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危急存亡之秋(五)
1949年 一月十九日
行政院於本日舉行政務會議。就共黨所提八項和平條件鄭重討論,歷五小時之久。決議:「派代表飛赴延安與中共談判和平。」
我外交部通知各國使節遷往廣州。
杜聿明部隊自本月十日徐蚌會戰敗退後,只餘三萬人,自陳官莊西南方面突圍,亦被共軍消滅。自此黃河以南地區,國共兵力懸殊,勢難挽轉,父親對於杜部待援,已盡最大心力,自信問心無愧,認為於此時「引退」,可無遺憾。於是下最後之決心。
本日上午,約見李宗仁商談時局,表示「引退」之意。在李正以為「實獲我心」,態度突然和善,並表示一切以父親之意旨為意旨,其接任時間,亦由父親自行決定。
二十日
我政府由外交部舉行記者招待會,發表聲明,謂「四強已先後答覆我方本月八日所發出之照會。咸稱:『甚願中國早日恢復和平;但在目前情況下,礙難出任媒介。』我政府對於『和談』問題,在外交上亦表示了最高度之誠意與最大的努力。」
二十一日
今天是父親「引退」的一天,也就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又遭逢了一次厄運,幾乎斷送國脈的一天,而在我個人亦鑄下永世不能磨滅的深刻記憶的一天。父親今日凌晨即起,擬定本日工作及各種準備程序。去京前,仍不忘北方局勢,曾親筆寫一長函致傅作義,請徐次辰先生攜飛北平,予以勸勉,並告以「余雖下野,政治情勢與中央並無甚變易,希屬各將領照常工作,勿變初衷。……」
午前,父親赴基督凱歌堂默禱告辭。
父親於正午約宴中樞五院院長。下午二時,在黃埔路官邸又約本黨中央常務委員敘談,即席報告決心「引退」,並出示同李副總統之聯名宣言,全文略謂:
「中正畢生從事國民革命,服膺三民主義,自十五年由廣州北伐,以至完成統一,無時不以保衛民族,實行民主為職志。
「先後二十餘年,只有對日之戰,堅持到底;此外對內雖有時不得已而用兵,均不惜個人犧牲,一切忍讓,為國從事,斑斑世所共見。
「戰事仍然未止,和平之目的不能達到。決定身先『引退』,出冀彌戰銷兵,解人民倒懸於萬一。」
時在座同志莫不感情激動,甚至有聲淚俱下者。其中堅貞同志,對「引退」事力持異議,終為父親婉言勸止,最後,對宣言略加修正,即宣告散會。亦有不少高級軍事幹部,聞訊痛哭失聲。父親個人的進退出處,光明磊落,其感人之深有如此者。
父親於下午四時零十分乘機離開首都南京,飛往杭州,駐節筧橋空軍學校;晚間同我們在樓外樓吃飯。回校後,張岳軍先生由南京來電話,說李宗仁認為宣言中以中常會改正之點,未明出處,須加修正,並將父親手擬訂之「既不能貫徹戡亂政策,以奠定永久和平」數語,亦一併刪去。李宗仁等並謂:如不照此改正,則將不簽名聯合宣言,以此相脅;李之態度,轉眼判若兩人,其盛氣凌人,與缺乏政治風度,殊屬可笑。
夜宿空軍學校的天健北樓,我亦隨侍左右。入睡前,父親告訴我說:「這樣重的擔子放下來了,心中輕鬆得多了。」我恭聆之下,無限感慨!
李宗仁於今日發表文告,宣佈就代總統職。同時,共黨對行政院所提和平意見,由其發言人表示拒絕,並主張「先談條件,然後停戰」。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