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針對馬政府上任以來的一連串兩岸經貿開放政策,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昨天表示,馬政府只談「蜂蜜」(好處 ),而忽視「刀刃」(弊害 ),企圖掩蓋「刀刃危險,並誇大刀刃上的蜂蜜」,這種單方向的偏差,將使風險與弊端層層相加,危害台灣整體經濟與國家利益。
陳博志:馬政府高估利益掩飾弊害
台灣智庫昨天舉行「兩岸經濟與金融合作問題」論壇,陳博志發表演說表示,馬政府高估兩岸往來之利益,卻忽視或掩飾其弊害,特意誤導台灣民眾,不把危害當回事,也沒有任何配套措施來減少這些傷害,台灣民眾應該看清真相。
他表示,馬政府在兩岸經貿政策上只重視表面、當前利益,卻忽視各種弊端與風險,已出現「重私利而輕公害」、「重表面利益而輕潛在風險」、「重當前利益而忽略未來代價」、「誇大利益而掩飾弊害」等四種弊害。
施俊吉:台灣恐釀輸入型金融風暴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明年第三次江陳會可能將簽訂MOU(金融監理備忘錄 ),但前金管會主委、中央研究院社科中心研究員施俊吉昨天強調,兩岸金融開放後,在中國的台灣分行若發生流動性危機,將導致台灣金融市場出現「中國輸入型金融風暴」,政府如果無法做好防衛機制,就不該貿然開放。
台灣智庫昨天舉行「兩岸經濟與金融合作問題」論壇,施俊吉針對「國共論壇金融議題」發表看法。他表示,台灣政府正積極推展兩岸金融開放,預計明年的第三次江陳會可能會簽署MOU,但台灣分行登陸中國後,會有很大的風險可能性出現。
施俊吉舉例,中國官方如果下令中國金融業緊縮對台灣分行的人民幣拆款,這些分行將立即面臨流動性危機,屆時,台灣總行必須匯出大筆款項,才能夠救分行。此外,中國民族性非常強烈,若海峽兩岸發生問題時,中國的存款戶極可能擠兌台灣的分行,連動影響到總行的流動性,最後演變成「台灣系統性危機」。
董瑞斌:登陸銀行須設風險防火牆
前中央存保董事長董瑞斌也指出,若台灣的銀行登陸中國,台灣的分行與母行必須要有風險防火牆,否則,一旦在中國經營發生問題,風險會波及回台灣市場。
此外,施俊吉並指出,兩岸金融開放還有另一項可能的風險,就是聯徵資料被中國方面輕易取得;施俊吉提醒,由於聯徵的信用資料庫含個人、企業戶與關係企業授信資料,台灣如果不能夠與中國簽訂「君子協定」,嚴格規範中國銀行只能查往來客戶資料,而不能擴及到母公司或其他企業,則將讓台商被中國官方更進一步掌握。
此外,台灣開放銀行登陸中國後,台灣金融業恐陷入更大危機!學者表示,兩岸金融開放後,台灣銀行資金將大舉西進而嚴重失血,預估至少需流失七百億元新台幣;此外,中國主權基金高達兩千億美元,台灣大型行庫或金融市場很容易就被中國操控。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