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六日電)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多年來依據「國內糧食援助作業要點」無償提供各縣市需要救助對象的米糧,農糧署長黃有才表示,去年僅 11 縣市提出救助糧食需求共 740公噸,很多其他縣市都未利用這個管道,農糧署歡迎各縣市依這項作業要點,提出社會救助的米糧需求。
行政院長張俊雄今天主持穩定物價工作小組會議,為減輕物價上漲對弱勢族群的衝擊,指示農委會加強籲請各縣市政府妥為運用已訂定「國內糧食救助作業要點」,無償供應各縣市政府辦理社會救助所需糧食,解決其民生基本需求。
「國內糧食救助作業要點」於2003年制定,目的是協助各縣市政府辦理糧食救助,以應天然災害儲備糧食及社會救助需要;救助食米數量每年以一萬公噸白米為原則,由農委會農糧署參酌公糧庫存量及縣市政府實際申請情形訂定。社會救助對像主要為低收入戶、獨居老人、弱勢戶等。
黃有才表示,去年僅11縣市提出740公噸的需求,但今年至今卻有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台南縣等4縣市提出364公噸的需求,歡迎其他縣市趕快提出。
黃有才指出,農糧署都是依據縣市政府來函列冊需要救助的對象和數量無償供應符合白米國家標準的二等米,初步有分5公斤、20公斤、50公斤裝的米糧,農糧署計算標準是以每人每天0.4公斤米糧為主,一個月約12公斤,均由鄉鎮市公所隔一陣子主動派人送米到需要救助者的家中,順便探視這些人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