一七一五年九月一日的清晨,路易十四躺在他寢宮的床上,豐功偉業的一生在他的眼前剛剛上演完。他輕輕闔上雙眼,心裏泛起一股解脫了的奇妙感覺,像是脫離了塵芥,心靈變得清明,他看到了過去、看到了現在,也看到了未來。
他看到,他的國家在數十年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大革命,他花費半生心血營造的凡爾賽宮在這場大革命中慘遭洗劫,淪為廢墟(雖然四十年後重新修復,但已不復往昔的精美細緻);他的子孫被送上斷頭臺。他看到有個小個子的將軍成為帝王,帶兵征服大半個歐洲,最後遠征遙遠的北國失利,幾近全軍覆沒。法國在這一連串的動蕩後,往日的強盛榮景一去不返。
路易十四又看到,法國發動對普魯士的戰爭,卻以大敗收場。不僅首都巴黎被包圍、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還被普魯士君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宣佈成立德意志帝國,並登基為王。
但厄運尚未結束。自稱是流氓無產階級的共產黨人趁著法國處於憂患存亡之際,在一八七一年發起武裝暴動,成立「巴黎公社」。在其政權垮臺之前,他們下令縱火燒毀巴黎,同時開槍射殺人質。巴黎被大肆破壞,作為王宮的杜勒麗宮全毀、旁邊的羅浮宮部份毀損,參議院、內政部、財政部、羅亞宮、市政廳、聖馬丁門歌劇院等等大型建築物全遭祝融之禍。街上陳設的藝術品更是剩下十分之一不到,巴黎公社的暴動成為西方藝術文化上的大浩劫。
法國的政局始終不穩,共和與帝制輪流上臺,又被一一推翻,直到世界性的二次大戰前後仍然如此。路易十四看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不到六個星期就被德國佔領了。根據雙方簽訂的條約,三分之二的法國領土歸德國統治,其餘的部份交由傀儡政府掌管,法國實際上已經亡國了。
戰後的局勢雖有起伏,大體上還算平和,只是好不容易獲得和平發展的時機,卻有紅色的邪靈盤旋其中,那是共產主義的餘孽所留下的禍患。路易十四性靈清明,看到法國人民被不可見的紅色邪靈玩弄操縱,朝著危險的懸崖走去。紅色邪靈的目的,是想葬送人類的未來。
路易十四發大心願想挽救他的子民,他知道,太陽的光輝雖然落下,但日落後必將日出,萬丈光芒必在末世混濁之時再度升起。一七一五年九月一日,太陽王的光芒暗淡下來了,偉大的靈魂靜待著下次的日出。@*(//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