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教休閑

【熱點互動】中國新年話傳統(一)

【大紀元2月11日訊】(新唐人電視台報導)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熱線直播節目,我是主持人安娜。首先向各位拜個年,祝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吉祥如意。過年的時候全家圍在一起吃年夜飯,探親訪友,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就是「過年與傳統」。

歡迎您打我們的熱線,告訴我們您是怎麼過年的以及過年的傳統。您也可以通過我們的熱線向您遠在異地的親人送上您的節日祝福。

在現今社會中,我們一天天遺失了我們的傳統,您可以發表您的意見,對於我們的傳統是否要保留,他有多少價值。我們今天是直播節目,歡迎您播打我們的熱線號碼提問或發表意見,熱線號碼是646-519-2879。中國大陸的免費號碼是400-712-8899再撥899-600-8663。

首先向各位介紹一下兩位特別來賓,這兩位都是《新唐人》的特約評論員,這一位是曲崢博士,這一位是章天亮博士,兩位好。能不能請曲博士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們中國人過年的傳統。

曲崢:我們中國的過年是要比西方的新年假期還要長,傳統上的過年是從蠟月初八開始,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有一個半月的時間。

中國過年就是圍繞著感恩,感謝神明保佑過去一年來家庭和睦,五穀豐登,因為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是信神信佛的,同時也是回歸傳統,所以會祭神祭拜祖先。

另外還有「祈福」,就是向神明許願,我要做好事,希望來年神明能夠保佑,來年能賜福給我,圍繞著中國的傳統有很多風俗和習慣,有些一直延續到現在,比方過年的廟會和各種習俗都是由此來的。

主持人:您剛剛提到了祭拜神明,我們在過去的歷史書籍或文藝作品中都看到,過年時還有人要齋戒沐浴,去拜神去廟裡上香,還要在祖先的牌位前供水果、食物,那中國人為什麼要祭祖、為什麼要去祭拜神明呢?

章天亮:現在感覺新年好像只是一個娛樂活動,大家在一起高興高興,吃一頓,朋友大家聚一聚。其實在古代,中國的「拜年」是有非常莊嚴肅穆的傳統文化內涵在裡面的。

比如這個「年」在中國的《說文解字》中所表達的是五穀大熟。因為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非常注重祭拜土地神、農業神以及其他的神保佑來年風調雨順。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們知道天壇有個祈年殿,過年的年和祈年殿的年是同一個年。祈年就是皇帝會在冬至這一天親自到天壇去拜祭農業神,祈求來年豐調雨順,所以過年就避免不了有很多祭神的活動。

另外,當中很重要的就是祭祖的活動,傳統的儒家文化是以孝道為核心的,他講仁、義、禮、智、信,但是孝道是仁義之本,所以中國人非常注重孝道,拜祭祖先就是一種孝道的表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是追思祖先的道德。

我們現在都講「人心不古」,古代的人心是很淳厚的,現在人覺得世風日下,所以說人心不古,就是說現在人沒有古代的人那樣淳厚,所以拜祭祖先還有一個追思祖先道德的意思在。

主持人:我們現在看中國農村有些地方,人人都會貼門神、祭灶王爺,這又是怎麼來的?

曲崢:中國古代是相信人間的大小事是由各種不同的神來主管的,過去老百姓會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所以灶王爺是掌管這一家的善惡,好壞都會向上天去報告的。

主持人:我還以為灶王爺是只管你們家有沒有飯吃?

曲錚:你們家有沒有飯吃是跟你們家幹好事壞事是有關係的,如果這一家要幹好事,那這一家就不會挨餓;如果老幹壞事,你就不光是餓肚子,你幹大壞事,灶王爺如果報告天帝的話,你還要減壽300天。這樣一來,人他總是有個約束,他覺得這個家到處都有神明,有灶神;床有床神;過去家家戶戶有口井,那井裡頭有井神;田裡面有土地神。

灶神到了臘月23日這一天,他就要上天去匯報了,等祂回來時就要重新貼灶王爺像,叫「請灶王爺像」,也就是在年30的時候,要重新貼個新的灶王爺的像,每年的年30就是從這兒來的。

主持人:那門神呢?

曲錚:門神本來也是為了保護這一家不要被邪鬼入侵,這也是從唐代開始的,本來是把唐太宗的兩個大將的畫像貼在門上面,過去也有個傳說,所以後來老百姓也就把他們做為門神,保護這一家的家宅平安,不讓邪惡,不讓鬼入侵。

主持人:要小鬼不要進門。

章天亮:當時在《西遊記》裡就有講這個事情,唐太宗有一次到地府去,因為當時統一的時候,有很多人在戰爭期間戰死了,所以有很多冤鬼,有些會作祟的就到唐太宗住的地方來搗亂。後來唐太宗手下有兩個大將,一個叫秦瓊,一個叫尉遲敬德,天下兵馬大元帥,穿上他們的將軍服,很威武的。

