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相聲史《歷史名家評點》( 七 )

馬三立﹙1914—2003﹚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出身及特色︰
馬三立,回族,1914年生於北京,祖籍甘肅永昌縣,出生於曲藝世家;祖父馬誠方是著名的「評書」藝人,擅說《水滸》,名噪一時;父親馬德祿是「相聲八德」之一,又是相聲前輩藝人恩續的寵徒和門婿;母親恩萃卿曾壆唱「京韻大鼓」;兄馬桂元師承李德錫,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稱。

馬三立自幼讀書,曾就讀於天津匯文中學,家庭環境使他從小就耳濡目染,對相聲藝術十分熟悉。在父兄的薰陶下,打下「說」、「學」、「逗」、「唱」的深厚功底。初中畢業後,因家境不好,輟學說相聲。1930年開始登台演出,拜周德山為師。周是馬德祿的同門師兄弟,也是「相聲八德」之一。馬三立學藝,進步很快,視野也日漸開闊,經過長期的多方培育,形成了內緊外鬆、有條不紊、表演細膩、含蓄雋永的風格。

*功底紮實︰
馬三立功底紮實,有口皆碑。擅演「貫口」跟「文哏」段子,如《誇住宅》、《地理圖》、《吃元宵》、《文章會》等,在1949年中央政權變化前,他已經和多位藝人搭檔,熬到了拾樣雜耍中倒二「壓軸兒」的地位,蜚聲曲壇,成為富有個性、勇於創新的著名演員。

後來1952年,連年編演了許多「新相聲」的馬三立主動申請參加赴朝鮮的慰問團,回國後原在「天津廣播曲藝團」,後轉到「天津市曲藝團」,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份子」,1961年春重新回團工作。

早在四十年代,馬三立的表演就有著楷模作用,同行都佩服他「活寬,路子正,哪段都有新東西。」有的演員在表演「墊話」時加以讚揚︰

「哪段都有高的地方,讓您琢磨起來可樂。馬三立老師的藝術用『高』字還代表不了,有些地方可以說是『絕』!…出這麼個說相聲的可不易,這兩年沒演出,好聽相聲的主兒都想著他呢!這回您的耳福有了,從今天起,馬三立與趙佩茹在天樂戲院攢底,請駕光臨。」

「沒有高山,不顯平地。都是相聲,都是《黃鶴樓》,您聽吧,馬三立跟別位就是不一樣。」

*獨特風格︰
馬三立追求的是樸實自然,他曾說︰
「我不喜歡拿好架勢才出場,也不喜歡用大喊大叫,超刺激的怪聲、怪氣、怪像找噱頭,我要用語言和形體動作,把觀眾引入我為他們提供的特定環境,使觀眾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我用『包袱』把觀眾逗樂,又要使觀眾在感覺上並不以為我是有意識在逗他。」

馬三立在藝術表演上具有獨特風格,他喜歡以第一人稱「我」,既是作品中的主人翁,又是諷刺嘲諷的對象。表演中盡量突出「我」,使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讓觀眾在暢快的笑聲中對「我」的言行投注鄙夷,進而否定。有人曾這樣評論他︰
「他就是被諷刺的對象,有時雖然捧哏的指出他的漏洞,但,並沒有公平的評論。他盡力把被諷刺的對象演活,而把評論工作交給觀眾。演員與觀眾配合默契,達到集體抒情。」

*藝術評價︰
馬三立認為,把自己所諷刺的對象演活,不必直接的、公開的評論,讓觀眾思考、評論,這樣會更含蓄、更有回味,而不是一笑了之。他揣摩生活、馳騁想像的本領高超;例如《賣掛票》中的按摩車、拉繩子,發出「哧哧哧哧」的聲音,繪聲繪色、意味無窮,真是“良久有回味,使覺甘如飴”。

他表演的傳統相聲中針貶的多是小市民類型的人物,對他們的劣根性予以無情的抨擊,從而給觀眾以健康的美感。人們讚揚他的表演有後勁、留餘香,堪稱爐火純青的藝術大師,也是當代最著名的相聲泰斗。

