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高茂雄澎湖縣3日電) 在魚源枯竭、魚獲日減的困境下,澎湖漁民林山忠成功轉型,把傳統的古老漁法「牽罟」重新包裝,轉型成旅遊活動,也為日漸沒落的傳統漁業找到新的出路。
現年58歲的澎湖時裡村民林山忠,八歲開始跟著父親下海「牽罟」,半世紀以來,時裡海灘幾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他的人生與湛藍的時裡海水已融為一體,無法區分。
積累50年的傳承與經驗,林山忠贏得「牽罟達人」的雅號,不但在澎湖縣文化局的研習課程中介紹這門傳統漁法,也接受電視專訪攝製成專輯節目,去年澎湖菊島海鮮節,他更擔任講師,傳授「牽罟」技藝。
「牽罟」在澎湖又稱「牽網」,是一種以人力為主的傳統漁法。作業時先佈網,將長400至500公尺的網具在海中佈成倒 U型,再以人力在岸上由兩端將漁網及其中的魚獲拉上來。
林山忠說,「牽罟」的最難之處在佈網,要精確掌握潮汐的時點和海流的方向,倒 U型的兩端不能等長,也不可直接對準岸上。林山忠現在擁有自組的「牽罟」團隊,但每次一定由他親自出海佈網,因為從小至今已做了50載,他對時裡海灘的熟悉度猶如是自己的四肢。
近10幾年來,由於部份漁民採用毒、電、炸方式非法捕撈,加上有的漁船以滾輪拖網捕魚,嚴重傷害海洋生態,導致魚源枯竭,魚獲日漸減少,加上近年來油價攀高,出海一趟虧一趟,很多漁民迫於生計,被迫紛紛賣掉漁船改行。
為了解決漁民困境,澎湖縣政府近年來積極輔導漁民轉型從事休閒漁業,希望把澎湖傳統漁村文化與休閒旅遊結合,為走下坡的澎湖傳統漁業找新出路。其中,林山忠是漁民跨界至旅遊業的成功例子。
每年夏天澎湖旅遊旺季時,林山忠經常會帶著大批觀光客來到他生活了一輩子的時裡海灘,跟著他體驗「牽罟」的樂趣。這時候,美麗的時裡海灘變成舞台,牽罟達人變身為「牽罟藝人」,秀出他最拿手的技藝。
林山忠回憶說,約10年前救國團為了讓活動學員認識澎湖的「牽罟」,找他來示範。之後,林山忠靈機一動,何不來個異業結合,於是開始接受旅行社委託,帶領觀光客體驗「牽罟」。林山忠現在「表演」一場的費用是新台幣6000元,冬季沒有觀光客時,就從事真正的「牽罟」,魚獲則賣到市場。
很多來自都市的年輕遊客都是第一次看到「牽罟」,魚獲拉上岸後,林山忠開始生態教學,「這種魚叫垵美魚,非常好吃,是我們時裡的主要魚種,來,大家跟著我唸一遍,垵美」,這時的林山忠又成了海洋導覽員。
雖然轉型成功,但澎湖秋冬兩季很難接到旅行團,而且受到年初寒害影響,「牽罟」的魚獲比以前少很多,即便是擁有50年經驗的牽罟達人,也不得不看老天爺的臉色,林山忠默默收拾漁網,有感而發,「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不要再當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