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承辦2014年世界杯足球賽 人民不振奮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2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特稿)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指巴西承辦二零一四年世界杯足球賽為一種象徵,代表由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組成的「金磚四國」的勝利。但成為世界杯主辦國的消息傳來,並未讓巴西人民感到振奮,因為這是意料中的事。

來幾年,這四個新興國家都將舉辦至少一項國際性大型體育活動。例如俄羅斯將舉辦二零一四年冬季奧運,印度將舉辦二零一零年英語系國家運動會,中國則將舉辦二零零八年夏季奧運。英國雜誌以嘲諷的語氣說,「讓經濟成長迅速,但基礎建設惡劣,且政治貪污嚴重的大國主辦大型體育活動,似乎已成風潮」。

巴西雖有「足球王國」之稱,但成為世界杯主辦國的消息並未讓巴西人民感到振奮。

二零零一年,國際足球總會決定採用由各地區輪流舉辦世足賽,二零一零年從非洲開始。當時,南非甫在二零零六年世界杯主辦權的競爭中輸給德國,國際足總想出以輪流的方式作為禮物,送給南非。二零一四年被選中的地區是南美洲,也是將世界杯間接交由巴西主辦–因為南美地區只有巴西具備舉辦世足賽的條件。

此外,外間人士傳說,這也是巴西足球總會主席泰謝拉(Ricardo Teixeira)和另外九個南美足球總會成員國達成的協議,一致支持由巴西擔任主辦國。還有泰謝拉與國際足總主席布萊特(Sepp Blatter )之間未說出口的默契:只要由巴西籌備世界杯,泰謝拉答應再等八年才角逐布萊特的國際足總主席位子。

國際足總在達到這些政治目的後,馬上放棄地區輪流制度,讓英國成為問鼎二零一八年世足賽主辦國的大熱門。除了英國,中國、澳大利亞、墨西哥、美國、俄羅斯、西班牙、荷蘭和比利時,似乎也有興趣爭取主辦權。

一般來說,有競爭才有進步,巴西可能就是因為欠缺競爭對手,所以國際足總專員前往巴西視察後,提出的報告才會指出一系列缺失,包括足球場架構不完善、欠缺擴建機場以迎接外國觀光客的詳細計畫等。

雖然這些缺失都不算太嚴重,因為巴西畢竟還有六年的時間可以解決與改善,但有些問題還是需要答案,例如:巴西有能力舉辦世足賽嗎?球賽將在哪些城市舉行?門票要收多少?政府會贊助嗎?如何避免投機者利用世足賽貪污舞弊等。

首先,針對巴西是否有能力舉辦世足賽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二零零七年在里約熱內盧成功舉辦美洲運動會,同時每年都在聖保羅舉辦一號方程式大賽車的巴西,當然有能力舉辦世足賽,問題不是巴西有沒有能力舉辦世足賽,而是巴西希望呈現給國際怎樣的世足賽。

誠然,德國在二零零六年舉辦了一次完美到無懈可擊的世足賽後,對巴西而言是一大壓力,因為世人多愛互相比較,若巴西的排場不如德國,肯定會引起議論。

其次是將在哪些城市進行球賽的問題。目前巴西共有十八座候選城市。國際足總原本希望和德國世界杯一樣,只在十座城市舉行球賽,但礙於政治因素,可能會選出十二座城市–和一九九零年在義大利舉行的世界杯一樣。

雖然城市名單預定在今年十二月公布,但因經濟重要性和在足球史上的地位,里約熱內盧、聖保羅、好景、快樂港、薩爾瓦多、雷西夫和古里奇巴七座城市可說已穩列入名單中。還有巴西利亞,雖然目前只有一座規模不大的足球場,但因為是巴西的首都,應該也會列入,剩下的四個名額則由其他城市競奪。

巴西建築工程公會的報告指出,二零一四年可能舉辦世界杯足球賽的十八座足球場,目前都沒有達到國際足總的標準。這些足球場多建於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七零年間,其中百分之八十的架構都需要翻修;而條件最惡劣的是二零零七年十一月發生看台倒塌事件的薩爾瓦多市豐奇諾瓦(Fonte Nova)足球場。

至於世界杯足球賽每場的票價是多少,目前還是未知數。雖然巴西足總預測,售出三百萬張門票收入可達三億九千萬美元,但這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數字,相當於每張票價平均兩百三十黑奧(巴西幣),以目前的匯率折算約一百三十美元,較德國世界杯的平均票價還貴,很難讓球迷接受。

另外,也有傳言對巴西國內和國外的球迷收取不同票價,但這樣一來肯定會促使黑市交易出現。

像巴西這樣常傳出貪污舞弊問題的國家,一旦爭取到舉辦世界杯足球賽這樣的大型活動,難保不會有人想趁機撈一票,特別是當涉及公帑的時候。

雖然泰謝拉強調巴西足總不會花到政府的錢,但他所指的不過是籌備世界杯的行政支出,其他如翻新足球場、公路和機場,興建旅館酒店,改善公共治安和電話通訊系統等工作,至少得耗資二十八億美元。

在瑞士宣布巴西成為世足賽主辦國的儀式中,有十二名巴西州長出席,而有「球王」之稱的比利當時人雖在歐洲,卻藉口有事在德國走不開,因此缺席。一旦有政治介入,政客的貪婪往往會令人擔心公家的錢被胡亂揮霍,如何避免貪污,唯一的辦法大概只有靠民眾嚴格監督。

相關新聞
58屆柏林電影節閉幕 王小帥擒獲銀熊
熱帶雨林正急速消失中
巴西奴役勞工案例頻傳  旅行社也成為幫凶
日韓大廠同意天價買鐵礦砂  鋼鐵價格看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