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無愧亭意義遠 戰地軍民精神標竿
【大紀元12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 20 日電)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以「無愧」做為他政治之旅回憶錄的書名,在外島金門,55年前就有一座「無愧亭」,亭雖小,但是在烽火中軍民的精神標竿之一,意義深遠。
「無愧亭」位於太武山國父孫中山銅像圓環前約400公尺的轉彎處,是六角型紅柱綠瓦的欄杆涼亭,匾額是由革命先進鄒魯所書,由於亭子位在入山道路轉折處,十分醒目。
金門縣寫作協會名譽理事長溫仕忠表示,「無愧亭」建成於民國42年,首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兼福建省主席胡璉中將繼完成興建太武山公墓、塑立國父銅像後,以菲律賓華僑捐款,在銅像前修亭,提供官兵休閒及激勵士氣。
無愧亭內,中豎大理石碑,兩面鐫刻著宗孝忱先生所書國父遺教「軍人精神教育」,以及女書法家張默君所書宋代文天祥衣帶贊:「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溫仕忠說,亭子建成後,還沒有亭名,胡璉當時召集將校齊聚在亭前,指示各獻亭名,最後決定採用副司令官柯遠芬中將所擬的「無愧亭」。
柯遠芬在回憶錄「暴風雨」書中寫道,取名無愧亭是要告訴未死的同志,效法文天祥的精神,做一個無愧於天地父母頂天立地的人;胡璉也在他「金門憶舊」一書闡釋「無愧」的意義,除表明對已故各將士的哀榮外,對官兵及往來行人,也有一種精神啟示。
郝柏村是在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前,臨危受命,由金防部砲兵指揮官調任第一線小金門第九師師長,一戰成名,後任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及行政院長等要職,出將入相;他曾經公開表示,最敬佩的國軍將領就是胡璉。
溫仕忠說,郝柏村從小金門到太武山金防部開會,必經之路就是無愧亭,相信「無愧」兩字深印其心中,這正是曾經戍守金門官兵的共同精神,出生入死,保家衛國,俯仰無愧於國家。
目前,前總統陳水扁涉嫌貪污、洗錢等弊案,在國內外受矚目,引發爭議;溫仕忠表示,此時訪金門「無愧亭」攬勝,更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