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雲飛:四萬億是誰的肥肉?
【大紀元11月13日訊】每年都有自然意義上的冬天,這樣的冬天不會在客觀上帶來群體事件多發,這不證自明,因為冬天只是四季之一,沒有任何理論證明男女在此時容易鬧事。我要說的是金融危機,這個冬天恐怕要持續很多年,在一年四季中它都存在。有些人幸災樂禍地看到自由市場的中心美國以及歐洲爆發了金融風暴,那些像打了雞血的社會主義優越論者和計劃經濟的崇奉者,以為中國能夠獨善其身,真是自欺到了極點。說句不雅的話,去了大勢,還以為自己那話堅挺,全世界都疲軟,就自己能夠獨享床笫之歡。其實連自慰的能力都沒有了,卻在那裏加倍假喊高潮來了,實在可笑之至。毛時代天天喊「自力更生」,其實這「自力更生」有多少是打腫臉充胖子,有多少是讓民眾餓死的「自力更生」?這只需要把他們的政策和實際的死亡與受難人數,進行相關性的研究,就不難看出「自力更生「這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論調,建立在多麼滅絕人性的基礎上。唐山大地震不要外國的救助,封鎖消息,強調自力更生,所帶來的災難,有多少不該死的人最終死了,這種不把人當作人看的制度有什麼優越性?只要不把人當人看的制度,無論多麼動聽,都是反人類的。
毛時代閉關鎖國,只和一些意識形態符合他黨派私利的國家建交,強調「自力更生」,表面看上去不需要世界,其實這裏面的代價之大——因此而讓經濟蒙受巨大損失,又因經濟損失而使多少人直接或者間接死亡,知青下鄉就是就業壓力大而導致違背人權的政策——至今搞當代中國研究的人,沒有比較清醒的認識。毛時代看起來能夠自成一體,那是多少人的各種死亡所換來的。由於閉關鎖國,五十至七十年代一系列違反人權的運動,得以用「關門打狗」的方式進行,使民眾遭受自有歷史以來的巨大災難。別的且不說,單是在和平的、風調雨順的1958年至1962年餓死的3600萬人,就絕對是一項空前的作惡紀錄。也就是說,那種依靠閉關鎖國,或者自我幻想的「獨善其身」的所謂聰明想法,其實是一種愚蠢。如果能夠「獨善其身」,那別人不早就「獨善其身」了,還用得著你來「獨享」吧,那種把別人當傻瓜似的暗自得意的聰明,其實是最大活寶而不自知。總是把靠別人想得多麼傻,而因此建立了一種此前不曾有過的抗風險制度,能夠逃過劫難,除了短時自我麻醉外,沒有任何減少疼痛的現實作用。
說毛而及今,我要說的是,那種以為中國能夠在今天獨善其身的想法,實在是一種自我麻醉和意淫。中國經濟的放緩是不容過多證明的事實,而放緩後人們的收入,特別是中低收入層的生活品質將會大為降低。這種收入的大幅度減少,給中低收入階層帶來的不安、恐懼,以及對未來沒有穩定預期,會大幅度增加。收入減少和恐懼增加,加上我們的政策許多時候都是政府部門拍腦袋的產物——誰同意他們投資四萬億,而投資這四萬億誰受益,這投資過程誰監督——這種拍腦袋的風氣所帶來的不穩定後果將相當嚴重。因為你不能保證你的政策使實際應該得益的人真正獲益,不是雪中送碳,反而是錦上添花,肥上加膘,這帶來的後果甚於你不輕易投資。所以那種看投資四萬億,就像你看到一張畫像,就來高潮,便開始討論與他(她)結婚一樣可笑。這四萬億的投資,其中包括加大基礎建設,我覺得交通部和鐵道部的貪官會受益,會增加幾個幹苦力的就業機會,至於路修好後有無物資運、運力是否充足,那不是他們考慮的事情,因為他們不怕虧損,因為這是納稅人的錢。放寬貸款,看似有利於企業融資,使流動資金和投入再生產的資金不再匱乏,但這些表面上的良好願望,暗藏著更加得意的黃雀。因為再放寬貸款,資金的稀缺、僧多粥少的殘酷沒有多少改變,這就會造成一方面銀行的瘋狂貸款,另一方面通過各種關系多搞貸款,使得放貸部門成為新一輪腐敗浪潮的開始。國有銀行的爛攤子爛蓋子,官方一直捂著,讓其發臭,但稍有常識的都知道這裏面已經臭不可聞,誰也不知道這種沒有真正監督的銀行,哪天洗白所有老百姓的血汗。
我不是經濟學家,但我看得出四萬億的投資給中低層過金融危機的寒冬,幫助不大。我不是個毫無條件的民粹意義上的「底層正確論」者,但底層是金字塔的底部,他們不穩,你塔尖想要穩,除非你們都是雜技表演團出身。當然你們政府官員當中許多人的確善於表演雜技,說鬼話大話套話假話官話一整套,你們確實也懷揣許多護照,你們確實厲害,狡兔三窟,你們確實已先期將子女送到民主國家去受資產階級的剝削與蹂躪去了,為到西方國家去愛中國(多麼美好的愛國主義啊,原來歐美才是官員們最大的愛國主義基地),你們的子女的確吃了不少苦頭。不要見四萬億投資出臺就歡呼,就以為救星來了。沒有救星,只有自救。不要去批評那些不著邊際的人事和個人選擇(如趙、鞏之移民)。要批評與自己利益切實相關的人事,特別是針對政府,這才是我們爭取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明智選擇。四萬億出臺,如果沒有配套的措施,如果不能真正讓中低收入的底層民眾受益,那麼群體事件的頻發就是可以預期的事實。那種以為中國了不起,抗壓能力一流的幻想趁早收起來,務實些再務實些,否則別人喝不了骨頭湯,你也吃不了肉。
2008年11月13日8︰56分于成都
(作者博客)(//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