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元旦假期何處去 台國家廣播文物館聽歷史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31日電)元旦假期何處去?喜歡廣播民眾有福了,國家廣播文物館即日起舉辦「聽.台灣之音」央廣聲音史料特展,展出包括「共匪廣播實錄」等早期的聲音史料,將帶領民眾回到過去的年代。

嘉義縣民雄鄉國家廣播文物館,原是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前身是日治時代的「民雄放送所」,內部保留一部日本NEC電氣製造公司生產的MB-15A型中波發射機,1999年由政府成立全國第一座「廣播文物館」,以保留廣播文物及提供民眾接觸歷史的機會。

國家廣播文物館台長黃吉祥指出,中央廣播電台自1928年8月1日在南京創台至今,已有80年歷史,1998年改制為國家廣播電台,目前以13種語言對全世界廣播,其中有9種是外語(英、日、俄、德、法、西、越、泰、印尼語)、4種是華語(國、河洛、客家、粵語)。

他說,日治時代,南京中央電台所播放的節目,被日人稱為「怪放送」,當時日本人為阻止台灣人民收聽「怪放送」,遂行南進政策的軍事及心戰用途,於是在嘉義民雄興建電台,企圖以強力電波干擾「怪放送」。

當時,由營繕掛掛長鈴置良一擔任設計師,從1937年(民國26年,昭和12年)開始興建,直到1940年完工,稱為「民雄放送所」,除了發射機房之外,還有變電所及宿舍,並興建兩座高達206公尺、約70樓高的T型天線鐵塔。

這兩座鐵塔因為造型雄偉,成為當時民雄地區的特殊地標,也因此民雄成為台灣國際廣播史的發軔地。

1945年台灣光復後,「民雄放送所」成為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並在中美冷戰及國共對峙的年代,製播心戰節目,不斷地在節目中播出一些激勵人心、鼓舞敵後士氣,以及宏揚自由民主的愛國歌曲。

為了「知此知彼」,中央廣播電台還特別成立偵聽課,負責蒐集中國情資的重要任務,當時的偵聽課分為四班,日夜監聽中國的廣播節目,作為台灣政府了解中國情勢的重要管道。

隨著時代的演進,兩岸逐漸開放,中央廣播電台的節目製播方式,也逐漸轉型成以柔性、多元的內容將台灣的政經成就,傳送到世界每個角落;而過去的「心戰喊話」、「共匪廣播實錄」則成為歷史。

黃吉祥表示,這次特展將帶領民眾回到過去幾個特定年代,如1945年對日抗戰勝利時,蔣介石透過央廣詔告全球及全國同胞的原音;兩岸對峙時期,策動反共義士駕機投誠的心戰節目,以及愛國歌手鄧麗君與反共義士吳榮根在清泉崗機場合唱「小城故事」等原音。

此外,現場還展出各式真空管、麥克風、早期記者證、共匪廣播實錄、黑膠唱片、金鐘獎座、珍貴照片等,並將歷年珍藏的寶貴聲音史料製成CD,現場還有蛻變後的央廣13種語言節目,供參觀者自由選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