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傳統武術基本功訓練(5):樁功訓練

三新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第四節:樁功訓練
1、混元樁

【動作】1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腿屈膝略蹲,兩臂自然下垂於身前,手心朝裡;身正直,自頭頂到兩腳之間成一垂直線,舌上卷抵於上顎,意念平靜,週身放鬆(圖64);2閉目,徐徐以鼻深深吸氣入腹(即丹田處),旋即又徐徐以鼻呼出。
【目的】主要鍛煉週身氣血的活暢,並增強腿部股直肌、脛骨前肌、腓腸肌、比目魚肌等肌腱及腳部韌帶的力量和堅韌。
【說明】1混元樁既要求以靜為主,在練習時必須身體正直、舒胸、松腹、呼吸均勻,逐漸達到至靜至寂之境。這樣才能使氣息平和,平和則暢達,暢達則氣血活。2混元樁的呼吸雖然要求深入腹部但是吞吐應自然,不要故意鼓腹和縮腹,3初練階段,每次可靜站二分鐘到三分鐘,站一次到二次。

2、四平樁

【動作】1兩腳開立,中間距離約等於本人身長的二分之一,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兩腳腳尖用勁向裡扣,兩膝用勁向外撐,大腿屈平;兩臂屈肘環抱於身前,兩手拇指用勁張開,臂內旋使手心朝外、拇指朝下,其餘四指併攏用勁向手背,面伸張,腕緊屈,頭向上頂,下巴向裡收,頸豎直,肩下沉,挺胸,直背,塌腰,意念怒奮,週身運勁,眼看兩手(圖65);2徐徐以鼻吸氣入腹(即丹田處),旋即又徐徐以鼻呼出。

【目的】主要鍛煉氣的鼓蕩,使氣在緊張之中仍能沉著,仍能平和,去其浮躁,外示以安逸;井鍛煉週身內外的整勁,使勁與氣合,內與外合。

【說明】1四平樁要求以動為主,即要求週身運勁,在動〔運勁)中求靜。四平樁由於運勁的特點,氣息極易浮躁,不易下沉,在這種情況下要求「靜」,是比較困難的。然而正因為這樣,久練之後才能去其浮躁之氣,在動中以求靜,使內臟呼吸器官能夠適應緊張運動的需要。2四平樁靜站時,必須保持頂平,肩平,腿平,心平,「頂平則頭正,肩平則身正,腿平則勁正,心平則氣正」。(<華拳譜),四平四正才能內外合一,勁、氣、神、力相合。3 同混元樁2 ;4初練階段,每次可靜站一分鐘到二分鐘,站一次到二次。

樁功是鍛煉氣息和內臟器官的方法。 它的意義:一方面是象樁那樣靜止不動,在不動中鍛煉氣息的調動,鍛煉勁力的增長,即所謂「靜中求動」,另一方面則是說氣息調動了,勁力增長了,下盤就能夠象樁那樣比較紮實,因而<少林拳術秘訣>裡說:「馬步(四平樁)熟練純習,則氣貫丹田,強若不倒之翁。「樁功的樁式頗多,但從性質上來分則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靜中求動」的,在平靜中求得氣血和暢。一種是「動中求靜」的,在動(運勁)中求得氣息的平靜。上面的兩種樁式,就各具有不同的性質,其它樁式就不另作介紹了。

轉載 正見文章://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4/11/52274.html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武術在套路運動方面,分徒手和器械兩種,包含著輕快飄逸的,雄偉渾厚的、趺撲翻滾的,舒展勁拔的,短小緊削的,柔的、剛的、慢的,快的等等不同的內容與形式。經過基本功和基本動作訓練之後,獲得了運動條件,掌握了運動技巧,按中國武術的教學程序(僅指武術的套路運動,不包括散手、擊劍、刺槍等搏鬥運動)來說,就可以開始進行套路運動的練習了。
  • 彈 腿
    第一路 衝拳 第二路 十字腿
    第三路 劈砸 第四路 撐叉
  • 拱手也就是抱拳為禮,一直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禮節,這種禮儀其實是非常好的,可以防止人另外空間的身體上一些不好物質的相互沾染。
  • 《華抱山全集》第一集中,華抱山遭明末魏忠賢邪黨及其操控下的暴政迫害,不得不四處漂流,拜師學藝,這一天,他來到龍山龍廟,長跪九日九夜,感動方丈,方丈讓華抱山表演武術...
  • 《華抱山全集》裡短短兩句,便把明朝(1368-1644)中葉以後至崇禎年間(1628-1644)天災人禍、國亂家貧、民不聊生的情形交待清楚了。
  • 中華武術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它和中華文明一樣以其悠久歷史而源遠流長,以其博大精深而風靡世界。中華文明是一個尊道重德的文明,武術作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同樣也帶有尚武崇德,修身養性的因素。從武術的起源來看,所謂武者,即「止戈為武,以威殺止殘殺」,武術一開始就不是讓人互相打殺的。
  • 中華傳統文化歷來對天地神靈講究一個「敬」字,這個「敬」 字貫穿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成為關於待人、接物、求學、從業、傳承、修身、養性、治國等各方面的基本態度和精神準則,例如尊老愛幼、敬重師長、敬業盡責等。
  • 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歷來就敬重道德。古人云:「士有百行,以德為首」。孔子辦學設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也以「德行」為首。武術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也同樣如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