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服飾刺繡

隋唐五代的服飾 (6)

婦女婚嫁與髻接的區別

在古時,凡還沒有成年的孩子,不分男女,多將頭髮集束於頂,結成兩個小髻,左右各一。因其形狀如牛角相似,故名 「總角」。《詩經.齊風.甫田》:「婉兮娶兮,總角井兮。」孔穎達疏:「聚兩髦言總,聚其髦以為兩角也。」這裡的 「升」指的就是孩童髮式。因兒裡髮髻分立於囪頂,形如 「井」字,故以為名。在唐朝以前,幼童的髮式,除了叫「總角」之外,還有叫「鬢井」的,不論男童女童,都可以這麼稱呼。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女髮式漸有區別,男的將頭髮合成一髻;而女的仍梳著左右對稱的雙髻,由於這種雙售與樹枝丫叉酷似,所以被稱之為 「丫哲」,也稱 「丫頭」,發展到後來,「丫頭」便成了年輕女子的代稱。

和丫頭意義相近,舊時地位卑賤的婦女,又被稱為 「丫望」,也作 「丫環」,或作 「鴉授」。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和髮式有關。因古代婦女的髮式,除披髮、辮髮及梳髻之外,還有梳接的。所謂 「丫授」,就是把頭髮梳成左右各一的環結。漢辛延年(羽林郎詩):「兩托何窈窕,一世良所無」;唐李白(酬張司馬贈墨)詩:「A頭奴子雙鴉捏」等,都是對這種髮式的形容。

丫挨和丫髻初看起來似,其實卻有差別:丫髻是一個實心的髮髻,而丫接則是一個空心的髮環。梳挽地位也有所不同:丫髻往往高聳於髮頂,而丫揮則多垂於兩側。丫捏和丫髻,除了在外型上有所區別外,往往還反映了梳挽者的不同年齡。一般婦女,年幼時可以梳丫髻,也可以梳丫授。成年以後,一般多梳丫扭,不再梳挽丫髻。到了出嫁那天,再把髮捏改梳成少婦的髮髻,標誌著己經成人。如果已過結婚年齡而未出嫁,那麼只能梳盡而不能梳髻,從這個忘義上說,梳圭者還是未嫁女子的一種標識。唐詩中就記載著這種情況。

如杜甫(負薪行)詩,記四川娶州 (今奉節)地區的婦女,因連年戰亂,男丁減少,致使一些婦女到四五十歲不能出嫁,雖然她們的頭髮已漸漸泛白,但仍然保持著年輕時期的髮型。詩曰:「娶州處女髮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至老雙丟只垂頸,野花山葉銀釧併。」在白居易的(新樂府.井底引銀餅)詩裡,還講到一個愛情故事,詩中敘述了女主人公和丈夫一起回憶往事的情景 :「知君斷腸共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丟逐君去。」意思說:知道你為我而痛苦,我忍不住和你搭了話,你指著南山松柏發哲,我被你的哲言所感動,於是就愉快地把兩個髮接合併,隨你潛逃而去。從這個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古代婦女的髮式情況:即當時女子隨意中人離家出走時,首先考慮的是改變自己的髮型,把雙望合梳為一個髮髻。經過這麼一改,兩人走在路上,就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可見梳髻與梳授,在當時確寅是女子成婚與否的一種標記。

轉載自《中國古代服飾風俗》文津出版社(//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