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袁野2008年3月12日華盛頓報導)在市場經濟、特別是新興市場經濟中,腐敗究竟是發展的潤滑劑還是絆腳石?一家獨立諮詢公司最近對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腐敗程度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該公司的調查報告指出,在腐敗問題較為嚴重的菲律賓、越南、中國、印度等國,如果政府不採取有效的反腐措施的話,腐敗將成為持續發展的巨大負擔。
設在香港的獨立諮詢機構政治經濟風險諮詢公司星期三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認為,新加坡、香港和日本是亞洲廉政程度最高的經濟體。而越南、中國、印尼、泰國和菲律賓等國的腐敗問題最為突出。
這項調查是今年1月到2月間在亞洲13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受訪者是目前在亞洲經商的大約1400名外籍商人,他們對這些經濟體的腐敗程度以及腐敗對各地商業環境的影響進行了評估。
調查結果採用計分的形式。零分為最清廉,10分為最腐敗。在所有13個經濟體中,新加坡以1.1分被列為最清廉國家,菲律賓以9分敬陪末座。中國和印尼以7.9分並列倒數第三。
這份來自香港的報告說,隨著亞洲很多經濟體普遍出現的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以及其他商業運營成本的上升,外國公司對亞洲的腐敗問題會更加敏感。報告說,“腐敗實際上是這些公司的另一項經營成本。如果有關國家不及時採取措施的話,這些經濟體的商業環境,至少是在製造業和出口領域,將更快地遭到侵蝕”。
報告認為,在新加坡、香港、和日本等腐敗現象最輕的經濟體中,政府廉政措施得力、私有經濟領域的高度規範化管理是反腐成功的共同點。
*腐敗表現形式各有不同*
不過,報告指出,在腐敗問題嚴重的國家,腐敗的表現形式各有不同。比如,在印度的外國商人認為,印度公務員向公司索要賄賂的現象嚴重,以至於“官僚和腐敗難以區分”。
越南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其落後的法律體系難以跟上經濟改革的快速步伐,致使海外公司常常動輒得咎。而報告認為,在中國,國有資源被濫用是“最嚴重的”腐敗問題。報告說,據保守估計,中國的土地資源、投資和政府支出至少有10%被貪污或者濫用。
總體而言,政治經濟風險諮詢公司的抽樣調查結果基本符合民眾對政治腐敗的傳統印象,即經濟發達、政治民主、法制健全、輿論獨立的地區相對廉政程度較高,反之則腐敗現象嚴重。
如果把世界銀行公佈的近年亞洲國家人均GDP從高到低加以排序的話,人們會發現排列結果和政治經濟風險諮詢公司的腐敗程度調查的排序基本吻合。
不過,美國紐約州雪城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從事中國政治經濟研究的王紅纓教授說,如果把腐敗簡單定義為權錢交易的話,腐敗並非窮國專利。
王紅纓說:“比如日本,經常有一些腐敗醜聞。日本的特點是市場化的買賣政策。有錢去遊說的團體可以通過競選買來對他們有利的政策。這也可以說是一種腐敗。韓國則是大財團和小圈子決策者之間的勾結。這種情況不是一個公開市場的政策買賣,而是一種卡特爾,或者說小集團。”
相比之下,王紅纓教授認為中國目前的腐敗也有其自身特點。
王紅纓說:“中國現在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腐敗無孔不入,非常普遍。另外一個中國與日本、美國這些國家不同的是缺乏透明度。”
政治經濟風險諮詢公司評出的幾個腐敗問題嚴重的國家,比如中國、印度、越南、印尼,都是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中國、印度過去5年分別保持了10%和8%的平均增速;越南、印尼去年也都創下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後的增長記錄。因此,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市場經濟、尤其是新興經濟體,適當程度的腐敗和賄賂可以加速利益轉移和資源再分配以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即所謂的“腐敗潤滑劑”理論。
美國雪城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從事中國政治經濟研究的王紅纓教授認為,這種理論在一個極其殭化的經濟體轉軌最初可能有很小的適用範圍。但是對於已經進行了30年改革的中國來說,這種說法無疑會產生誤導作用。
王紅纓說:“很多研究都發現,腐敗問題嚴重的國家裏,外來投資和經濟增長都受到不利影響。另外,腐敗給普通民眾造成一種不公平競爭的印象,也就是說,連政府執政的合法性都會受到影響。”
政治經濟風險諮詢公司的報告認為,很多亞洲國家的高速增長和新興市場的巨大誘惑使西方公司在投資的時候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報告說,“接受調查的大部份公司沒能因為腐敗的存在而決定從這些利潤巨大的市場中撤出”。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