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娟談樂(2)世代相傳的聖母頌
【大紀元4月24日訊】今天要為大家介紹3位作曲家:約斯昆.德普瑞、古諾以及舒伯特所寫的「聖母頌」。我們來比較一下這世代相傳的「聖母頌」在時代風格流轉中的不同風貌。
「聖母頌」是羅馬天主教的一種祈禱文,意思是「向瑪莉亞致敬、讚美」。一般在天使報喜節時以詩歌方式演唱。早期西方音樂發展與宗教有極大的關係,許多作曲家都譜寫過類似的曲子。這些曲子都透著信仰神的靈性之光,處處顯露出奉獻給神的謙恭和與世無爭的淡泊。作曲家利用教堂特殊的空間結構,放大讚美詩的合音共鳴,使各聲部彼此交融,達到和協無暇的超凡境界。作曲家懂得如何幫助人褪去世俗色彩的外衣,引導人小心翼翼地碰觸心中那塊唯有神能填補的空白。
約斯昆.德普瑞就是其中的高手,他是文藝復興時代少數在有生之年即備受重視的作曲家。他擅長將四部和聲作品,以輪替的方式改變和聲的厚度,打破傳統四聲部一用到底的作法,增加了不同聲部之間對應的趣味。約斯昆.德普瑞的「聖母頌」,是一首無伴奏的聖詠合唱曲,我們叫「經文歌」,歌詞都是與宗教有關的拉丁文。一開始會聽到很明顯、很規則的卡農輪唱手法,按照第一、二、三、四部的順序輪唱下去,繼續再反覆一次,隨後在聲部進行中不斷地變化著組合方式,有時是二聲部,有時是三聲部,井然有序地安排,雖然有些刻意,但又使人感覺自然得如行雲流水。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由浪漫派時期法國作曲家古諾所寫的「聖母頌」。古諾曾寫作大量的宗教音樂與歌劇,潛心研究人聲與合唱。這首曲子之所以如此聞名,除了旋律優美動人,還有一個音樂史上罕見的特色。一般作曲,通常是先寫好旋律,再配上合宜的伴奏,以旋律為主,伴奏為輔,相得益彰。但這首「聖母頌」卻是先有了伴奏譜,然後再譜寫聲樂旋律。而這個伴奏譜用的居然是現成的巴赫在150年前所寫的「C大調平均律前奏曲」。
有「音樂之父」尊稱的巴赫,名聲不僅響亮,寫的音樂又極具權威性。到底是什麼魅力吸引著古諾,把「長幼有序」的倫理拋到一邊,讓巴赫的曲子來為古諾伴奏呢?其實,巴赫的這首前奏曲再單純不過了。用的全都是『分解和弦』的音型模式組合成的。但是單純並不代表簡單。怎麼說呢?『分解和弦』是把一組共振和協的音,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和弦」,拆解成前後出現的排列方式。因為這些『分解和弦』都是彼此融合的音波共振,音響的共鳴純淨和協,在和弦更替時,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推進力。尤其在固定不變的節奏模式帶動下,能很自然的將樂思與情緒包容起來,喚起聽者的情感共鳴。而巴赫的偉大在於將這麼單純的技巧發揮到至高境界,不需要過多的加工渲染,單純就是美!
巴赫一生的音樂創作也幾乎都是用來讚美神的。古諾與巴赫兩位宗教音樂高手的作品結合在一起會是什麼樣呢?想像一下置身於高聳的教堂裡,陽光穿透彩色玻璃,灑滿一地耀眼的光輝,對著聖瑪利亞,虔誠莊嚴地唱出祈禱文:
聖哉瑪利亞,
您永遠的慈懷,培育萬物,古往今來無比偉大。
為拯救無數世人脫離罪惡,把神子救世主耶穌生下。
聖哉瑪利亞,
請為我們祈禱,使我們免於罪罰。
而舒伯特所作的「聖母頌」有典型的浪漫派特色:利用文學的描寫力量強調音樂的主觀性。傳統的「聖母頌」都是直接採取天主教所公定的拉丁文祈禱文。但是舒伯特在此不僅選了幾段蘇格蘭詩人Scott的詩「湖上美人」當作歌詞,也把詩翻譯成本國的語言–德文。舒伯特彰顯的是祈禱時虔敬的氣氛,讓人藉著聽得懂的歌詞,分享神聖、平靜的心情。這與宗教禮拜用的「聖母頌」目的不太一樣,但同樣具有救贖的力量。
在蘇格蘭詩人Scott的「湖上美人」詩中,有這麼一段場景的描寫:在戰火瀰漫的某一個黃昏,士官羅德烈克獨自在荒野漫步,突然聽到一縷歌聲。原來這就是達格拉斯公主愛蓮,在老臣培恩的豎琴伴奏下,向聖母像唱出的祈禱之歌,傾訴她內心的煩惱,充滿了虔誠的感情。這首歌詞是這樣的:
Ave Maria,仁慈聖母,
請您傾聽這虔誠告白,
請您伸張仁慈聖手,
請您來撫慰我這心中悲苦,
我將無處投靠身心,
永托您那慈恩庇護,
啊,我高貴仁慈的聖母啊!
請聽聽這虔誠的祈禱,
Ave Maria。
──轉自《希望之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