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腦傷病人之物理治療

莊雅雯(振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

人氣: 154
【字號】    
   標籤: tags:

腦傷病人在運動功能上呈現障礙之外,其認知及行為方面的長期變化往往更是主要的症狀。一般腦傷病人常見問題如下:

●意識障礙:昏迷、喪失記憶。

●認知障礙:無法記住新的訊息、記 憶力缺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學習能力不佳、缺乏抽象思考及變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不佳。

●行為障礙:具攻擊性、受挫忍受力差、情緒不穩、缺乏監控自己行為及自省能力。

●感覺運動障礙:體適能差、偏癱、雙側偏癱、平衡不良、協調差及暈眩。

物理治療介入

一般說來,腦傷病人的復原期甚長,1~2年內皆可見自然的恢復,但常因認知及行為方面的變化明顯,以致病人回歸社會困難。腦傷病人的物理治療常分成急性期及後急性期二個階段。急性期是指病人住院期間的醫療,重點在於生理方面的治療;後急性期是指病人出院後的醫療,重點在於認知及行為方面的治療。

物理治療的評估原則

●意識:清醒、嗜睡、昏迷。

●心智:包括判斷力、定向感、記憶力、抽象思考能力,以及計算能力之評估。

●合作/動機:觀察病人對治療、生活方面的積極態度如何。

●關節活動度:常見肩關節疼痛及攣縮,以及踝關節僵硬。

●徒手肌力測試:測試其肌力程度。

●肌肉張力:通常是痙攣,記錄時應註明哪一關節且張力為正常、輕微、中度或重痙攣。

●感覺:包括輕觸及本體感覺測試。

●協調能力:指尖至鼻尖協調測試、腳踝至小腿前脛測試,了解病人協調能力的程度。

●動作功能:在完成各項動作功能過程需多少協助,如:完全依賴、重度、中度、輕度協助、監督下自行完成或獨立完成,而動作功能則包括了向左右翻身、仰臥至坐、轉位、坐姿及站姿平衡、步行及上下樓梯。

●其他:病人受傷前的狀態、年齡、個性、社經地位、家庭支持度、無次發性併發症。

治療原則

●強迫使用患肢。

●工作取向:活動功能的獨立性。

●調整訓練內容及環境,以適合病人之認知狀態。

●團體治療:頭部外傷的醫療照顧,特別強調團隊治療,尤其因為認知的障礙、記憶減退等問題必須要醫師、治療師、護士、家人都用一致的訓練方法以促進病人學習。

急性期的物理治療

●受傷初期:重點在於去除血腫、控制腦壓、治療各種併發症,而治療目的為預防併發症(關節攣縮、壓瘡)以及促進進步(感覺刺激、功能訓練)。

●低認知程度病人:治療重點在於給予各種感覺刺激,包括燈光、音樂等任何感官刺激,以促進病人的清醒及反應,並且給予預防性的支持治療(被動關節運動、擺位)。

●中低認知程度病人:即躁動病人,治療時應該注意環境的控制、環境的規劃良好、盡量減少刺激,配合病人注意力所在,使病人在指引活動。

●中高認知程度病人:治療時環境規劃良好,所有專業人員應以一致的方法對待病人。同時變化工作的複雜性,治療師主導治療時間的安排,並且早期從事功能訓練。

●高認知程度病人:治療時應減少環境規劃,增加自我評估,漸增工作之挑戰性,準備回到社會、家庭。

後急性期的物理治療

腦傷病人在後急性期常因認知及行為方面的明顯變化,以致於病人回歸社會困難,而物理治療師常教導病人的技巧為:

●教導病人利用代償的方式來克服自己的缺陷,例如:使用各式輔具增進活動功能。

●改變環境,使病人能發揮功能,例如:改變居家障礙環境,讓其得以早日獨立生活。

文/莊雅雯(振興醫院
復健科物理治療師)◇
 (//www.dajiyuan.com)

評論