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在西方被視為美德。相信基督的人,相信上帝在注視著他們,心存畏懼,做了錯事會去懺悔。個人懺悔著作中盧梭的《懺悔錄》和奧古斯汀的《懺悔錄》都舉世聞名。
中國人普遍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人們對自己行為的是非、善惡應負的道德責任的自覺意識是良心;天賦的道德善性和認識能力是良知。有了良心和良知人就自覺地向善。東方聖人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愛人如愛己應是人類普世的道德觀念。也就是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做人和做事,就上無愧與天,下無愧與人,光明正大、無怨無悔。
然而,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專制統治集團是不道德的,當暴君要發動侵略戰爭或對異族暴虐、對異己同胞殺戮時,他們的宣傳表面上冠冕堂皇,實質是蠱惑人心的感召、扼殺人性的洗腦。很多普通的百姓因為輕信了專制集團的宣傳,在謠言的惑眾和誘騙下,一些人迷失了方向,遺失了道德,泯滅了良知,暴政就利用和脅迫他們成為暴政的工具,以至助紂為虐,成為殺人的劊子手。當真相大白的時候,等待這些人的往往是身陷牢獄,心陷悔恨。比如,納粹軍官們不都是屠夫、莽夫,其中不乏有學識、有修養、有風度之士,可惜一旦喪失了良知、殺了人,就成為罪犯,罪責難逃。
在德國的歷史中,曾有過十二年噩夢般的納粹統治,人們曾經狂熱的相信納粹鼓吹的種族主義,滅絕式的殺害猶太人。在以後的歲月裏,德國人的懺悔上至總統下至平民。一九七零年十二月七日,當時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時,在華沙納粹佔領時期被劃為猶太人隔離區的地方,向猶太人的死難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在細雨濛濛中,勃蘭特突然雙膝跪在死難烈士紀念碑前濕漉漉的大理石板上。這一超出禮儀的驚人之舉震驚了世界。作為一個與納粹沒有瓜葛的德國人,勃蘭特良心上可以沒有任何負擔,但是他沒有回避自己作為德國總理的歷史責任。德國人認為法西斯不只是希特勒一個人的責任,而是全德國民族的恥辱。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在日本軍國主義的鼓噪下,很多日本老百姓以效忠天王、侵略中華、虐殺中國人為榮。而戰爭結束後,戰犯們不但要受到正義法庭的審判,還要承受漫長的自我良心的譴責。藤田茂在法庭上懺悔道:“我的罪行是極其嚴重的,認罪是一輩子的事情,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將牢牢記住被害者們出自心裏的話。”永富博之在法庭上說:“由於我直接犯的罪行和我命令部下所犯的罪行,使許多被害的中國人陷入無限痛苦之中。我要在神聖的中國領土上,對被害者的家屬們,對全中國的人民跪下來叩頭,真誠地向中國人民謝罪。”
人是平等的,信仰是自由的。但是在現今的中國,一旦某些人被中共定為鎮壓的對象,就成為合法施加蹂躪的對象。他們受到的是恐嚇、折磨、摧殘和殺戮,就像當年納粹不把猶太人當人一樣慘無人道地迫害。這樣的悲劇天天都在中國上演,在加拿大前亞太司司長大衛.喬高和加拿大著名人權律師大衛.麥塔斯的調查報告中,披露了中共對法輪功學員的活體摘取器官的罪行,法輪功學員還在承受著空前的令人髮指的各種迫害。
自從法輪功被非法定罪以來,並不是因為法輪功學員們有過什麼違犯法律的行為,而是因為他們被中共定為政治鎮壓的對象,所以當權者就可以對他們進行肆意的歪曲、打擊、扼殺。九年多來,至少三千多個生命被迫害致死,一億人的信仰被打壓。每一個的痛苦遭遇中,都是中國人自己幹出來的,都是手足相殘,都是同胞相煎。每一個悲劇和死亡背後,都注腳著一串串名字,那就是指使者、虐待者、劊子手。這些施暴者們也許現在還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施暴者與承受暴力者之間本無仇怨,這是“黨的政策”、這是“上級的指示””、這是施暴者的“工作”,他沒有任何負罪感。然而等到真相大白時,當他們對歷史有了清醒的認識後,他們就將深陷反省、自責、懺悔中。或許他們會像日本人和德國人一樣叩頭謝罪,還心存畏懼。
人必須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一本帳。當人的手上沾滿了鮮血,罪行令人髮指、駭人聽聞,人可能還會找各種緣由開釋自己,但是當他們獨自一人時,可能就會掉進懺悔的深淵裏。如果誰參與扼殺了一個無辜的生命,那麼誰的良心也會被判決死刑。也許生命還會延續,但他要經歷良心的譴責、正義的審判、世人的唾棄、社會的拋棄,在生不如死的噩夢中度過餘生。
那為什麼不在今天就反思一下,我們都做了什麼?我們是否愛人如愛己?我們是否問心無愧?我們在做事時,是應該依某個政黨的所謂“政策”而做,還是憑良知而為;是應該例行公事的迫害良善,還是堅守道德維護正義;是應該“服從上級”的命令,還是聽從自己的良心。請不要在沾滿血跡後,沉浸在深深的自責與懊悔中,無法解脫,再去書寫一輩子的懺悔錄。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每個人都必須承擔起自己行為後果的責任,“自作自受”體現的是天理絕對公平。當誰對他人殘暴的時候,肉體上的償還只是一時的,而心理上的煎熬卻是永恆的;外在的懲處是有限的,而良心的愧疚是無限的。沒有人能逃過自己良心的窺視和評判,我們的良心不會放過我們自己。所以,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啊,及時的反思和歸正,而不要在罪孽深重時再去懺悔,更不要拖到連懺悔的機會就失去了。
──原載《人民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