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價攀昇北京企業家視機養豬賺錢
【大紀元2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楠2008年2月12日北京報導)開放搞活的經濟政策使一些北京人把致富的目標鎖定在畜牧業上。一度下滑的養豬業開始再度吃香,養殖項目也從傳統的牛羊雞鴨擴展到養狗等。
自去年年初開始,肉價就一路走高。5月份的前20天,中國36個大中城市每斤豬肉的平均批發價已達14.5元人民幣,較上一年同期上漲了40%以上,創下大部份城市的歷史新高。
原本推銷獸藥的黃智勇瞅準這個機會,改行辦起了自己的養豬場。從去年6月到現在,僅半年多時間,白手起家的黃智勇已經賣出兩批共400多頭豬。他說:“原來平均一個豬掙100塊錢吧。現在我每頭豬能在400塊錢到600塊錢之間,看市場。我第一批豬是,一個豬掙400;第二批豬的話,一個豬掙600。”
*政府鼓勵發展生豬業*
對於黃智勇來說,至少到目前為止,養豬確實是個不錯的生意。兩批豬出手後,現在他那幾排乾淨整齊的豬圈裡,就剩下十六七頭身懷六甲的待產母豬。黃智勇說,他準備走自繁自養的路子,以降低成本。他說,政府對發展生豬出台了鼓勵政策,對每頭能繁母豬補貼100元錢。
生豬價格過低和藍耳病疫情是去年肉價飛漲的主要原因。現在,由於供求失衡、價格上升和鼓勵政策的落實,農民養豬的積極性被再度刺激起來。據北京市農業局的資料,去年第三季度,北京生豬出欄230萬頭,生豬存欄167萬頭,比6月份增長11%。
下一步,黃智勇想形成規模生產,飼養上千頭豬。他在北京平谷區馬昌營鎮天井村的養豬場對中文部記者說:“農民自己養豬的還是少。養個十頭八頭的,死個一個兩個,基本上就賠錢。像這種養殖業的話,應該是形成規模了,就能掙錢。我們是五年規劃,政策要不變的情況下,準備再擴大點,就能夠用國家養殖貸款。養殖貸款,在咱們這兒來講的話,應該是無息的。”
*飼料成本提高*
擴大生產不是沒有困難,首先是飼料成本提高了。黃智勇說,原來七毛多一斤飼料現在已經漲到一塊多錢一斤了,僅近3個月以來就漲了兩毛錢。再有,擴大經營需要資金,可是在經營沒有形成規模前,銀行不會給貸款。黃智勇認為,河北省的政策比北京更加寬裕,從建圈到子豬供應,政府都予支持。他希望北京也能採取同樣政策。
不過,中國政府不僅要照顧養豬人的利益,也要兼顧吃肉人的利益。中國總理溫家寶去年表示,解決13億人的吃肉問題還得靠農民。肉價漲一些有利於調動農民的養豬積極性,但漲到一定程度後要保持平穩,通過市場調節的辦法,讓農民養豬能賺錢,城裡人特別是低收入家庭又吃得起肉。
*政府干預 豬肉價格穩定*
去年9月,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畢井泉曾預計,豬肉價格攀昇的局面到2008年第二季度才能出現根本性轉變。然而近來,由於國家的干預–也就是政府向市場投放儲備肉,豬肉價格一直保持平穩,有些地方甚至還有下降。
中國商務部在新年前公佈的市場監測數字顯示,2月5號,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每公斤22.57元,較前一天回落0.6%,其中長沙、銀川、上海豬肉價格分別回落8%、7.7%和5.1%。
一些北京市民表示,他們在新的一年裡的期望之一就是物價不要再漲。一位市民說:“覺得(漲得)挺飛快的,肉價呀、菜價呀,跟老百姓水平,我覺得都差得太遠了。今年CPI第一個季度估計可能漲到7%。像豬肉呀,像油、米呀,漲得太厲害了,對咱們工薪階層應該說是負擔比較過重。”
*養豬風險*
黃智勇表示,他能理解消費者的感受和政府的干預,但是跟其他養豬人一樣,他希望當局保持政策的穩定性,不要讓價格過低的現象再度發生。2006年第二季度,生豬最低價格降到每斤3.24元,養豬虧損曾導致農民大量宰殺母豬。
與此同時,黃智勇也意識到自己的風險。他說:“這行業,要細說起來,也是賭。就是跟自己賭,跟機遇賭。風險肯定是有。但是說你要形成規模了以後的話,風險係數就小一點。”
黃智勇是地地道道的城裡人,但是“文革”期間他曾作為知識青年在這裡插隊。黃智勇說,他希望自己能在這塊土地上幹出一番事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