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
在郡中的几案之間,有唐若山的訣別書信,那上面寫的全都是如何處理家事。又有一份奏章,人們就把奏章報呈給皇上。
奏章的大意是:「世祿皆是暫時的榮華,世事不定,浮生難保,只有修真得道,才能長生不老。昔日有丞相范蠡駕船泛五湖之間,是因為其君主不能和他同樂;留侯張良學習秦末隱士『四皓』而隱去,是怕其君主不能長久存在下去。這二人的離去,與臣的情況不一樣。」
「我的運氣很好,趕上清明盛世,連連得到皇上恩賜的爵位。早已悟到了升沉的道理,深深懂得止步的規矩。我潛心於修道,偶然得到了煉丹的祕訣,我相信淮南王以前所言,黃金是可以煉出來的;察看真經的妙用,白日可以延長。我既已得道,還有什麼可求的呢?因此我揮手告別紅塵,在大海裡神遊,扶桑在望,蓬島非遙。我遙望皇上的城門,心中不勝犬馬戀主之情。」
唐玄宗讀了奏章後感到詫異,急忙下令豐厚地撫恤唐若山的家屬,催人把唐若水找來,讓唐若水和內臣們一起,拿著皇帝的詔令,在江邊海濱到處尋訪唐若山蹤跡,但是杳無音信。
此後二十年,有一個唐若山的舊部下從浙西奉命出使至淮南,在魚市上見到唐若山在魚肆裡賣魚,和平常人一樣。唐若山把屬下請到一條陋巷中,曲曲折折走了幾百步,來到一所華麗的府第。他讓屬下在此休息,並請他用餐。他憐憫屬下長期貧窮,就要他到市上買了二十根鐵棒。第二天,屬下又遇到唐若山,鐵棒全都變成了金子。他把這些金子全贈給屬下。他的這名屬下姓劉。現在,劉姓子孫世代居住在金陵,其中也有修道的。
另外,相國李紳,字公垂,曾經在華山研習學業,糧食用盡了,就徒步走出山谷尋找糧食。天將黑時才回來,忽然下起了暴風雨。他就在一塊巨岩下避雨。到了岩下之後,他見到一位道士。那道士的船停靠在石頭上,一位村童拿著槳立在船頭。
李紳向道士一揖,道士笑道:「公垂在這裡嗎?」話說得像老朋友似的。但是他們卻素不相識。於是道士問李紳:「你知道唐若山嗎?」
李紳回答說:「我曾經在《國史》裡讀過他得道成仙之事,常常景仰他。」
道士說:「我就是唐若山。我要到蓬萊去遊覽,偶爾遇上江霧,把船停在這裡。我和你以前有過一段緣分,所以才能在這裡暫時相遇,難道你忘了嗎?」
於是道士拉著李紳上船。這時候江霧已散,月光皎潔明亮,像白天一樣。那船在空中泛泛地行駛,不一會兒就到了蓬萊島。金碧輝煌的樓堂殿閣,林立在天上。有幾位神仙都是老朋友,要留住他們。
其中有一個神仙說:「李公垂正要輔佐國家參理政事,命中注定要做完這些事才能回來。」李紳也確有以經國濟民為務的大志,不想留住這裡。眾神仙又讓唐若山把他送回華山。
後來李紳果然做了宰相,連續多年執掌軍、政大權。去世之後,也登上仙品。(完)#
資料來源:《仙傳拾遺》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