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銀行
【大紀元2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去年一整年,政府處理包括中華銀行、寶華銀行等問題金融機構,銀行掀起整併風,而民眾存款也大風吹,中華信評表示,民眾存款從評等較差的銀行,開始轉往信譽較佳的銀行。
雖然存保調整最高保額到150萬元,保障民眾存款;不過,根據中華信評的分析指出,雖然政府對銀行存款提供保障支持,然而,民眾存款依舊轉向,這將導致某些銀行資金不足,因此,若銀行信用持續惡化,中華信評認為,今年的銀行業還會有進一步汰弱換強的現象。
從2006年12月到今年1月底,共有六家金融機構被接管,其中除了亞洲信託外,均已標售成功;中華信評表示,這幾次的接管與標售,引發了存款大眾的資金移動潮。舉例來說,中華銀行在被接管前佔銀行體系總資產為0.7%,但到去年9月底為止,僅剩0.4%。
中華信評表示,儘管台灣整體銀行體系的資金充足,但對某些信用體質極弱的銀行而言,存款已逐漸流失,造成流動性出現問題,並因此需要負擔較高的資金成本。根據中華信評的資料顯示,與2006年底相比,截至去年11月,評等為「twBBB」等級的銀行存款總額減少11%,「twBB」及其以下等級的銀行存款更大幅流失58%。
相反地,評等在「twA-」以上的金融機構存款總額則持續上揚,顯示民眾資金在這兩年政府不斷接管金融機構的經歷下,開始「趨吉避凶」;體質較佳的銀行,成為民眾存款的「避風港」。
中華信評表示,台灣銀行體系大致維持穩定,主要是因為被接管與有問題的金融機構,佔全體銀行資產總值不高,不過,中華信評認為,持有問題銀行發行之次順位金融債的投資人須多加小心。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