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台南縣賞鳥帶動觀光 改變潟湖命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16日電)台南縣擁有北門與七股兩處潟湖,每年冬季吸引黑面琵鷺等候鳥前來過冬,由賞鳥活動衍生而出的生態觀光產業,取代了早年計劃在此開發的工業區,也為保留特殊的潟湖生態奮戰。

民國78年,幾位愛鳥人士將在曾文溪口北岸觀測到黑面琵鷺的紀錄,送到亞洲濕地水鳥調查報告中,在台灣度冬的黑面琵鷺正式於國際曝光後,國內外保育團體日漸重視七股這處全世界最大的黑面琵鷺過冬棲地,也埋下改變潟湖命運的因子。

民國83年,燁隆集團與東帝士集團聯手提出濱南工業區開發案,計劃在七股興建大煉鋼廠及石化廠,由於範圍包含七股潟湖,恐會影響黑面琵鷺棲息及覓食,因此受到保育團體關切;時任立委的台南縣長蘇煥智也高舉反對大旗,甚至曾經剃光頭苦行明志。

另一方面,經過保育團體多年的奔走爭取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民國91年11月,正式公告劃設「台南縣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保護區」,面積廣達300公頃;92年11月,範圍涵括七股潟湖的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也公告劃設,幾乎宣告濱南開發案胎死腹中。

黑面琵鷺帶起了台南沿海的賞鳥風氣,追逐珍貴鳥類的生態攝影家們也發現,從最北邊的北門潟湖區開始,往南經七股潟湖再到台南市四草濕地,是許多冬候鳥每年準時報到之地,成群結隊出現的黑腹燕鷗、以及常停在漁民蚵架上休息的鸕鶿,都成為賞鳥人士的焦點。

這三種冬候鳥的習性不太相同,黑面琵鷺一般是傍晚時飛離主棲地外出覓食,凌晨陸續飛回主棲地休息;黑腹燕鷗是在清晨飛離主棲地覓食,傍晚飛回休息,成群飛舞的場面相當壯觀;鸕鶿則大概在上午開始就會從岸邊的棲地飛到潟湖區及外海覓食。

觀賞黑面琵鷺及黑腹燕鷗都有固定的賞鳥區,分別在曾文溪出海口的海堤、以及北門潟湖區的井仔腳鹽田區,最佳賞鳥時間都是在清晨或傍晚;賞鸕鶿可能得坐上漁民的膠筏到潟湖及沙洲上尋找,運氣好的話能看到牠們貼近海面飛行、甚至潛水捕魚的畫面。

賞鳥活動帶來了人潮,台南縣政府與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順勢在七股潟湖區發展生態旅遊產業;乘膠筏遊潟湖、觀賞紅樹林沙洲生態、以及獨特的曬鹽歷史,讓台南縣的濱海地區文化逐漸被社會大眾了解、甚至喜愛,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為保留特殊的潟湖生態努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