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2008亞洲郵展 從老郵票看中國和台灣貨幣史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0日報導】台北2008亞洲郵展系列四(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十日電)中國過去採用銀兩制,以「錢」、「兩」為單位,隨後因隨世界趨勢改用銀元制,清朝慈壽郵票曾以加蓋新面值方式應急使用。「台北2008第二十一屆亞洲國際郵展」除了可以欣賞曾獲國際大獎的慈壽票郵集外,在郵政史類的收藏品中,也可以看到老台幣歷史。

在集郵界談到中國古典郵票,慈壽票被認為是複雜度較高的。所謂「慈壽票」,全名為「慈禧壽辰紀念票」,1894年因慈禧六十大壽,發行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以資慶祝。原票發行於海關郵政時期,當時郵票面值採用銀兩制。

1897年大清郵政官局成立時,廢銀兩改採銀元制,新郵票改印不及,於是將庫存和新添印的慈壽票加蓋「暫作洋銀半分」等字,因而產生中國郵票史上重要的變異郵票。慈壽票因為經過多次小字、大字、長距、短距加蓋,複雜性較其他加蓋郵票更高。

這次「台北2008第二十一屆亞洲國際郵展」榮譽類展區,展出台灣集郵家陳士仁獲得2007泰國亞洲郵展冠軍類 (FIAP Championship Class)競賽榮譽大獎的郵集「慈禧壽辰紀念票及其加蓋票」。

亞展國際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茂興指出,這部郵集除了基本郵集應具備的試印票和版式研究票品外,還包括罕見的複蓋票、倒蓋票、紅寶石與金龍票。郵戳蒐集到海關時期到國家郵政時期使用過的各式郵戳,而且許多郵戳是以實寄封展出,更難能可貴。實寄封涵蓋國內實寄封、進出口混貼封,古色古香的信封記錄了當時國內外局勢。

另外,走到郵史類展區,數框以老台幣時代實寄封為主題的收藏品不僅記錄台灣郵政史,也見證了台灣光復初期的經濟動盪。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台灣光復後,由於國內郵票尚未運到台灣,負責接收郵電事業的台灣省郵電管理委員會以日本郵票加蓋「中華民國台灣省」暫用,從展品可看到,當時國內平信的郵票面值以三錢至五錢為主,中華民國台灣省暫用郵票只使用不到一年。

1946年至1947年,發行以國父孫中山肖像為主題的郵票,面值以二圓、五圓為主;不過1949年,郵票面值已成了六百圓,可看出當時通貨膨脹嚴重的程度,1950年寄一封國內平信竟然要八千圓。

參觀台北亞洲郵展展品,可多利用主辦單位台灣郵政公司提供的免費導覽服務,透過導覽人員的生動解說,一邊欣賞郵票之美,一邊聽歷史故事。明天是郵展最後一天,記得把握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