他們就跟唐太宗講,我們兩人今晚來站崗,看哪個邪鬼來作祟,兩人就在門口站著。《西遊記》裡有這麼一章「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他兩人這麼一站,別的邪鬼就不敢來了,唐太宗就安穩的睡他的覺。

第二天,他倆又來站崗,唐太宗是個仁君,他說你們倆也得睡覺,不能只有我睡啊,那就這麼辦吧,就找人把他倆的像給畫下來,因為畫得很逼真,畫好了以後貼在那門上,那就起作用了,從此以後,秦瓊和尉遲敬德的畫像就變成了門神的像。

主持人:那他們不但保護了唐太宗,還保護了所有的人了。剛才您提到過年從臘八就開始,就是從十二月初八日開始,那臘八在北方有臘八粥,有各種各樣的像栗子、花生、蓮子等,很好吃的。

我記得長輩那時候就講說,過去過臘八的時候,各個廟都會去捨粥,那粥都做得很稠的,都可以讓窮人過年時吃飽飯,甚至可以放在手絹裡,不會漏湯。到了民國的時候,聽說學校裡有捨粥的,那這個臘八粥是什麼來歷呢?

曲錚:臘八粥還是從佛教裡邊來的,中國傳統中,原來臘月是有一個節日,後來跟佛教合在一起了。在古代「臘」就是祭拜神明的意思,在《說文解字》中,「臘」就是合祭諸神。

過去中國傳統把天、地、神明和自己的祖先合祭,一起祭拜,那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大祭,冬祭是在冬季,規模最大,連皇帝都要祭,就是剛才章博士說的,冬至的時候要在天壇的祈年殿祭祀,所以冬祭是最大的。

後來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因為傳說釋迦牟尼佛臘月初八這天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那在這之前,他曾有一次非常餓,餓昏了,後來碰到一個牧羊女,這個牧羊女就用蘋果、糯米糰子煮了一碗粥給釋迦牟尼佛喝,他喝了之後,在菩提樹下打坐,最後悟道成佛。後來佛教徒為了紀念這個,就在臘月初八這天煮臘八粥。

這個風俗後來跟中國原來就有的「冬祭」這個很大的節日合在一起了,所以在臘八這天大家都煮,不光是佛教徒了。而在寺院中還有浴佛節,還有善粥,就是您剛才講的,給很多窮人、平民百姓食用,所以這個本身既代表了佛教的傳統,同時也是中國過去敬天地祖先這個傳統的延續,這兩個是合在一起的。

章天亮:就是剛才曲博士講到釋迦牟尼的故事,當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打坐,他很餓,後來牧羊女給他獻這個粥的時候,釋迦牟尼舉這個粥碗的時候有一個祝禱。

他當時是說「願令食者得充足氣力」,意思就是說吃了這個粥的話我要能夠恢復我的氣力。「施者得富裕歡樂、康健無病、多壽多慧。」施捨我這個粥的人能夠健康,沒有疾病,多壽多慧,也就是說能夠長壽還能夠有智慧。

釋迦牟尼喝完粥之後,氣力就恢復了,喝了粥以後又到菩提樹下坐,坐了七七四十九天,就是佛教中講,降魔成道了。那天的話是十二月初八的子時,明星出現的時候,他開悟成佛。所以就從他當時舉的這個粥的祝禱詞裡面,你會發現喝這種粥的話應該會很有福氣。

主持人:那施捨是好的,能幫助別人。我看在過年的時候有很多地方貼對聯,那現在城裡面貼對聯的人很少了。而且現在即使在鄉下的一些地方,貼那個對聯好像跟過去的在史書上看的內容也不一樣了。能不能跟我們講一講對聯它的來歷,為什麼過年的時候要貼對聯呢?

曲錚:對聯其實開始也是為了避邪,原來是用這個桃木,桃木過去傳說中是可以避邪的。那麼後來桃木避邪在西蜀的時候,西蜀主叫孟嘗,他首先在桃木上寫了兩句詩。他說:「佳節號長春,新年納餘慶」。這個就是中國對聯的傳統,以後就把對聯作為過新年的一個傳統。對聯本來是從這個避邪開始的。

章天亮:我覺得對聯與中國文化有很大的關係。中國的漢字是單音字,就是每一個字一個音節,西方人經常是一個詞是很多音節,中國這個單音字組合起來就很靈活,所以說他在做對聯的時候要字數一樣,還要平仄這種詞性的相對。這個就講的非常多了,所以很多文人的話通過對聯也是他們一種才學的展現。

那麼當然有很多對聯膾炙人口,比如說這個「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餘」,這個是非常有名的,就是人家的大宅門是朝陽的,當然就是春常在,經常有春。「積善人家慶有餘」就是你們家老做好事,當然你們家就比較富裕。所以說這個對聯是我們這個文化中非常有藝術的一個現象,但同時它裡面也包含了我們對這個社會,包括對做人的原則的這種認識。

(待續)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