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神傳美術

文藝復興盛期(15)-達芬奇第二次米蘭時期

(1506—1513)
周怡秀
font print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1506達芬奇受法國統治者Charles d’Amboise的徵召再次回到米蘭為其宮廷效命,然而同時佛羅倫斯的市議會也不斷催促達芬奇回到佛羅倫斯完成《安加里》壁畫。最後在法國駐佛羅倫斯大使的介入之下,達芬奇得以留在米蘭並且受命成為法王路易十二世的宮廷畫師。達芬奇首先為了解決與聖母無原罪胎始兄弟會的畫作紛爭而畫了第二幅《岩窟聖母》,並且在法王的要求下重拾佛羅倫斯曾經創作的題材《聖母子與聖安娜》。

1507-08年達芬奇以炭筆、白堊粉筆在有色的厚紙板上創作了一幅《聖母子、聖安娜和施洗者約翰》草圖。內容與佛羅倫斯1501年的草圖類似,只是此處以年幼的施洗約翰取代了羔羊。這實際上是結合了兩個十五世紀佛羅倫斯的流行題材﹕《聖母子和施洗約翰》以及《聖母子與聖安娜(瑪利亞的母親,也是佛羅倫斯的守護聖人之一)》。因此,畫中表現了四個人物之間從外形到內心的緊密互動。


《聖母子、聖安娜和施洗者約翰》

四個人物眼神的交錯凝視,形成一個優美的流線和內聚的構圖﹕聖安娜慈祥地望著女兒瑪利亞,而瑪利望著兩個孩子,聖嬰對著約翰,而小約翰也忠誠地回望著耶穌。為了形成緊密的整體,達芬奇讓人物交疊著,聖母(彆紐地)半坐在聖安娜的腿上,使得兩人幾乎合為一體。

瑪利亞手中的聖嬰好像知道自己的使命,幾乎掙脫母親的懷抱,努力向前,舉著小手賜福給約翰—將來為他鋪平傳道之路的人。聖安娜的手勢(僅有粗略的輪廓)令人想起《最後的晚餐》中的湯瑪斯同樣手指青天,暗喻了「上帝」的意思。目睹了兩個孩子的互動,安娜會心微笑,手指上天彷彿在向瑪利亞說﹕「一切都是神的安排。」這個「微笑」再次傳達了不可言喻的奧秘 — 安娜領悟了他人難以參透的天機,就像佛祖拈花,大迦葉心領神會的微笑一般。

而聖母的神情雖然詳和溫柔,微笑中卻帶著些許憂鬱。她預知了孩子的未來的命運,卻只能被動地抱著急欲和約翰履行義務關係的聖嬰。達芬奇畫過不少聖母子的題材,對於嬰孩作過充分的觀察和速寫。他在筆記本中提到過﹕「畫小孩坐著的時候,應該是活潑而不停扭動的。」所以達芬奇所有的《聖母子》題材中,聖嬰都是動態、不安分的。在此聖嬰「賜福」的動作更是把兒童的天性溶入在宗教的寓意中。

由於草圖上沒有打洞的痕跡,表示此初稿尚未進行騰寫至畫板上的階段。至於未完成的原因也引起眾多猜測。達芬奇在猶豫什麼?遇到了構思上的困難嗎?被其它研究分心了嗎?我們不得而知。

作品曾經收藏在英國伯靈頓學院,因此又名《伯靈頓學院大型草圖》。由於經費不足,學院曾經在1962年有意以80萬英鎊賣出草圖。然而,英國政府怕流落外人手中,便將作品在倫敦國家畫廊展出,盛況空前,四個月中就有25萬人參觀。許多人自發捐款,希望將它保留在英國。最後國家藝術收藏基金會幫助之下如願以償。1986年,一個狂徒對著這幅草圖射擊,造成了瑪利亞胸口的一些損壞,修復者因而有機會檢視了紙板,發現厚紙板是由8層紙合成的。此作是倫敦國家畫廊收藏的最脆弱的作品之一,被特別懸掛在特別建造的保護在特別遮光的小房間內;以防白粉筆和炭筆受光太強而褪色。)@*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1483年,達芬奇開始著手他在米蘭的第一幅油畫《岩窟聖母》。《岩窟聖母》有兩個版本,第一個收藏在巴黎盧浮宮,第二個在倫敦國家畫廊。
  • 在米蘭時期達芬奇還繪製了一些肖像畫,然而有許多並沒有明顯的達芬奇作品特徵,因此是否為達芬奇的作品一直有爭議。
  • 目前來自紐約的神韻藝術團正在歐洲大陸巡演。歐洲大陸是本次人類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和文化遺產的保存地。這裡曾孕育了古希臘文明,在十四世紀——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人類的藝術又是在這裡達到了頂峰,現在在巴黎等地的博物館裡保存著本次人類文明中最頂峰的藝術作品。無疑,歐洲的觀眾將具有更高的品味、藝術修養和鑑賞能力。
  • 借「神韻藝術團」在這片孕育過「文藝復興」的土地上巡演之際,回顧人類曾經有過的輝煌歷史,或許會使我們能夠理清思路,看清我們今天所處的狀態。今天人類所處的狀態與當初「文藝復興」開始的時候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 擁有千塔之城美譽的布拉格有許多歷史建築得以保存,從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古典式、新藝術風格,到當代建築,都可以在布拉格找到蹤跡,整個城市可說是座大型的建築博物館。
    布拉格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老城區與對岸的布拉格堡。
  • 然而,儘管不乏來自方方面面的捧場,那天花亂墜般的口水畢竟掩蓋不住精神的痿靡和思想的貧乏,而無知和淺薄在人造的光環下更不時露出可笑的馬腳。其實,我們這個時代並不缺乏滿腹經綸之輩,在僻靜的角落,在孤獨的書齋裡,耐得住寂寞潛心學問者仍以令人欽佩的方式奮力耕耘著,這是那些簇擁在聚光燈下的演員們無法望其項背的。但迄今為止。那種震聾發憒之聲為何仍然沉寂?而那極富創造性天才的文藝復興式巨人更沓無蹤跡呢?
  • 【大紀元3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十五日專電)包括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畫家達文西等四位知名藝術家所創作,英國王室珍藏的一百三十幅以自然歷史為主題的珍貴畫作,今天起在白金漢宮女王畫廊展出,帶領參觀者一睹十五世紀末到十七世紀自然生物演進的歷史。
  • 人類最古老的信念之一就是靈魂與靈魂不朽的信念。據信,靈魂是存在於每個人身

      上的精神實體,是能感知,能思維、有夢想的精神存在。根據這樣的信念,人是由

      肉體和靈魂構成的有形複合體。健全的個體是靈魂與肉體的完美組合。靈魂是人的

      本質,也是人的尺度,是不朽的精神實體。它掌控人的肉體,賦予人以自我意識。

      易而言之,人不僅僅是肉體的存在,不僅僅是一堆器官的組合,而且是精神的存在,

      是道德的存在。從這種意義上講,靈魂與靈魂不朽不是科學,而是信念。

  • 《數學與蒙娜麗莎》中文版的推出讓我感到十分榮幸,也非常感謝時報出版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原書英文版於2004年4月15日(即達文西誕辰日)由史密森尼出版社(Smithsonian Books)出版,在美國短短14個月內,精裝本便已重印7刷;而在甫出版兩年內,平裝版即於2006年3月面世;此外還出現多種語言譯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