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日報導】兩岸食品安全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日電)時序進入晚秋,大閘蟹產季進入末期,著名的大陸「陽澄湖大閘蟹」連續兩年在老饕的餐盤上缺席,原因在於兩岸食品檢驗標準的些微差異。專家指出,各國食品檢驗標準大同小異,但「小異」常成為進出口障礙,面對面溝通後常可解決,目前兩岸最需要的就是對話、溝通和建立共識、標準。
大陸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三日率團扺台,與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的二次「江陳會」四日正式登場,建立兩岸食品安全衛生機制是重要討論議題之一,「江陳會」台北會談將開啟兩岸對食品安全的對話機制。
大陸輸台大閘蟹在2006年被驗出「硝基(口夫)喃」致癌物,當年十月被禁止輸台,不過,因為已有不少進入饕客腹中,有官員因此謝罪下台。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衛生處2007年四月委託全國認證基金會前往大陸太湖地區實勘大閘蟹養殖場,七月公布大閘蟹檢驗規定,九月卻引起大陸業者指責標準過嚴,至今無法進入台灣市場。
前往大陸實勘的全國認證基金會資深經理陳元貞表示,大陸大閘蟹可出口到日本、歐盟,品質沒問題卻無法輸台,經過兩年時間瞭解,原因在於兩岸的水產動物用藥與檢出標準不同,「這些小差異各國都有,坐下來談就可解決」。
以水產品檢驗來說,「硝基(口夫)喃、孔雀石綠、還原孔雀石綠」已被證實是致癌物,世界各國都規定不得檢出,但食品法規、檢驗標準訂定其實就是各國的食品安全史,常有因地制宜的規定。
舉例來說,台灣規定酒類不得檢出工業用甲醇,而這本來就是「不該出現的成分」,曾讓不少外國酒商疑惑,但經過說明台灣曾出現導致許多民眾失明的「甲醇假酒事件」後,才被理解接受。
陳元貞說,大閘蟹就是因為這種類似小問題就被卡住無法輸台,全國認證基金會雖然可以居中傳話,但畢竟無法代表決策。
食品安全首重「源頭管理」,食品衛生處副處長謝定宏指出,當初委託民間機構到大陸實勘、商談檢驗標準及大閘蟹出口檢附安全證明文件,其實就是在進行由大陸出具產地證明及加強自主管理的「源頭管理」工作,只是兩岸仍缺乏對彼此食品法規、檢驗標準的全面性瞭解,因此造成大陸大閘蟹無法輸台,這是始料未及。
這次大陸輸台奶製食品遭三聚氰胺污染事件成為兩岸食品安全主管人士當面溝通的敲門磚。「食品安全」與「三通」成為「江陳會」的議題純屬意外,但隨著全球糧食短缺、景氣趨緩,兩岸食品供應鏈只會更緊密,以「大閘蟹無法輸台」為鏡,如何把握機會,建立兩岸可長可久的對話機制,加強溝通,成為這次兩岸兩會食品安全討論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