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茵拒絕孔祥鴻PK有感
【大紀元3月12日訊】(亞洲時報記者方德豪3月12日撰文)中國著名散文家梁實秋(1903年-1987年)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為《罵人的藝術》。姑且抄錄一段如下:
「要罵人須要挑比你大一點的人物,比你漂亮一點的或者比你壞得萬倍而比你得勢的人物。總之,你要罵人,那人無論在好的一方面或壞的一方面都要能勝過你,你才不吃虧的。你罵大人物,就怕他不理你,他一回罵,你就算罵著了。在壞的一方面勝過你的,你罵他就如教訓一般,他既便回罵,一般人仍不會理會他的。假如你罵一個無關痛養的人,你越罵他他越得意,時常可以把一個無名小卒罵出名了,你看冤與不冤?」
曾是全中國首富的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張茵最近公開建言,她呼籲中國政府完善《勞動合同法》、降低高收入人群個稅稅率、以及減免節能減排設備進口關稅。但意見一出,輿論立即批評這名玖龍紙業董事長,力指張茵「明顯是只代表富人階層說話」。其中,廣東省總工會副主席孔祥鴻更在3月10日公開下了戰書,邀請張茵上電視辯論有關問題。
對於此一建議,張茵拒絕與工會官員辯論,理由是「沒必要也沒時間」。姑且假設孔祥鴻知名度不如張茵,這一回孔祥鴻單挑前中國首富,確是「不吃虧的」。不過,更重要的是,中國要達至社會和諧,不單孔祥鴻不能吃虧,基層民眾也絕對不能吃虧。
當然,孔祥鴻其實也是有合理的理由去挑戰張茵的。在中國,貧富懸殊是個突出社會問題,中國的堅尼系數(由0至1,以1最為不均)由1993年的0.41攀升至目前的0.5以上,甚至高於美國的堅尼系數0.46。這種現象,很容易造成社會分化。張茵提出的所有建議,都讓富人直接受惠,但基層百姓的蛋糕又在哪裡?唯有社會有公平的教育,信息能公平地發佈,政府能聽到各階層的聲音,和諧社會才會出現。
但換個角度,要達至社會和諧,即使是富人的觀點,基層也不妨可以嘗試聆聽,理解。從張茵的視野出發,她要求當局完善《勞動合同法》、降低高收入人群個稅稅率、以及減免節能減排設備進口關稅,是否完全不合理?中國的最高累進稅率是45%,美國的最高累進稅率才是35%;若然一個人賺一百塊有四十五塊錢要歸公,他或她覺得「不公平」是否也有點道理?張茵倡議減免節能減排設備進口關稅,明顯涉及個人利益,但有關建議是否也能促進中國更加環保,中國國家利益最終是否能得到保障?
說到底,這個現象的結,還是在於中國的制度還未健全之故。推動社會公平的手法,愈是能夠制度化,代表反映最多人的心聲,則愈是能夠得到百姓支持。一個社會若能以一套公平公開的制度選出其代議士,政府必然能夠聽到民眾真正的心聲:若然某一代議士言論開罪了選民,他或她要競選連任,機會自然很低。中國的人大、政協也有一些基層代表。可是,這些基層代表,要不就是其早已不是基層,要不就是參政經驗不足,甚至可能能力不逮,未能讓基層百姓感到他們的利益得到充份反映。反過來說,像張茵這類富人代表,卻能直接向中央政府建言,直抒胸臆,試問基層不滿又怎能說沒有理由?
其實,能代表基層的代議士,並不一定要來自基層,只要他或她能以其政治技巧,反映基層的訴求即可。正如食客都想吃到美味的東西,可是,食客不一定會抄菜,但他們卻能憑食品的味道,判斷廚師的優劣。同樣道理,百姓也不一定會論政,但他們卻能憑當局施政的結果,判斷監督政府工作的代議士的優劣。
只要中國社會能產生一套公平公開的選舉制度,代表各階層的代議士能百家爭鳴,則英國名言「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的發言權」必能在中國實現。(//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