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新中國》第二章 在線電視(MTV)戰爭(9)
但是,魏還是經常感覺到文革的回潮。一九九六年的夏天,有消息謠傳她實際上是為美國和台灣工作的雙面間諜,她因此被中國官方電視台列入黑名單。相對於廣告和電影業,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在中國的唯一真正客戶就是中國官方電視台。對魏而言,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指控,雖然大家都知道她同情那些參與天安門運動的改革人士。在當時旅居國外的中國人,又有誰不是跟魏抱持同樣的觀點呢?只要你現在遵照黨的遊戲規則做事情,那麼無論你是身處國內還是國外,都會得到人民的赦免。從這點來看,魏正是被這個規則狠狠地戲弄了一番。
她告訴我,對她的打擊源自於某些人對她迅速成功的嫉妒。當國家安全部門對她的過去展開調查時,讓她公司的五十多名員工陷入經濟上沒有保障的狀態,公司損失近二百五十萬美元。魏對調查行動非常配合,甚至主動提供所需的材料;但她同時告訴我,這是一次她從未碰到過的,瞭解新中國如何運作的絕佳的學習機會。
雖然魏持有美國綠卡,但她還是拒絕了朋友讓她返回美國的建議。她通過認真思考鄧小平在官場上的三起三落來安慰自己,並不知疲倦地經營她的人際脈絡,巴結一切她能接觸到的中國官員。最後,魏給人們塑造了另外一種形象:愛國者,黨和人民的朋友。
一九九七年,江澤民應柯林頓總統的邀請,準備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魏知道,在中國她不可能對江澤民進行貼身追蹤採訪,但在美國則相對容易得多。難道美國會阻止一名英語比中央電視台攝製組成員還要流利得多的中國獨立製片人對訪問活動進行攝影嗎?很顯然,美國方面不會這樣做,所拍的帶子也沒有給人一種需要特別許可的感覺。甚至在主要的會議大廳裏,電影膠片的效果通常是用攜帶型攝影機拍攝出來的,有躲躲閃閃的鏡頭,就像在搖滾音樂會非法出售被禁止的酒類似的。在剪輯的片段中,經常插入一些中國的美國朋友對新中國,以及江澤民發展與柯林頓總統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大加讚賞等諸如此類阿諛奉承的字幕。江澤民這次的訪問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從在中國和台灣的兩岸關係上起關鍵作用的美國方面取得一些支援。在採訪活動的拍攝過程中,魏遇到了她的白馬王子。
中國中央電視台決定不播出魏拍攝的有關江澤民對美國進行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訪問,在做出這個決定的依據上,相信政治方面的考慮遠遠大於作品質量方面的考慮。因此,魏這次一分錢都沒有賺到。雖然如此,魏還是宣稱紀錄片的拍攝恢復了她的政治聲譽。這樣做部分原因出於宣傳考量,魏的公司創作了一則當時風靡北京的宣傳畫,一個特別具有中國色彩的作品:江澤民和柯林頓並排站在一起,但江澤民要稍微靠前一些(以彌補他個頭矮的不足,但也同時暗示著中國盡全力追趕超級大國的決心);在兩位領導人的上方是一隻巨大的笨拙地拍著翅膀的白鴿;微笑的美國學生、商人和快樂的人群的小尺寸照片,用中文和英文書寫著:「他很酷!」
我來到北京的第三天,一九九八年的耶誕節才剛剛結束,當我跨進魏的辦公室時就看到了這幅宣傳畫。那天下午她展示在我面前的是她的雙重身分--中國的愛國者和美國電視製作人。走道兩旁擺放著中美兩國的國旗(只不過中國國旗略微高出一些)。掛在牆上的是過去一些老作品的宣傳畫和出自旅居中國的外國攝影家之手的中國當代照片,這類照片我在絕大部分的中國辦公室裏都沒有見到過。也許最栩栩如生的是年輕的安迪.沃荷(Andy Warho)身處一個電影拍攝場面的照片,那是自由派藝術的代表作。
魏非常熱情地招呼我,承諾給我辦公室,過了幾天後,她才告訴我她的真實想法。隨著她政治聲譽的恢復,她正在著手準備到美國去拍攝一部名為「同走一條街」的影片,這是第一部將在中國官方電視台中播出的中美脫口秀節目。影片的創意很簡單,找來一些中國專家和美國專家,讓他們坐在一起,在聽眾面前對熱門事件的預設話題發表他們的見解,並假設他們最終會找到共通之處。魏很真誠地相信,通過如此這般的交流可以增進雙方彼此的瞭解,甚至可以確實有效地推動中美雙方的關係向前發展。但是,這個節目能否在中國播出,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而能否在美國播出,則可能多少會有一些麻煩。
魏已經為這部系列影片的前四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維吉尼亞海灘攝影棚拍攝,為邀請上節目的專家出機票錢,還聘請了一位美國主持人。奇怪的是美國人好像才是魏真正的麻煩。美國主持人馬克.索茲門(Mark Salzman)是小說《鐵與絲》的作者,該書是所有描寫中國的現實生活和武術方面最暢銷的小說。在八十年代,當中美關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時,馬克.索茲門曾經在中國偏遠省份的一所大學受過中國教育的薰陶;因此,在魏的節目中,馬克的主持風格是避免介入爭執,保持中立,在討論中無論聽到什麼始終面帶愉快的微笑(就連一些中國製片人都覺得馬克的態度經常是模稜兩可,非常曖昧;因此,在第一次試看樣片的時候他就被劇組刷掉了)。其他的美國專家都是經過挑選的,因為他們在某些方面是中國的朋友,在節目中都能保持中立,而不是純粹以西方的價值觀念來評價中國,或是陷入一些無休止的爭論之中。
(待續)
轉自【博大出版社】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