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瑾:環境透支的實質是侵犯人權
【大紀元4月23日訊】雖然經過多日雨水的稀釋,但前日陽光下,湖州南太湖邊的水面上,一層綠膜仍泛著油光。「這些就是藍藻。」一位漁民告訴記者。……去年藍藻大暴發引起無錫自來水危機,太湖一度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然而,記憶還未退去,「綠魔」又再次悄無聲息地襲來。據新華社報導,太湖西南部的部分水域再度出現大面積藍藻。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太湖仍有藍藻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警報:藍藻再襲太湖》 2008年4月20日《錢江晚報》)
無獨有偶,據新華社消息:目前,滇池和入滇池的7條主要河道總體水質均為劣五類,幾乎失去了作為水的各種功能,成為一池廢水,成為我國重點治理的「三大湖泊」之首。滇池水汙染防治自1990年全面啟動,已投入資金47.6億元。(《三百億,治滇池》2008年4月18日《都市快報》)
這已經是一個不容置疑的客觀事實:我們的GDP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我國的河流湖泊,受到了嚴重的汙染。這水汙染的治理還挺討厭的,似乎成了一個頑疾,給我們的印象是,年年治理,年年老樣子,治理依舊,汙染依舊。
我們的環境透支,不只是水汙染。美國加州大學5月將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汙染國。有關研究指中國排放的溫室氣體量一直被低估,實際的排放量可能已在2006至2007年間超越美國。(《研究稱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汙染國》//www.stnn.cc/china/200804/t20080415_763204.html)水汙染,空氣汙染,土地汙染,導致食物汙染,人們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威脅。
面對這樣嚴峻的環境局面,令人更加擔憂的是,我們的一些專家、學者,以及政策的決策者,似乎仍舊沒有充分認識到這種環境透支的危害性,以及治理的迫切性。「專家認為太湖藍藻已是常態,而非異常狀態。這一現象會延續三至五年甚至更長時間,這種狀況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專家呼籲,對於太湖藍藻應理性看待,不必反應過度。」(《警報:藍藻再襲太湖》2008年4月 20日《錢江晚報》)什麼叫「常態」?什麼叫「反應過度」?群眾的生活飲用水都無法保障的時候,還叫「常態」?這水的「常態」難道就是不能飲用的?面對這樣的環境透支情況,民眾對政府治理水汙染的力度理應有權表達不滿,理應對企業環保沒達標偷偷排污的行為有權表示抗議。這樣的不滿表達和抗議,難道就是「反應過度」?
是到了該提高我們對生活環境認識的時候了,我們應該將我們的生活環境提高到人權的高度來認識:環境透支的實質是侵犯人權。環境的遭汙染,遭透支,侵犯了民眾的生存權、健康權。
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發展,雖然短時期內能夠達到GDP飛速發展的效果,但這種經濟發展,不是可持續的,而是短視的。竭澤而漁式的。這種經濟發展,不但是在剝奪當代人的生存和健康,而且還在剝奪我們的後代的生存與健康。這種經濟發展,說得好聽點是「發展」,說得不好聽點,那就是慢性自殺!是在幹自絕後路的蠢事!
國人同胞們,請睜開眼睛好好看看清楚吧:我們的生活環境,還是適合我們自己居住的嗎?我們的生活環境,還是適合我們的子孫後代居住的嗎?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去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吧,不然,《後天》的悲劇就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事,而是近在眼前的直接危機。
2008、4
於速朽齋
──轉自力瑾博客(//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