﹙待續﹚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先說這個相聲源流的背景,從隋唐到清末,封建制度分科考選文武官吏,整整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方才廢除。因此明、清兩代,文科考選士每三年一次,考試題目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的文體,每篇文章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構成。從起股到束股,又分為互相排比的兩段,一共八股。
  • *對口相聲《賣掛票》︰
    1931年《戲劇月刊》第五期刊登鄭劍西的見聞錄,介紹了這麼件事︰
    「譚鑫培晚年,除了堂會,戲館子是不大露的。忽有一次廣德樓日戲,貼他的《碰碑》,午後一點已經把戲園子四周上下,擠個水洩不通。好些人來不及吃飯,買了乾點心充飢,還不敢喝水,怕解溲,就不能再佔老地盤啦!饒是這樣,一張條凳還是擠好些人,只要有好戲聽,也就不覺其苦。」
  • *對口相聲《找堂會》︰
    傳統相聲中以豆腐為表現對象的共有三段,即《磨豆腐》、《豬吃豆腐》、《找堂會》。九十年前,豆腐是最便宜的素菜之一,上不了宴會席面。當時,曲藝藝人組成班社,除了街頭或茶園作藝外,還常常到官宦人家走堂會。
  • *對口相聲《空城計》︰
    《空城計》的來源,是清代著名藝人余三勝的軼聞。王夢生《梨園佳話》載云︰
    「一日,三勝扮演皇帝,引率四內侍豋場,左右應各二人對立,適此時左三右一,三勝以目暗示,冀其改也。詎意始終不悟,無可如何。於是三勝唱完之後,續唱︰『這壁一個那壁三,還須孤王把他搬。』兩句而收場。觀客、後台相率大笑。」
  • 在相聲藝術成長的過程中,湧現了許多技藝卓絕、承先啟後的相聲名家。如果說,傳統相聲作品是資料方面的遺產,那麼,相聲名家的藝術經驗則是精神方面的財富。這裡即將為您介紹的相聲名家有李德錫、焦德海、張杰堯、張壽臣、馬三立、常寶堃、侯寶林、劉寶瑞等人。
  • 焦德海﹙1878—1935﹚,北京人。幼年曾學唱「竹板書」,十五歲時改學相聲,拜徐有祿為師。起初,在天橋「撂地」,後到「青雲閣茶社」等處獻藝。他以「說」、「學」見長,台風穩健,表情細膩,口齒清晰,趣味雋永,屬於冷面滑稽。
  • 張壽臣﹙1899—1970年﹚,是清末以來相聲的第四代演員,博采眾長、集於一身,成為承先啟後的一代相聲宗師。
  • *嘴皮子的基本功︰
    前面說到張壽臣因喪父家貧,生活艱辛,到了一九一一年正式拜入焦德海門下。由於張壽臣覺得自己是「帶藝投師」,想快點兒學本事。然而,焦德海卻還把他當作開蒙的「娃娃徒」,整天讓他練嘴皮子的基本功,他說︰
    「生意人全靠說來吸引觀眾,吐字發音務求準確、清晰,聲音宏亮,首先得苦練繞口令,鍛鍊唇、齒、喉、舌各個部位的發音。」
    「要字正腔圓,不准有倒音、訛音、包口音。」
  • 張壽臣雖已出了師,老師卻還在關懷、惦念著;有一天,張壽臣在護國寺「撂地」說單口相聲,觀眾很少,焦德海和裕德隆也站那裡聽,一段說完打錢,觀眾一哄而散。張壽臣發現老師目睹這樣的慘狀,難過的低下了頭。
  • *坎坷起步︰
    張杰堯﹙1893—1971年﹚,藝名「張傻子」,漢軍旗人,祖籍浙江嘉興,世代作官,後漸衰落。因此從他父親張武林起,成了變「戲法」、說「評書」的藝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